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危言聳聽!英媒再炒作“中國兩次測試新武器”, 拿中國編“故事”美國跟着一驚一乍

【環球時報記者 林日 郭媛丹 任 重 柳玉鵬】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試驗不止一次?英國《金融時報》21日再度刊發獨家報道,“披露”所謂今夏中國軍方兩次測試新武器的細節,並稱中國展示的全新武器能力令美國五角大樓和情報部門震驚。這也是該媒體對其幾天前“爆料”的修正。自那次“爆料”以來,儘管中方做了澄清,美國軍方也未證實,華盛頓方面的“反應”卻越來越多。美國總統拜登20日首度作出回應,一衆美國政客更是紛紛發出警告和呼籲,有稱高超音速武器是戰略遊戲規則改變者,美國堅決不能落後的,有不滿中國用新武器“恐嚇”的,還有藉機批拜登政府“軟弱”的。一位中國學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每一屆美國新政府上臺,第一年炒作“中國威脅論”都是最熱鬧的,現在發生的一切不意外。

“違背了物理學規律”的成就

“中國軍方今年夏天進行了兩次高超音速武器試驗,令美國擔憂北京方面在研發新一代武器的競賽中取得優勢。”據《金融時報》報道,4名熟悉美國情報評估的人士披露稱,中方於7月27日發射一枚火箭,首次利用“部分軌道轟炸系統”推動一個能搭載核彈頭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環繞地球飛行。該報早前稱,中國首次進行這樣的試驗是在8月,這次則稱中國在8月13日進行了第二次試驗。

報道援引“瞭解”第一次試驗的3名人士的話說,這次試驗令五角大樓和情報部門震驚,因爲中國成功展示了一種全新武器能力。一名人士說,美國政府的科學家正努力瞭解這項美國尚不具備的能力,並補充說,中國的成就似乎“違背了物理學規律”。  

這篇報道迅速引起關注。“有報道稱,中國兩次測試高超音速武器,美國‘震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稱,這讓美國對其地緣政治對手不斷增長的軍事能力更加擔憂。21日,路透社記者就此報道詢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言人重申,此前媒體報道的試驗是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試驗。18日,中方曾回應說,中國進行了一次例行的航天器試驗,用於驗證航天器可重複使用技術。

在國外,一些專家也表達了對有關報道的不同看法。美國蒙特雷國際研究院核武器專家劉易斯說,需要對中國有科技創新能力的現實抱持開放態度,並當心那些誇大、並可能成爲情報蒐集失利藉口的描述。

紐約時報》稱,英媒依賴各種匿名消息源。“我們從多個可靠信源那裏沒有得到任何消息。”追蹤全球太空發射的哈佛天文學家麥克道威爾說,負責報告軌道事件的美國軍事單位公開的中國8月的發射信息中,沒有任何武器試驗與新聞報道中聲稱的相符。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戴維·賴特認爲,對試射的一些描述是危言聳聽。 一匿名美國高級官員表示,問題不是有沒有試射,而是有關描述的可信度。

拜登首度回應

當地時間20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登上“空軍一號”前往賓夕法尼亞州時,被問及是否擔憂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他回答“是的”。當天早些時候,白宮新聞祕書普薩基說,已通過“外交渠道”向中國提出對這項技術的擔憂。但她沒有提供具體細節。

《紐約郵報》稱,拜登是在普薩基說“歡迎競爭”之後表態的。普薩基18日表示美國感到“擔憂”,但“我們歡迎激烈的競爭”。“普薩基有關美國歡迎軍事競爭的言論引發反彈。”報道稱,共和黨參議員格林厄姆週三去信參議院領導層,要求情報部門和國防部向國會議員做簡報。

受到“刺激”的美國政客很多。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共和黨人吉姆·英霍夫21日稱:“我們不應該‘歡迎’中國開發新武器來恐嚇美國及其盟友——我們應該阻止它、防禦它。拜登政府必須更嚴肅地對待這件事。”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也跳出來說,中國是敵人,不是競爭對手。他批評拜登政府讓美國看起來很軟弱。

據“德國之聲”報道,雖然北京否認,美國軍方也未證實,但美國政壇上下已經憂心一片。美國參議員安格斯·金說:“高超音速武器是戰略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具有從根本上破壞我們所知道的戰略穩定的危險潛力。在我們監控競爭對手的進展時,美國不能在這方面落後,也不能出現盲點。”

《華爾街日報》21日稱,美國官員和武器專家猜測,中國的導彈計劃可能是爲了規避美國的防禦系統,目前,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無法阻止中國的核攻擊,“但中國可能擔心美國的反導能力在未來會提高”。文章稱,中國還在建造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這更便宜,而且精確得多。美國官員擔心,未來十年中國核力量至少翻一番,北京的最終目標是與美國規模更大的“三位一體”核力量“平起平坐”。

美專家:這不是“衛星時刻”

“美國需要對高超音速武器進行真實性檢驗,並與中國和俄羅斯進行談判。”《華盛頓郵報》21日稱,最近曝光的試驗表明,中國可能已經將太空軌道飛行器和高超音速飛行器結合起來。與此同時,美國正在開發非核動力高超音速系統,可用於對地區衝突中的目標進行迅速攻擊。中國對高超音速武器的追求是美國應該繼續努力把中國拉到軍控談判桌旁,並讓俄羅斯參與其中的又一個理由。

在西方媒體一片嘈雜聲中,美國《防務新聞》網站的報道顯得有些冷靜。“專家表示,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試驗不太可能引發軍備競賽。”文章稱,鑑於中國正在試驗一種能夠躲避早期預警雷達的導彈,證明中國正在考慮“先手打擊”這種可能性,但這不會從根本上改變美中之間的戰略態勢。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核政策項目高級研究員潘達表示,最穩定的威懾是“雙方都容易受到對方攻擊”,美中俄都在進攻性和防禦性導彈能力上進行了投資,而美國現有的導彈防禦系統足夠糟糕,中國不必擔心自己的彈道導彈的突破能力。他不認爲中國這次試驗代表了一個新的“衛星時刻”。

不過,美國分析師羅曼·施韋澤認爲,中國此次試驗與蘇聯“衛星時刻”也有共同點,即“大國競爭通常有科技奇襲與反擊的特徵週期”。他說,這項試驗可以推動預算、投入資源的重點和優先次序,影響戰略的變化。美國傳統基金會的蓋勒則表示,明年初拜登政府發佈的《核態勢評估報告》與《導彈防禦評估報告》應正視中國“核威脅”,以及“我們將不得不與兩個覈對手競爭的事實”。

“每一屆新政府上臺,第一年炒作‘中國威脅論’都是最熱鬧的。”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呂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美國希望強化核威懾能力,各軍種都在爭奪預算、擴大預算。有關中國核威懾的問題會被抬得很高,因爲必須有假想敵。呂祥說,美國想阻止中國進步沒有意義,因爲中國國防和軍事現代化一定會實現;也沒必要擔憂中國發動襲擊,因爲中國始終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二次核打擊能力肯定會越來越強”。

在這波鼓吹“中國威脅論”的聲音中,還有人宣稱“中國毀滅性武器發展可能失控”。軍事專家宋忠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指的是太空軍事化、太空武器化,實際上是美國想“甩鍋”給中國,因爲恰恰是美國在進行這種活動。最確鑿的證據來自美國不斷進行的X-37B太空戰鬥機試驗,它可以重複使用,可在軌運行一年甚至更長時間,是真正的太空武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