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結構調整有了新目標 衆機構多維度揭示新能源領域“錢景”

本報記者吳珊姚堯

見習記者 任世碧 楚麗君

9月中下旬以來,能源供需矛盾不斷加劇,導致相關品種價格持續飆升,並在一定程度上給全球經濟復甦蒙上了一層陰影。

業內人士普遍認爲,此次能源短缺在多國爆發,正是全球加快淘汰化石燃料,向清潔能源進軍之時。

可以看到,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我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以風電、光伏爲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取得了飛速發展。儘管當前全球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陣痛期,但是全球範圍內的能源結構調整是解決傳統能源枯竭和環境污染的唯一途徑。我國從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點出發,推動新能源技術研發,大力倡導新能源和可再生資源的利用,通過能源結構調整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從而保障經濟社會的穩定與可持續性。

日前,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又正式公開了一個新的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目標,預示着我國能源轉型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新能源產業

快速發展

面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挑戰、能源資源約束等日益嚴峻的全球問題,中國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在努力推動本國能源清潔低碳發展的同時,積極參與全球能源治理,與各國一道尋求加快推進全球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新道路。

早在2014年6月份,國家高層提出推動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的“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思想,爲中國能源發展的指明瞭方向目標。“十三五”期間,中國能源革命取得明顯進步,各個能源領域的成果顯著。

現如今,我國已是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國家。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2.9億千瓦,同比增長9.4%。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3.0億千瓦,同比增長32.8%;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2.8億千瓦,同比增長24.6%。

從遠期目標看,萬聯證券電新行業首席研究員江維測算,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將電力行業的碳排放量控制在40.2億噸以內。這意味着風電、光伏仍有較大增量空間。若光伏裝機量佔比達到40%、風電裝機量佔比達到35%,光伏總裝機量將達到5471GW,風電總裝機量將達到3275GW。與2019年末光伏204GW、風電210GW的總裝機規模相比,光伏有近26倍、風電有15倍的增長空間。

廣西社會科學院經濟發展與戰略決策研究學部主任、研究員楊鵬表示,“雙碳”目標下,我國將迎來經濟轉型與能源發展新機遇,要求我國經濟能源發展必須以發展可再生能源爲根本、提高能源效率爲關鍵、加速產業轉型爲核心。一是加速能源結構變革,以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成爲主線,以再生資源利用、能效提升、終端消費電氣化、零碳發電、儲能、氫能、數字化解決方案爲未來投資重點;二是加速湧現新興領域,未來我國將加快催生低碳、零碳等技術,以綠色發展與經濟增長並行,成爲千萬億元級發展新動能。從長遠來看,當前的能源局部短缺問題將進一步倒逼我國清潔能源的大跨步發展,預示着能源革命即將全面到來。

可以看到,近期新能源領域利好不斷。

10月17日,2021北京國際風能大會在北京召開,118個城市與600多家風電企業共同發起了“風電夥伴行動·零碳城市富美鄉村”計劃(簡稱:計劃)。該計劃明確,力爭2021年年底前啓動首批10個縣市總規劃容量500萬幹瓦示範項目。“十四五”期間,在全國100個縣,優選5000個村,安裝1萬颱風機,總裝機規模達到5000萬千瓦,爲5000個村集體帶來穩定持久收益,惠及農村人口300萬以上。

隨着新能源電力深入參與電力市場、應用場景的多樣化以及多種能源形式不斷融合,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成本出現下降。“風電夥伴行動·零碳城市富美鄉村”計劃提出,風電力爭在2025年將陸上高、中、低風速地區的度電成本分別降至0.1元、0.2元和0.3元,將近海和深遠海風電度電成本分別降至0.4元和0.5元。此外,海上風電力爭在2024年全面實現平價。

在10月18日至19日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上,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中國將繼續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到2025年,努力將中國的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提高到20%左右,單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比2020年降低13.5%和18%。

這個新目標對中國能源發展意味着什麼?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約爲15.4%。2025年,中國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提高到20%,這意味着,在最近五年內,我國平均每年非化石能源的佔比平均每年將提升約一個百分點,能源轉型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

10月20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佈關於積極推動新能源發電項目能並盡並、多發滿發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電力供需持續偏緊背景下,加快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併網,增加清潔電力供應,既有利於緩解電力供需緊張形勢,也有利於助力完成能耗雙控目標,促進能源低碳轉型。各電網企業按照“能並盡並”原則,對具備併網條件的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切實採取有效措施,保障及時併網。各電網企業按照 “多發滿發”原則,嚴格落實優先發電制度,加強科學調度,優化安排系統運行方式,實現新能源發電項目多發滿發,進一步提高電力供應能力。

