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9家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出爐背後,易綱詳解三大思路 來源:貝殼財經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程維妙)上週首批19家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出爐後,10月21日,在金融街論壇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會議上,央行行長易綱詳解了認定系統重要性機構並完善相關監管制度過程中,央行的三個思路。包括平穩過渡,維護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統籌實施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以及繼續堅持金融分業經營的基本格局。

根據此前公佈的首批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6家國有銀行、9家股份制銀行和4家城商行在列。“雖然只有19家,但他們的資產加起來佔銀行業總資產的60%。”易綱稱,認定系統重要性機構並完善相關監管制度,有助於抓住重點,更好促進金融體系整體穩定。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央行始終把握三方面思路。

一是平穩過渡,維護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附加監管方面,我們既做到了與國際接軌,也充分考慮了我國金融業的實際情況。總體來看,19家銀行的覆蓋面總體合適,附加監管指標要求總體適當。同時,還對不同組別的銀行設置差異化、階梯式的監管指標,並設置1年多的過渡期。這些安排既可以有效促使銀行做好資本規劃,增強抗風險能力,也不會產生太大的資本補充壓力,有助於避免信貸緊縮效應,有助於維護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二是統籌實施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穩健的銀行體系離不開穩定的貨幣政策環境。過去幾年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處置工作力度很大,對於化解信貸週期風險起到了很大作用。其中,銀行收入的穩定增長爲不良貸款覈銷提供了有力支撐。現階段,利息收入在我國銀行業收入中仍佔有較大比重,保持正常貨幣政策,保持利差水平處於合理區間,有利於促進銀行體系更好地爲實體經濟增長服務,也有利於維護金融穩定。銀行可以用這些收入,一方面補充資本金,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覈銷不良資產,同時還要儘量地降低貸款成本,爲實體經濟做好金融服務。

三是繼續堅持金融分業經營的基本格局。過於複雜的金融業務和產品設計會干擾風險定價並加速風險傳染,我國金融業堅持分業經營,混業程度和業務複雜性相對較低,經營總體穩健。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分業經營的基本格局,強化風險隔離體制機制建設,維護金融系統穩定運行。

易綱表示,將繼續完善我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的政策框架,維護好金融穩定。在視頻致辭中,他還談了綠色金融。截至今年6月末,我國綠色貸款餘額約14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6%。截至今年9月末,我國綠色債券餘額超過1.1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5%。

“結合國際經驗和中國的具體實踐,爲更好地引導市場資金支持綠色發展,要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完善綠色分類標準,二是加強氣候信息披露,三是管理氣候相關的轉型風險,四是完善碳排放定價機制。”易綱稱,也期待中外系統重要性銀行能夠共同建立氣候友好的願景目標,帶動更多的市場資金支持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程維妙 攝影 王飛 編輯 陳莉 校對 賈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