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如何改变生活?“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告诉你

参考消息网10月22日报道 超过2万平方米展区,1700余项展项,1300余件实物、270余件模型,通过实物、沙盘和模型,采用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互动方式展示……10月21日至27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

据了解,此次成就展以“创新驱动发展 迈向科技强国”为主题,重点展示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记者在现场看到,“十三五”期间各领域的重大成果分别在高新技术、重大专项、农业科技、社会发展、区域创新等12个展区中生动呈现。

“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现场。

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至2.23%,科技创新主要指标稳步提高,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记者在现场看到,高端制造业、通信、电力、交通、农业、生物制药等诸多行业的主要科创成果及产品纷纷亮相,充分展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科技创新的“井喷”式发展。

其中,“九章”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天机”类脑芯片等展示了我国科技基础前沿的重大突破;中国空间站模型、火星车、“嫦娥五号”、奋斗者”载人潜水器等“国之重器”展示了我国在航空、航天和深海领域的突出成就;5G+智能制造、磁悬浮列车等展示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的转型进程;无人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农业智能大棚展示了科技助力农业的创新成果。

“京华号”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是本次展览的亮点之一。盾构机是中国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典型案例。仅仅是在二十多年前,中国的大型盾构机还要依赖进口。但经过不懈努力,如今盾构机产品和技术已堪称“百花齐放”。2020年9月下线的“京华号”的最大开挖直径已经可达16.07米,总重4300吨,是我国迄今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当前正用于北京东六环改造过程西线隧道建设。

10月21日,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观众参观国产盾构机“京华号”模型。图片来源:新华社

“十三五”成就展显示,科技创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已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

先进科技成果不仅体现在提振综合国力的国之重器上,还惠及普通民生,成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加速器”。在成就展上,记者看到,大到智能拖拉机,小到刀片电池,科技元素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过程中,各类企业积极参与,不断探索“新赛道”,成为我国科技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中的重要一环。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创新引领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展台。

当前,随着“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理念日益深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还有很多企业在食品、日化、生活服务等细分领域,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自身产品与品牌的战略升级,助力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我国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5年内翻了一番,2019年超过2.2万亿元。这些企业广泛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积极推动将科研成果进行产品转化,促进科研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从科研到市场的良性循环。

在农业科技展区,记者看到了曾于37年前抢占运动饮料市场先机的品牌健力宝。能量饮料是饮料业的重要细分领域,国内外企业激烈竞争。本次展会,健力宝展示了其“超得能”复合肽能量饮料。工作人员介绍,这种饮料含有一定比例的“超得能”复合蛋白肽,该复合肽由多种获得国家专利的小分子肽组合而成,可在一定程度上快速补充能量,减轻运动疲劳、辅助肌肉损伤修复。同时,这种饮料采用低或零糖配方,充分考虑到了现代社会生活需求的变化。工作人员提到,健力宝多年来始终坚持科研投入,如今拥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完备的科研设施,今后重点是要通过前沿技术,以科技创新赋能,持续深耕能量运动饮料市场。

展台上的健力宝复合肽能量饮料“超得能”。

推动科技创新,离不开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在本次成就展上,不仅有前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科研成果,还专门设立了区域创新展区、改革(人才)展区、开放合作展区,分别展示区域创新体系、科技体制改革及人才队伍建设成果,以及国际科技合作的各项成就,充分体现出“软件”环境对实际工作的支撑作用。

推动科技创新,还需要群众的积极参与,激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本次成就展专门设立了科普展区。在这里,观众可以模拟VR驾驶、观看机器狗表演,还可以在户外展区参观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列车车厢等实物,切身体验科技成果,感受科技带给人们生活的既有变化和未来广阔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