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13公里長的黃海大橋,驅車駛向海域深處,一邊是輸送清潔能源的海上“飛線”,一邊是搖曳着巨大“鋼臂”的海上風電機羣。10月21日上午,南通市委宣傳部組織的“奮進現代化跑贏新賽程”媒體見面會走進如東洋口港,中央、省市縣媒體一同登上全國最大的LNG能源島——陽光島,親眼見證如東縣向海圖強,探索沿海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全省向海發展先導區、全國綠色能源示範城的壯志雄心。

“在這個能源島上,已建成6座LNG儲罐,年接卸能力可達1000萬噸,爲全國之最。”在洋口港規劃館屋頂,如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蔡東指着遠處停泊在LNG碼頭接卸天然氣的船舶自豪地表示,這是今年駛入如東洋口港的第69艘。投產10年來,該站已累計接卸超4000萬噸液化天然氣,外輸天然氣超560億立方米。

蔡東還告訴衆人,這個能源島其實承接了上海寶山原先部分LNG產業,取而代之的是,爲長三角“龍頭老大”輸送源源輸送液化天然氣。據瞭解,能源島上的江蘇LNG接收站10年外輸天然氣近500億方,相當於江蘇省11年的民用燃氣供應量,在爲華東地區輸送清潔動能的同時,也爲長三角地區減輕大氣污染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起到了重要作用。未來,洋口港將建成4個LNG泊位,預期年運輸規模2000萬噸,相當於274億立方米氣態天然氣。以1億立方米天然氣可替代12萬噸煤炭,減排11萬噸二氧化碳計算,如東每年可爲國家節約標煤約328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014萬噸。

如東縣委副書記、代縣長陳雷介紹說,全國最大的LNG能源島建設正在加快推進,中石油江蘇LNG接收站擴建項目已列入國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如東已形成以風力發電、風電裝備製造、LNG接收儲運爲主的多層次、多領域新能源產業格局,整個新能源產業板塊年應稅銷售近600億元。特別是海上風電已初步形成全產業鏈體系,累計上網電量超過275億千瓦時,成爲名副其實的“全國海上風電第一縣”,正全力打造全國綠色能源示範城。

在能源島周圍,記者看到一座座風電場環抱四周,風機林立,頗有氣勢。如東現有風能資源可開發規模達563萬千瓦,包括在建的國電投、國信、協鑫等11座海上風電場,以及已建成的中水電、華能、龍源等20座風電場,如東沿海風電場全部併網後,每年可爲電網輸送清潔電力超135億千瓦時。

20萬噸級的航道,30萬平方米的海域土地使用權,以及到上海、蘇南恰如其分的區位。放眼長三角區域,如東得天獨厚的優勢,必然得到產業轉型升級企業的“青睞”。在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總投資450億元金光如東產業基地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調試一期7條生產線,並有望在年底投產第一條生產線。由於產業轉型需要,金光把高檔生活用紙的基地從蘇南搬到了土地資源富足、港口區位優勢明顯的如東。從國外進口的原料紙漿版,在這裏加工爲成品後,銷往海內外。

“年產78萬噸高檔生活用紙投產後,平均6分鐘就有一車紙品運往全國各地。”該項目相關負責人林威助介紹,項目主要生產“清風”“唯潔雅”“鉑麗雅”等享譽國內外的生活用紙產品,金光如東產業基地也將建成全球最大的智能化、環保型生活用紙生產基地。

陳雷表示,該縣目前已形成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製造、新材料、安全防護、食品、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等特色產業和較爲完整的產業鏈。2020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155億元,增速連續兩年位居全市第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持續省市領先;項目建設持續保持全市第一方陣,百億級重特大項目全市最多。未來,如東縣將憑藉豐富的綠色能源、廣闊的海域面積、稀缺的航道資源等優勢,乘着“長三角一體化”“上海向北發展”“南通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以各項工作奮勇爭先、項目建設加速發展、對外形象奮力改善、老百姓奮發有爲的大態勢,主動作爲,積極擔當,譜寫“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朱亞運

校對李海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