綜合來看,有分析人士表示,我國新能源產業正從政策推動向成本推動轉型,隨着風電、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和技術的快速進步,風電、光伏發電的成本已顯著下降並趨近傳統化石能源。未來,隨着技術持續進步,風電、光伏發電的價格競爭力仍將持續增強,伴隨着建設規模限制的取消和搶裝現象的消失,新能源產業將進入快速、良性發展的道路。

新能源領域三季度業績

大概率領先

在政策不斷的支持下,新能源行業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有了較快增長。回顧來看,今年上半年大部分新能源上市公司實現業績增長。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新能源概念板塊內有126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佔比超七成,有53家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均超100%。

“新能源領域整體仍然處在業績高增長階段。”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認爲,“隨着業績不斷釋放,行業利好政策不斷推行,市場仍然高度認可新能源領域的未來發展。在政策背景、各項產業數據都在逐步印證新能源需求增量明顯的情況下,新能源領域三季度業績大概率領先市場。”

隨着上市公司進入三季報披露期,已有部分新能源領域的上市公司揭曉了三季度業績。截至10月22日,新能源概念板塊有12家公司已經發布了三季報,9家公司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誠志股份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率暫列首位,高達2742.36%。其次是金晶科技爲581.11%,蘭石重裝、旗濱集團、天富能源、長虹美菱、合康新能等5家公司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也均超115%。

業績預告方面,在剔除已經發布三季報的公司後,截至10月22日,有54家公司已發佈2021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有26家公司業績預喜,佔比近五成。具體來看,有20家公司業績預增,有1家公司業績預計略增,有1家公司業績預計續盈,有4家公司業績預計扭虧。

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表示,從目前的新能源板塊上市公司發佈的三季報業績預盈情況來看,上游企業明顯獲利豐厚,而中下游企業大多受到上游原材料上漲影響,淨利潤增長明顯弱於上游企業。但從市場銷售數據來看,新能源板塊整體景氣度高企,預計整個板塊三季報業績都有望創出新高。

進一步梳理發現,上述26家公司中有15家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增幅上限均在100%及以上,其中,延安必康(4599.10%)、誠志股份(2808.20%)、智光電氣(2128.45%)等3家公司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上限均超20倍,業績表現突出。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的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表示,受益於雙碳的長遠目標,新能源板塊作爲現在最景氣的賽道,獲得了政策的大力扶持,三季報大概率也會表現亮眼,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和光伏,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處於高速增長階段。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也對記者表示,新能源領域公司三季報的業績表現可以說是業績增長超十倍股的集中地了,其中涉及化工行業企業的更是業績高增。這主要是由於新能源細分市場的確定性需求帶動了產業鏈上市公司業績的大幅上升。新能源車的高業績確定性主要是由於其以自主品牌爲主導,有較強的產業鏈和高度向好的市場需求,帶動鋰電池產業及其細分領域保持了第三季度業績的快速增長。

在新能源領域關注度不斷上升之際,行業龍頭企業的業績表現也成爲市場議論焦點。

電池龍頭企業通威股份前三季度業績預增,該公司預計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24.67億元-26.67億元,同比增長74%-80%。其中,高純晶硅業務受益於下游需求的增長,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價格同比大幅提升,公司產能持續滿負荷運行,產銷量同比提升,盈利能力同比增強。

致力於半導體節能產業和新能源產業的中環股份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預計實現營業收入280億元-300億元,同比增長109.32%-124.27%,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億元-28億元,同比增長219.03%-230.84%。

儘管業績表現突出,但是新能源領域在前期經過快速上漲後,近期進入震盪整理行情。9月份以來截至10月22日,新能源概念指數期間累計下跌1.47%,跑輸同期大盤(期間累計漲1.09%),個股來看,板塊內有76只個股期間累計實現上漲,佔比超四成,廣宇發展、中蘭環保、閩東電力、金開新能、江蘇新能、節能風電等6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居超40%。

對此,胡泊認爲,9月份以來,新能源板塊尤其是光伏和儲能板塊,出現了一定的調整,但調整幅度是非常有限的,近期新能源板塊又開始表現得比較強勢,可見市場做多新能源板塊的熱情依舊非常高,因此不排除新能源板塊繼續創出新高的可能性。

