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優積建築科技公司,一家註冊在同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的科創企業,去年遭遇到一個棘手難題:上家的採購款要付,下家的款項還未到賬,眼看現金就要斷。同濟科技園附近的中國銀行赤峯路支行經走訪,爲其量身定製了普惠金融貸款產品,一解企業燃眉之急。緩過這口氣,優積公司在短短3個月內,銷售額從5000萬元衝到了近1億元。

助優積公司“化險爲夷”的,是楊浦區大學科技園嘗試的定點銀行面向園區企業的定向金融服務模式。迄今,“環同濟”已有50餘家小微企業受益,獲信用貸款共計超1.5億元。

楊浦區高校科技園密集,園區內企業體量雖不大,卻極有可能是技術新發明、產業新方向的策源地。爲給這些閃耀着創新火花的小微企業提供優良成長環境,楊浦區自2016年起開始針對科創企業推出貫穿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服務,從種子期到上市籌備期,企業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有金融服務產品精準對接。

定製金融產品,走出“開戶”“融資”第一步

企業初創期,如何突破“融資難”是一道必答題,頭一個門檻就是“開戶”。爲防止“空殼公司”現象,銀行設立了嚴格的開戶條件。“園區裏多是小微企業,剛剛起步沒有辦公場所,達不到開戶要求;沒有企業賬戶,即使通過項目審覈,企業也拿不到專項扶持資金,這就形成一個死結。”同濟科技園楊浦基地黨委副書記徐歡說,爲幫助初創企業跨過這道檻,園區找到中國銀行赤峯路支行一起“頭腦風暴”。大家想了個折衷的辦法:園區爲初創企業提供免費工位,並協助銀行一起對工位進行確認,形成“一企一檔”,助初創企業順利開戶。

“開戶”後,面臨的就是資金問題。中行赤峯路支行鍼對園區內企業不同的經營模式和發展階段差異,定向設計融資方案,專設“環同濟普惠金融業務中心”,配備專屬團隊提供服務。通過這一模式,園區、企業、銀行直接對接,暢通了後續資金落地的各環節。“對初創企業來說,資金的助推作用很大。尋找社會資本是一個方向,但社會資本往往要求也多,希望短時間內看到成果,某種程度上對企業來說有點拔苗助長。而園區瞭解企業的團隊、項目及需求,能幫助他們找到匹配度高的金融服務,資金投放精準有效,也能規避一定的風險。”徐歡表示。

定製金融服務,解決科創企業融資難題,在楊浦區,並不只發生在同濟科技園。記者從楊浦區金融辦瞭解到,區級層面加強與市擔保中心聯動,建立“園區推薦企業,政策性擔保增信,銀行快審快貸,市區風險共擔”的新模式,將園區企業組成資產包,由合作銀行批量提供低於市場報價利率的優惠貸款,市擔保中心和區政府分別承擔5%的風險代償和1%的風險補償,同時整合市區兩級利息補貼、擔保費補貼等政策,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兩批共推薦區內企業288家,目前已有70家企業獲得貸款,金額3.35億元。

財政“四兩撥千斤”,引導社會資本滴灌科創企業

楊浦區科委副主任胡敏駿介紹,該區現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7家,佔全市總量一半以上;目前已形成以電子信息、新材料爲核心的復旦科技園,以現代設計爲核心的同濟科技園,以科技金融服務爲核心的財大科技園,以光機電一體化爲核心的上理工科技園等一批各具特色、錯位發展的科技園區。今年4月,楊浦區發佈《關於加快推進本區大學科技園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制定了20項具體措施,其中一條就是設立“上海楊浦科技園聯合創業投資基金”,通過資本投入支持具有發展潛力的科技企業迅速成長。一期規模擬定3億元,主要投放給智力密集型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企業。

作爲一種股權融資模式,聯合成長基金如其名,是伴隨企業同步成長的,設計時就設立管理人跟投機制。與其他政府投資基金不同的是,聯合成長基金不聘請私募基金經理擔任管理人,而是由孵化就開始陪伴企業成長的大學科技園總經理擔任。基金管理人在投出每個項目時,實際出資額不能低於2%——必須拿出“真金白銀”與投資項目共進退。楊浦區還進一步加大金融創新力度,在聯合成長基金中採用“財政+基金”模式,以政府財政“四兩撥千斤”,引導撬動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放大政策扶持效應。

據楊浦區金融辦介紹,楊浦區目前正在推進雙創企業全生命週期投融資服務鏈,針對企業從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到成熟期不同階段的融資需求和風險特徵,定製了不同類型的金融產品。在企業衝刺資本市場階段,楊浦區金融辦還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復旦大學聯合建立浦江資本市場實訓基地,提供上市培訓等服務,目前已開展到第三期,“已有復潔環保、復旦微電子兩家園區企業在參加實訓後成功上市”。

作者:劉力源

編輯:範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