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第十三屆文化中國講壇上,主持人白巖松與中國科學院院士陸林、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中國工程院院士韓德民以“疫情時期多元學科的人文關懷與科學探尋”爲主題展開對談。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雋輝/攝

當前,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也影響了整個世界。疫情給人類帶來了怎樣的思考?人類何時能走出大疫?面對世界格局發生的鉅變,我們又該如何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在大治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大疫到大治——以史爲鑑視域下的百年征程與榮光”是第十三屆文化中國講壇的主題。10月17日,由中國青年報社、中國教育電視臺、杭州市蕭山區人民政府和北京橫山書院共同主辦的第十三屆文化中國講壇於杭州湘湖舉行。講壇邀請多位文化大家、知名學者談史論今,讓思想的碰撞在人文的光輝和科學的精神中迸發智慧的火花。

“談笑有鴻儒,往來皆彥英”,天津市政府首席督學、南開大學“南開講席教授”、北京橫山書院院長陳洪以一首爲講壇所作的《書院銘》拉開了講壇的帷幕,中央文史館館員、南開大學終身教授、文化中國講壇發起人之一葉嘉瑩先生以視頻形式爲講壇發來祝福。

“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從大疫到大治,實現物質和精神的共同富裕,離不開科學精神。論壇主持人白巖松表示,“科學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是人類對真理的捍衛,對事實的捍衛,對未來永遠的好奇。”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指出,“中國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理解當前的問題尤其需要有科學、理性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態度。”他表示,我國實現小康社會的成功經驗應歸結爲“改革開放的正確道路”“從小康社會邁向中等發達國家,需要創造一種讓全社會都有積極性、創造性、有夢想的機制”。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閻錫蘊在《百年征程:生命科學與疾病預防》主題演講中,將納米酶之美娓娓道來。她講道,200多年免疫學研究歷程爲人類作出了重要貢獻,而新冠病毒的科學發現,創造了人類認識新發傳染病的最短紀錄。

第十八屆中共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學習與文史委員會副主任、文化中國講壇發起人之一葉小文先生在演講中表示:“戰勝新冠病毒,要靠科學的力量,也要靠文化的力量。通過合作和信任,人類必將戰勝病毒。”

從大疫到大治,實現物質和精神的共同富裕,也離不開人文精神。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原部長、中文系教授程鬱綴在《詩意棲居:唐詩之路與人文精神》主題演講中,展示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偉大詩人及其著作中的豐厚人文內涵,激勵人們提升個人品格修養,激發人們對故土田園、家國民族的熱愛。

“文化有外在的形式,美術、音樂、文學是文化不同的表達方式,文化的內在特性,是真善美,是責任和擔當。”吳曉求說,“文化包含着對自我和社會正確的認知,包含着對大自然的敬畏,對弱者的同情,對不公平世界的吶喊,以及對真理的追尋和對真相的瞭解。”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表示:“讓文化滋養我們的人生,我們的人生纔會變得豐富,我們纔不會走入偏差,纔不會變得焦慮。通過學習和交流中國文化,我們不僅可以學到知識,更可以找到人生的意義,豐富人生的價值。”他同時指出,“我們在樹立宏大的目標、關心國家、關心他人的同時,也要關心自己,這樣才能達到平衡。”

論壇上,主持人白巖松與陸林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同仁醫院院長韓德民,中國工程院院士、醫學生物物理學家程京,就“疫情時期多元學科的人文關懷與科學探尋”進行了深度對話。

陸林院士在發言中表示,疫情給我們帶來了不確定性,改變了整個世界,不僅影響了人民的軀體健康,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對社會文化也產生了巨大的衝擊。他介紹,據估計,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新增5320萬抑鬱障礙患者和7620萬焦慮障礙患者。據世界衛生組織評估,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人類精神健康的影響將會持續20年以上。

程京院士指出,我國聽力障礙形勢嚴峻,每年新增3.5萬名先天性聾兒;我國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上升,以每年100萬的速度遞增,同時有2500萬人處於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降低人羣,若不及時干預,其約1/3的前期人羣將進入Ⅱ型糖尿病患者階段。他認爲,建設健康中國,需要中西醫並重,實現先進技術轉化。

韓德民院士指出,中國醫改的兩大問題:優質醫療資源不充足,分佈不均衡;大衆醫療健康服務需求不斷提升。這需要增加醫療健康服務供給量。“維護人民生命健康離不開科技的創新發展,應通過互聯網、大數據、醫學人工智能等方法探索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使以治療爲中心轉向健康爲中心。”

今年是建黨100週年,也是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開局之年,本屆文化中國講壇選址蕭山,正是對百年征途與時代精神的接續與致敬。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南亞學系教授湛如在閉幕式上對論壇提出了希望,“講好中國故事,對外增進文明互鑑,增加文化自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