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街區鍼灸”微改造讓市民與街頭藝術親密偶遇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街區鍼灸”,又叫“城市鍼灸”,一個源於20世紀80年代西班牙建築師馬拉勒斯創造的城市改造方式,借鑑的是中國傳統中醫鍼灸原理,通過對特定地點“穴位”的,疏通城市脈絡,彰顯城市活力。近日,黃浦區瑞金二路街道的“街區鍼灸”微改造作品——“偶遇”正式亮相,讓市民與城市街頭藝術來了一次親密邂逅。

上海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位於瑞金二路街道的南昌路,充滿了歷史與未來的疊合、懷舊與時尚的碰撞、日常生活與藝術薰陶的融洽,讓人樂享海派街區的精緻典雅。日前,瑞金二路街道、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及鐘律景感空間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簽署了三方合作協議,聯合爲南昌路的美麗街區建設出謀劃策。上海美術學院建築系師生團隊在系副主任魏秦的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康藝蘭帶隊對南昌路進行了深入調研和訪談,根據居民們的建議,選定了一處沿街的老舊變電站作爲首個“街區鍼灸”點。這個變電站位於南昌路東段,屬於設備用房,界面陳舊簡陋,管線暴露,與周邊的歷史建築風貌十分不協調。變電站東側是具有法式建築風格的科學會堂,黃色雨棚、拱形窗戶、拉毛的牆面,使此地成爲街區的地標。西側新建的科學會堂新樓是科學名人宣傳、“走讀瑞金”的活動節點,空間聚集度高。緊挨着的變電站反而成爲亟待激活的街區“消極界面”。設計團隊給出的方案是在不改變變電站原有功能的基礎上,通過“鍼灸點穴術”讓外牆界面得以全新呈現,將市民避之不及的變電設備用房轉化爲一個有溫度、可閱讀、願駐足的活力觸媒,成爲南昌路上的又一個文化符號。

“變電站外牆裝飾的設計方案几經更改,最終確定以徐志摩的詩歌作品《偶遇》兩個字符形態作爲構思概念,讓市民與藝術在街角‘偶遇’,凸顯南昌路的歷史人文情懷與現代時尚文化的交融,營造出具有濃郁人文藝術氣息的街道界面。”康藝蘭介紹,現在呈現的圖案是運用線、面、體等幾何元素,將“偶遇”二字中的“亻”“辶”和“禺”三個部首巧妙組合,並融入南昌路歷史建築的符號語言。整體設計以明快、柔和的黃色爲主色調,結合燈箱和塊面,將立面管線隱藏其中,並且把字符變異爲休憩的座椅。別具匠心的是,用中文、英語、德語、日語等八國語言詮釋的“偶遇”也被嵌在其中,體現出上海城市的國際化品味,最後是引入南昌路的文化符號——玫瑰花圖案,創造了一個行人在南昌路信步偶遇並一同欣賞玫瑰花開的場景。

據悉,在魏秦和劉坤老師領銜下,上海美術學院建築系師生團隊還將持續在南昌路上的多個入口、街道牆面、垃圾收集站等節點空間以點連線、以線帶面推進“街區鍼灸”設計,從而讓城市更好地“以美增韻、以美爲媒、以美擔當”。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王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