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杂志

作者|李新彬‘中国工商银行授信审批部总经理’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20期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2021年8月16日和9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分别再次强调了跨周期调节服务中长期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也对新发展阶段商业银行信贷工作提出了新的启示和要求。由于银行信贷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高度关联,商业银行需要努力克服周期波动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通过稳健的跨越周期信贷风险管理,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革新信贷风险的管理理念

第一,保持信贷经营穿越周期稳健的战略定力。银行信贷具有典型的顺经济周期特征。一方面,银行信贷投放与实体经济之间形成正反馈,即经济上行期,市场主体景气预期向好,企业发展态势稳定,产能扩张意愿增强,信贷需求加大;而在经济下行期,企业盈利能力下降,风险溢价提高,投资需求下降,信贷需求减少。另一方面,作为信贷供给端,银行对风险的判断和定价也随经济形势发生变化,贷款违约率会影响银行的拨备计提、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等关键指标,从而影响信贷投放的意愿和节奏。从银行的角度看,什么才是稳健的信贷周期曲线?经济周期与信贷周期具有整体同步性和传导延迟性,但从历史数据来看,信贷周期波动更为陡峭。在资本逐利驱使、偏重短期考核激励机制的时代背景下,信贷投放往往在上升期加大“油门”,而下行期风险集中暴露后又急速“制动”。前者表现为降低信贷准入门槛、冲动放贷,资产选择不审慎;后者则是银行抽贷断贷、过度信贷收缩,加剧企业资金链断裂。从周期角度思考,银行相对较差的信贷周期表现,会加剧震荡,从而放大经济繁荣与衰退波动的振幅。而一个较好的信贷周期表现,应当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基本一致或者更加平缓,波峰与波谷的极值区间缩窄,对实体经济供给健康稳定的资金,能够抑制经济过速、通胀高企,缓冲经济衰退、市场萎缩。所以,商业银行需要更长远的经营视野,更强的战略定力,主动做好前瞻性设计,统筹重点领域融资支持和风险防控,增加信贷储能对经济波动的缓冲。

第二,强化银行内部“风险所有者”的信贷文化。作为统一法人体制,信贷风险最后都是由商业银行总行来承担的。但是在银行内部要以风险管理“权责利”的有机统一为逻辑,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责任机制建设。实际上,当今国际知名银行对风险管理的所有者观念已深入信贷管理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的设计之中。与之相比,我国银行对信贷风险管理还停留在所谓信贷前中后台分离的“流程银行”框架里。较之传统银行信贷模式,现代流程银行理念通过明晰市场单元和风控单元的各自职能边界,增强了信贷业务的制衡性,有利于信贷风险独立判断和专业化的管理决策,但这也产生一定的弊病,最明显的就是前中后台的矛盾突出。前台部门市场拓展意愿强烈,重视即期经营绩效,轻视风险,甚至将风险管理视为影响业务发展的障碍;而中后台部门由于缺少市场直接压力却要承担风险管理责任,容易忽略实质风险管理,过度纠结于细枝末节,甚至追求形式上的完美主义,表现出典型的“风险厌恶型”特征。“权责利”不统一,导致风险管理的内部沟通协调成本高。所以,如果将风险所有者这一新理念引入信贷文化,前台部门因承担了风险而获收益,那么银行前台业务部门会建立起自觉重视风险管理的文化,这也是所有权的核心要义所在。在此基础上,银行中后台部门也需要重新构筑一套全面的专业评价体系,这套体系不仅体现在对项目融资风险的防范上,也表现在对市场机会的把握上。风控部门要定期对已审批的融资项目进行复盘分析,不仅是出现风险和损失的失败项目,也包括未通过评审决策的案例,进而综合判断银行信贷准入门槛设置和评审决策标准的适度性,并根据后评价结果修正对风险的把握尺度。这样,商业银行才能发挥整体合力,真正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客户需求。

第三,建立风险输出服务的银企共治理念。资金的融通只是金融的表征,金融的核心能力则是通过资金融通的方式,以专业的风险管理技术,在社会范围内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银行选择行业、客户和资产,其实是在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和监管要求、企业实际经营业绩状况、银行发展定位等综合因素进行扶优限劣。归根结底,企业发展好,银行经营才会好。银行不仅要做好信贷尽职调查、审批决策和贷后管理,更要将跨周期风险管理的技能输入企业经营管理,帮助企业实现稳健经营,遵守法律和信用约定,履行社会责任。现实中,银行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诸多事实也表明,即便是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部分企业,往往也缺乏专业的金融风险意识和防控能力,有时对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周期风险存在侥幸心理,风险管理应对水平不足。企业经营短视化,在经济上行期盲目乐观,投资冲动强烈;而一旦经济进入下行通道,企业经营发展环境快速转变,市场不及预期,融资渠道受阻,企业资金链极易出现断裂的风险,一些在建项目甚至会成为烂尾工程,造成资源浪费。作为社会上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通过跟踪监测企业经营和资金运作,银行能够判断企业的经营质效,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风险管理决策信息。同时,企业自身风险管理水平提升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管控,降低偿债风险。当然,商业银行日常也可为企业提供投融资顾问、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服务,但往往缺乏对企业整体生命周期的服务观念。故而银行需要将这项工作适度上移到更高层面的机构上来,要求银行不仅从投资银行视角看问题,更需要从整体信贷风险的视角看问题;不仅是从具体业务需求看问题,而且要从企业整体来帮助其分析解决问题,这才是银行向企业输出跨周期风险管理的真实要义。

