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项债11月底前发行完毕 机构预计可撬动投资3.2万亿 来源: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

在专项债发行进度出现连续两个月同比放缓的情况下,市场对年内新增专项债额度能否用完也出现不同声音。针对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情况,财政部10月22日正式回应。

10月22日,在财政部召开的2021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表示,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要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以发挥专项债券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地方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8986亿元,其中专项债券22167亿元,专项债券发行进度61%。

对于专项债发行情况,一位地方财政系统人士介绍,其实从8月开始,专项债的发行已经提速,虽然规模较去年尚有差距,但环比7月数据,目前地方政府对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情况都比较重视。

今年7月,政治局会议曾提到,要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

在上述财政人士看来,对于基层政府而言,专项债从发行到完成投资一般需要1~2个月的时间,按照财政部的要求,11月底前尽量完成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工作,这意味着专项债在年内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预期也有望实现。

信达证券宏观研究院报告指出,专项债从发行流程看,主要包括专项债发行→资金进入国库→拨付到项目→开工→形成投资完成额等五项,如果整个过程能顺利推进,那年内新增专项债有望形成有效投资。

报告认为,今年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地方偿债压力较大以及项目审批从严,这两个因素导致地方政府的支出意愿不高。

“不过从新增专项债限额和地方政府重大建设项目看,我们认为2021年地方项目储备要好于往年,因此,整体看今年市场上并不缺项目,但由于目前政策对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的监管趋于严格,而放缓债券发行节奏也有利于保障项目能最终落地并转化为实地投资。”信达证券宏观研究院相关人士表示。

从投资方向看,前三季度全国地方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约五成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领域重大项目;约三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卫生健康、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领域重大项目;约二成投向农林水利、能源、城乡冷链物流等领域重大项目。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为3.65万亿元,截至10月17日,东方财富Choice统计的数据显示,新增专项债发行额度约为2.4万亿元,即年内还余约1.25万亿元的专项债待发。

“如果专项债剩余额度能在11月底前完成,那对四季度的基建投资将是利好。”上述财政人士表示。

信达证券的报告指出,根据前8个月专项债对基建投资的撬动效果,如果年内3.6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能发行完毕,预计2021年专项债可以撬动的基建投资为3.2万亿元。

对于专项债的撬动作用,中诚信国际研究院也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相关人士表示,在专项债需11月底前发行完毕的政策约束下,四季度专项债发行将会有所放量,预计其对基建投资的拉动作用或于四季度和明年初显现。

“我们估算,全年理论上或可拉动基建投资5.5万亿~5.6万亿元,但实际撬动效应仍受专项债额度使用、领域投向、资本金应用和项目建设进度等多因素限制。”中诚信国际研究院研究员袁海霞说。

从市场预期看,专项债的发行提速对基建投资的影响,大概率将在四季度显现。在此背景下,财政部也在持续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以提高项目有效落地率。

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介绍,今年以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地方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的指导,并对地方申报专项债券项目进行审核把关,推动提高项目储备质量。

与此同时,财政部还启动专项债券穿透式监测试点,以强化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开展常态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情况核查,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严肃财经纪律。

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等内容,李大伟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加强对地方的指导,并要求地方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