走進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諾鄧鎮天池村萬畝梨園,一個個飽滿誘人的麥地灣梨,“變色”出一個豐收的好風景。

種好一棵樹,帶富一個村供圖

如今的麥地灣梨,是雲龍縣的五大地理商標之一,而這個商標,與一個地地道道的本地農民有着必然聯繫。

1988年,天池村村民楊利民在家人支持下,全家人從天池村搬遷上山,在海拔1800-2200米的雞尾山上率先種下70多畝麥地灣梨,成爲了雲龍縣種植麥地灣梨“第一個喫螃蟹的人”。

種好一棵樹,帶富一個村供圖

從70多畝的小規模種植,發展到如今的1300多畝,總資產達到3739萬元,集種植、加工、經營、銷售爲主頗具規模的企業,當地麥地灣梨種植不斷發展壯大,營業收入達到2120萬元,楊利民也成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纔是真的富。種植麥地灣梨取得成功後,楊利民熱心動員鄉親們共同致富,帶動全縣11個鄉鎮6000多農戶發展麥地灣梨種植,種植戶戶均增收5萬元,年收入10-30萬元的種植大戶逐年增多,每年解決12000人的農村勞動力的就業,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開闢新途徑。

如今,當地大部分果農已經通過麥地灣梨種植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

“我們種植麥地灣梨100畝,今年收成將近200噸,公司以市場價收購6元/市斤,總收入超過60萬。家裏日子越過越紅火,是天池林果場帶動當地老百姓發展,真正受益的是我們梨農。”天池村種植大戶張志標說。

麥地灣梨種植不斷趨向成熟,愛“折騰”的楊利民又瞄準了第三產業,開啓了農旅融合新探索。在他的努力下,“兩個梨花豐收節”、麥地灣梨莊園又應運而生。

“下一步我們將以數字化的模式發展農業,例如用無人機防治病蟲害,進一步做精做好產品,用直播帶貨、新媒體等方式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優化管理方式做大做強企業。”林場負責人楊江波說。

雲南網記者 博達 楊子雙 通訊員 茶鳳仙 金紅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