加强信贷布局的顶层设计

第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联动做好信贷的顶层规划。科学合理的信贷布局规划是银行实现信贷跨周期经营的保障。但总体而言,商业银行需进一步加强对投融资布局的管理,重点是做好总行和分行的密切联动。首先,总行发挥总部研究优势和信息资源优势,加大对国内外宏观形势的研判,特别是要把握宏观调控政策的未来走向、调控力度和节奏。其次,要发挥各家分行在规划设计和执行中的作用,我国地区经济不平衡的二元现象在省际较为突出,这就需要充分发挥省级分行的主体作用。此前,商业银行在投融资规划方面主要存在两个弊端。其一,总行高度集权,甚至替代分行直接做区域性的投融资市场规划。由于不能真正把握当地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规划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战性,实践中因偏差过大而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为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区域信贷规划往往会比较笼统和原则化,甚至“大而化之”,由于规划设计不科学不合理,也较难被基层重视。其二,实际信贷结构是由“自下而上”的模式决定的,即基层分行的信贷投放简单加总决定了总行的信贷总量和结构,造成信贷结构的事后性和被动性。所以,商业银行要制定合理的投融资发展规划,一定要注意充分发挥总行和省级分行之间的协同配合作用,总行主要负责统一设计、过程指导监督和执行后的评价,分行则负责具体编制规划、执行规划和修正规划。

第二,防止新时期信贷市场高度同质化趋向。近年来,为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我国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金融监管部门逐步将制造业、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的信贷增长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考核指标。正是在这种明晰的考核引导下,上述领域的信贷投放近年来有了显著改善。但这同时也隐含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各家银行完全按照监管设定的考核指标进行信贷投放,容易导致银行之间的信贷市场高度同质化,目前在新增信贷方面已显露出这一特征。那么,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其实,监管在这些重点领域设定的信贷考核指标,商业银行应理解为最基本的监管要求,而非自身信贷经营的最优策略标准。因此,银行需要结合发展战略和资源禀赋优势,在监管考核指标之上更加合理设计自身的发展战略目标,进而通过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来确立优势。需要指出的是,这几个领域存在着紧密关联的逻辑关系,在这些重点板块中,商业银行可以有所侧重地进行细分市场选择。比如,在积极支持制造业方面,尤其是做好先进制造业的信贷市场投放,银行往往能从这一关键领域切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众多中小企业客群的批量化增长,同时也能有效地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金融的发展,进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加强非相关性行业细分领域的信贷布局。银行非常重视行业信贷布局管理,主要是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进行分类,确立了积极、适度、限制、谨慎类等不同的行业信贷准入标准。为了防范经济周期的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的大型银行都会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板块作为信贷投放的“压舱石”。虽然这部分贷款定价并不高,但由于资金需求体量大,融资期限长,现金流稳定,对于银行稳定经营业绩非常重要。同时,银行会加大“两高一剩”等领域贷款的限制和压降力度,以使信贷结构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要求。但需要强调的是,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强对行业非相关性的研究,进一步做好信贷资产的合理摆布。从资本投资的角度,为防范行业过度集中风险,投资方都会对行业做谨慎的非相关性的选择,以对冲周期性风险。但目前银行在此领域总体考虑不多,行业维度的管理也显得比较粗线条,主要停留在对大类行业或产业简单定性,对行业内的细分板块则缺乏差异化策略。当然,信贷不像资本市场投资瞬息万变,对行业分散化投资会更敏感。但这一非相关性投资理念仍可借鉴应用到信贷投向设计当中,通过非相关的行业组合管理,能进一步增强银行市场竞争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第四,重视培养具有经济周期经历的信贷人才。很多银行的信贷人员从业时间偏短,特别是缺乏完整经济周期的经营管理经验与教训,致使其对风险的把握难免缺少较长时间维度的系统考量。真正要在经济上行期实行有“克制”的增长,而在下行期实行有“进取”的收缩,并不是每个信贷专业人员都能做到的,养成这种风控定力和稳健的经营作风往往知易行难。所以,要重视在经济周期中经历摔打的信贷队伍,这是一笔宝贵的人力财富。需要注意的是,本轮经济周期中银行不良资产反弹,很多信贷人员受到问责处罚甚至被调离了信贷专业岗位。当然,信贷问责是强化制度约束、加强信贷管理的重要措施,但要防止信贷问责处罚涉及人员的过度泛化、岗位低层化和责任认定的连带化,既要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又要适度保护信贷专业人员和队伍的积极性。这需要合理的尽职免责规定,将能力不足导致的风险问题与主观故意的违规经营行为,甚至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况进行严格的区分界定。对那些有培养潜力、职业操守好但缺乏风险管理经验导致的风险事件,适当提高一定的容忍度,这将有利于调动基层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人员未来的成长进步,从长远看也必将对跨周期风险管理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前瞻做好信贷资产的流量管理

