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

“(河南)省委以前瞻30年的眼光、不拘一格的魄力,一次性拿出近千个关键重要岗位,为年轻干部锻炼成长搭建舞台,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第一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体现了省委的战略考量和历史担当,释放出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强烈信号。”

10月21日,《河南日报》刊发的《在实践实干中锻造烈火真金——我省“墩苗育苗”计划工作综述》一文披露了此次“墩苗育苗”计划的诸多细节。

文章称,660名高学历、专业化省直市直机关干部派到县乡基层去,306名懂党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镇(街道)党政正职选到省市机关。

此次“墩苗育苗”计划将“派下去”与“选上来”结合起来,纵向打通省市县乡四级通道,966名选派干部中,来自省级单位248人、市级412人、乡镇(街道)306人,县级接收660人;打破部门、身份限制,畅通“三支队伍”交流渠道,来自省直机关154人、省管企业32人、省管高校41人,首次面向中央驻豫单位选拔21名干部,充分发挥各领域各行业干部“蓄水池”作用;注重选拔结构性干部,女干部215人、少数民族干部28人、党外干部37人,政法系统干部76名,选调生244名。

这一批下派干部中,到县(市、区)交流任职的277名处级干部平均年龄36.9岁,其中担任党委副书记46人、党委常委90人、政府副职141人,一般均兼任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383名科级干部平均年龄30.4岁,一般都担任县(市、区)直单位关键重要岗位正职。

到县(市、区)交流任职的处、科级干部均为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236人、博士35人;到省直、市直单位交流任职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均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科技、金融、城建、管理、环境、法律等领域专业背景的占比达到38%。

河南省委强调,这次“墩苗育苗”是任职而不是挂职,是长期而不是短期,是“炼钢”而不是“镀金”,坚持不系保险带、不贴标签、不搞路线图,就是要变“伯乐相马”为“沙场赛马”,让年轻干部在基层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成为疾风劲草、烈火真金,进一步树牢干部到基层培养、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的鲜明导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墩苗育苗”计划将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机制。

文章称,河南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将进一步健全完善经常性提醒教育、定期谈心谈话、导师帮带、专项考核等制度,通过安排交流任职干部参与重要工作决策过程、承担探索性试点任务等措施,促进全面历练成长。同时,严格监督管理,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机制,始终保持一池活水。

早前的6月30日,河南省优秀年轻干部双向交流任职“墩苗育苗”计划动员部署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部署要求,推动“墩苗育苗”计划平稳有序进行。

10月11日至15日,“墩苗育苗”计划交流任职干部专题培训班正式举办。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出席开班式并给学员上了“第一课”。他指出,“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年轻干部只有到基层中去、到实践中去、到困难多的地方去、到大风大浪中去经风雨见世面,才能接地气、有底气,才能壮筋骨、长才干。大家正值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大好年华,人生历程更是与全面建设现代化进程高度契合,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在你们手中一步步实现,这是历史责任,也是时代机遇,生逢其时、欣逢盛世,更当奋斗其时、不负韶华。

另据微信公众号“河南日报”10月21日消息,按照河南省委统一部署,“墩苗育苗”计划已完成组织考察、岗位安排,共产生双向交流任职人选966名,为现代化河南建设添活力、谋长远、蓄英才。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后,他们已陆续奔赴各自新的岗位,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