賀金龍表示,新能源板塊的行情從9月中旬回調直至9月末纔有所反彈,經過大幅調整後回升,這主要是配合三季報業績出現的波動,細分領域也出現了嚴重分化。市場短期回調受到風險偏好短期的扭轉,但是在高端製造作爲未來核心的長期格局下,在新能源業績高度確定性下,趨勢還在持續,因此10月份以來,新能源板塊指數又反彈至前高。未來板塊細分行業和股票的分化行情不可避免,投資者需要在宏觀環境因子和資金面沒有大幅變化的情況下,從下至上進行個股基本面分析來搭建投資組合來享受企業成長的價值。

方信財富投資基金經理郝心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能源板塊各細分領域9月份以來普遍處於高位震盪狀態,經過半年多的漲幅,股價反映了基本面預期,隨着三季報陸續出臺市場將驗證板塊成長邏輯,爲明年估值切換做預判。新能源長期空間的確定性強,目前的橫盤整理是通過時間換空間方式來消化高估值。

風電板塊和光伏概念

獲機構認可

除了私募一致唱多外,券商評級及社保基金持倉等情況也能反映出各類機構對新能源領域未來前景判斷。《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發現,新能源領域中,風電板塊和光伏概念獲得了機構的持續關注。

“自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簽署以來,目前已有120多個國家設立‘碳中和’目標,我國提出2030年碳達峯、2060年碳中和的‘3060’目標。自此,世界能源行業迎來了深刻變局,新能源進入了黃金時代。”冬拓投資基金經理王春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政策加持和豐厚利潤驅動下,風電、光伏成爲未來十年增長最確定的兩個藍海市場,從上游原材料、中游核心零部件到下游電力運營之內的整個風光產業鏈都會從行業的爆發式增長中受益。”

從風電板塊的券商評級來看,最近30日內,共有25只風電板塊個股獲券商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中材科技、中國電建分別獲得8次、6次看好評級;金力永磁、福能股份、亨通光電均獲得3次看好評級;內蒙華電、三峽能源、中際聯合、中集集團、明陽智能、陽光電源均獲得2次看好評級。

芯海林投資董事長尹佳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國已將風電產業列爲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驅動雙重作用下,我國風電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已經成爲可參與國際競爭並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目前各地方層面制定了規劃產業發展目標,紛紛佈局,對資本市場是一個很好的信號,也是很好的投資機會。”

社保基金也對部分風電板塊個股青睞有加。由於目前已披露三季報的上市公司較少,從今年上半年情況來看,截至6月底,社保基金共持有12只風電板塊個股,包括金風科技(4984.22萬股)、明陽智能(4048.61萬股)、湘電股份(3400.00萬股)、申能股份(2700.00萬股)、天順風能(2208.68萬股)、陽光電源(1534.69萬股)等在內的6只個股社保基金持股數量均超過1000萬股。

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助理劉寸心認爲,風電是可長期關注的賽道。隨着我國風電企業技術提升和發電成本持續降低,在政策的持續推動下,未來將有更多訂單落地。建議投資者關注有大型化趨勢的零部件龍頭企業,及塔筒等關鍵環節的龍頭企業。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表示,“在雙碳政策下,我國正進行能源革命。2021年2月份,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關於徵求2021年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和2022年—2030年預期目標建議的函》,進一步明確了203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25%的目標。由此,風能、光伏、核電核能、儲能、特高壓等清潔能源產業在未來將打開巨大成長空間。”

據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GEIDCO)測算,未來10年我國風、光裝機將分別達到8億千瓦、10億千瓦,年均複合增速分別達到11%、15%。

基於廣闊的發展前景,光伏概念也獲得了衆機構的認可。最近30日內,共有69只光伏板塊個股獲券商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旗濱集團、比亞迪和鴻路鋼構分別獲得18次、10次和10次看好評級;晶盛機電、福萊特和通威股份分別獲得9次、8次和7次看好評級;金博股份和中國電建均獲得6次看好評級。

從社保基金持股數量看,截至6月底,社保基金共持有30只光伏概念股,包括愛康科技(9262.05萬股)、旗濱集團(7621.04萬股)、正泰電器(6501.74萬股)、杉杉股份(4900.49萬股)、明陽智能(4048.61萬股)等在內的13只個股社保基金持股數量均超過1000萬股。

尹佳音進一步表示,我國光伏行業起步較早,已經歷過完整的市場週期,從投資角度看,光伏產業是基於半導體技術和新能源需求而興起的朝陽產業。未來,在多重利好影響下,我國光伏產業將穩步發展,產業鏈佈局進一步完善,可投資的空間十分廣闊,將成爲資本持續追逐的板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