第一,对新旧动能企业实行差别化进退机制。从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实体企业中存续时间五年以下的企业占比49.4%,企业成立后三年至七年为退出市场的高发期,多数地区企业成立后第三年死亡率达到最高。银行信贷管理必须重视企业生命周期变化。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发展阶段,银行要对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实行差别化“进”与“退”策略。一方面,对新兴产业要选准赛道和头部企业,总体上力争信贷“早进晚退”。在技术和资本的双重共同作用下,新兴产业行业集中度高,尽管头部企业在研发阶段可能也会出现持续亏损的情况,但一旦产品或服务研发成果得到市场认可,企业往往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因此,对于诸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银行信贷可适度前移进入时点,将外部风投机构投资的中后期、拟上市阶段、上市成熟期作为信贷创新支持新兴产业的关键节点。而进入成熟期的创新企业风险相对较小,可根据企业需求持续做好融资支持服务。另一方面,对传统企业则要强化退出管理。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双碳”目标促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银行要对传统企业生命周期异化的征兆保持足够敏锐性,在出现潜在风险预警特征时,及时作出信贷退出决策。总体上,银行要树立全局思维,加强统一风险偏好传导,着力解决银行内部信息不对称问题,避免在内部分行之间、分行和子公司之间、境内外机构之间出现此退彼进的“零和”效应。

第二,进一步丰富信贷资产流量管理的范畴。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一直持有信贷资产,银行贷款余额会每年不断增长,而信贷人员总量占比没有同步增加,贷后管理则跟不上业务发展,这会进一步制约信贷持续经营能力。所以,银行应更加重视信贷的流量管理。其一,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使间接融资市场与直接融资市场对接,将信贷风险适度分散。尽管近年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一直在稳步推进,但信贷资产证券化比例仍偏低;加之银行在规模情结下,也不愿意过多地将优质信贷资产通过证券化方式转让出去,这种情况需要逐步改变。其二,以理财计划等代理投资工具,通过金融交易所直接投资,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信贷资产替代,这种模式成为信贷融资外的另一种重要方式,可以进一步稳步发展。其三,银行提高信贷资产的周转率,进一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防范融资风险。由于加速了信贷周转,在经营考核期内较少的信贷余额、较低的贷款拨备等风险成本,能够提升银行的利润空间。在目前的考核评价体系下银行既要考虑信贷总量增长,也要追求质量效益,通过强化流动性管理来实现二者的平衡非常重要。其四,银行要加大对大额信贷银团分销的力度。银行部分基层机构对大额融资需求一味地强调独家承贷,或者在金额上占据主导地位,都是没有从分散风险的视角来统筹考虑问题。复杂大额的项目融资引入同业参与,不仅能实现融资的风险分散,也会通过同业的“第三只眼”来进一步判断风险,对整体的风险防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三,以大数据技术做好下沉市场的风险管理。有效应对周期波动风险,稳定增长的客户数量永远都是基石。曾经备受银行青睐的大型企业融资模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一方面,中央企业在降低财务杠杆水平的考核约束下,降负债率使得其信贷融资动力明显减弱。且其资信良好,信息更加透明,再融资能力较强,往往更愿意选择交易成本低的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等新型融资工具,这就要求银行传统信贷模式要因势转型。另一方面,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引导推动下,以小微企业为代表的普惠金融受到银行的高度重视,每年信贷增速保持着较高水平。目前这种监管驱动的普惠金融增长主要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正是这些新型技术使银行能够通过平台场景获客,建立模型批量获客、主动授信和自动审批,并以大数据交叉验证来强化贷后管理。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人工作业模式,普惠金融是无法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下一步,有效拓展这类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实施客户下沉策略,即将授信对象逐步转向百万元、十万元融资需求级别的长尾客户群,其发展空间不可限量。监管对互联网金融乱象的合规治理,使得正规的银行信贷可以有更大的作为来服务这部分市场。从风险的角度看,若这部分客户能服务得好,将是银行跨越周期经营的又一庞大的基础客户群,而这完全取决于银行在信贷模式中对数据创新应用的核心能力。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供职单位意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