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經濟增長韌性背後的金融力量 

本報記者 張漫遊 北京報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結構和產業鏈面臨衝擊,各經濟體紛紛採取宏觀調控政策及金融支持手段增強經濟韌性。

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10月20日開幕的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2021年以來,面對多重風險衝擊,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有效實施宏觀政策,國民經濟穩定復甦,金融系統發揮着關鍵作用,取得了積極成效。劉鶴強調,下一步金融系統要進一步主動擔當作爲。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亦在上述論壇中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現階段金融業承擔的重要歷史使命。

金融業要主動擔當 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上,劉鶴指出,中國是具有強勁韌性的超大型經濟體。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這種強勁韌性來自四方面,即來自市場主體競爭力,來自經濟結構的完整性,來自改革開放的正確政策,更來自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和億萬人民通過艱苦奮鬥實現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亦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穩定發展,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8%,CPI溫和上漲,《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易綱認爲,我國擁有經濟規模大、經濟結構完整、技術創新不斷加快、改革紅利不斷釋放等有利條件,特別是擁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的優勢,經濟韌性一定會不斷加強。

在此過程中,金融力量不可或缺。中國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指出,在當前形勢下,需要金融業更加主動擔當作爲。

以北京銀行爲例,作爲金融機構的一員,北京銀行始終堅持以服務市民百姓爲己任,充分依託產品服務優勢,在抗疫防疫、社保、教育、醫療、工會、公積金、適老化服務等重點領域努力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務。

在抗疫防疫領域,推出“京誠貸”“贏疫寶”等專屬產品,承銷北京市屬金融機構首單“疫情防控債券”,發行全國首單抗疫主題小微金融債。在社保領域,累計發行北京市社保卡超過2500萬張,覆蓋全市3000餘家定點機構;2020年成功開立北京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賬戶,實現社保業務新的突破。在教育領域,爲北京市教委及所屬各級院校提供高質量綜合金融服務,服務北京市市屬高校佔比超90%,服務市屬中小學佔比近30%。在醫療領域,爲北京地區多家三甲醫院提供綜合金融服務;與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聯合推出“京醫通”平臺,截至2020年底,該平臺掛號預約量佔市屬醫院門診預約率近90%,累計爲5億人次患者提供服務。在工會領域,與北京市總工會攜手打造的“工會會員互助卡”已累計髮卡近600萬張,覆蓋首都近10萬家企業。在公積金領域,北京銀行與北京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共同合作打造了全市首家“e通廳”示範窗口網點,實現公積金服務與銀行服務“一站通達”。在適老化服務領域,打造適老金融服務項目“長者驛站”,提高老年人金融消費的便利性,幫助“銀髮一族”跨越數字鴻溝,以高質量的普惠金融服務,助力全齡友好型社會的建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論壇中談到,北京是國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資源豐富,金融機構雲集,金融人才匯聚,金融要素完備;要緊抓機遇,堅持首善標準,着力發展與大國首都地位相匹配的現代金融業,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北京銀行作爲立足首都、服務首都的金融機構,始終緊貼首都發展脈搏,全力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兩區”“三平臺”“五子聯動”等重大戰略和重點工作。

今年以來,北京銀行更是緊密圍繞科技自立自強、文化強國建設、“碳達峯、碳中和”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持續鍛造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的金字招牌,搶佔綠色金融發展的新高地,創造業務發展新引擎,構建創新發展新格局。

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北京銀行也實現了經營突破的雙贏。截至2021年6月末,北京銀行資產總額達到3.06萬億元,2021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5.83億元,各項經營指標均達到國際銀行業先進水平。

聚焦文化、科創重點方向 助力民營經濟、小微企業

民營經濟、小微企業作爲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正向發展對於增強中國經濟韌性大有裨益。

在論壇中,劉鶴強調,金融系統要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做好貨幣政策調節,加大對民營經濟、小微企業等的融資支持。

蔡奇也指出,北京將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科技創新、中小微企業成長、重點行業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持續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北京銀行自成立之初便確立了“服務地方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百姓”的發展方向,在具體實踐中,北京銀行將民營企業、小微企業中的科技、文化企業列爲重點服務對象,探索出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特色路徑。

北京銀行自2006年便開啓文化金融之旅,並將文化金融納入全行戰略。設立總行級文化金融中心,成立首家銀行系文化創客中心,相繼打造文創特色支行、文創專營支行;持續強化文化金融產品創新,推出“文創普惠貸”“文化IP通”等文化金融特色產品,推出“京彩文園”文化產業園區專屬金融服務方案和“文園貸”專屬產品,支持了《長津湖》《金剛川》《奪冠》《送你一朵小紅花》《你好,李煥英》等多部優秀影視作品,累計爲近9700餘戶文創企業提供資金超3600億元。截至6月末,該行文化金融貸款餘額達到了767.97億元,較年初增長了14%。今年4月26日,北京銀行與北京市委宣傳部、西城區人民政府、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共同簽署《支持建設北京版權資產管理與金融服務中心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北京版權資產管理與金融服務中心,創新以版權資產爲核心的金融服務機制,全力推進全國首家版權金融專營支行建設,助力文化企業健康發展。

在支持科創企業方面,北京銀行充分依託北京科技創新資源高度集中的區位優勢,致力推動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源的有機結合,率先設立科技型中小企業專營機構,成立中關村地區首家分行級金融機構;首批推出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模式,成爲首批投貸聯動試點銀行;打造同業首家創客中心,建設26家科技特色支行,創新推出了“智權貸”“前沿科技貸”等一大批特色拳頭產品。2021年,將科技金融中心升級爲科技創新金融中心,制定《北京銀行升級科技金融服務助推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案》,更好地統籌全行科技金融發展。截至目前,北京銀行科技金融貸款餘額近1700億元,累計爲3萬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資金7000億元;服務北京地區87%的主板、82%的創業板、74%的科創板上市企業及75%的新三板精選層和創新層掛牌企業;服務全國精選層、創新層企業佔比22%,以金融活水灌溉科技成果轉化,助推產業升級。

未來,北京銀行將搶抓成立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戰略機遇,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助力培育高質量的上市掛牌公司。

擁抱數字經濟藍海 推動科技賦能實體經濟

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爲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劉鶴在論壇上強調,金融系統要更加重視金融科技,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加強科技監管能力建設。

金融業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實體經濟的血脈,作爲金融業中流砥柱的銀行業,其加速數字化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以北京銀行爲例,近年來,該行堅守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致力於通過科技創新與數字化轉型來滿足人民羣衆和實體經濟更加多樣化的金融需求,實現提質增效健康發展。

2019年,北京銀行正式將數字化轉型上升爲全行核心戰略,以“數字化轉型三年發展規劃”爲行動綱領,全面深化科技與業務融合發展,朝着數字銀行的建設目標加速進軍。目前已初步搭建起涵蓋信息技術條線,數字金融部、數據管理部、電子銀行部三大部門以及北銀金融科技公司“1+3+1”的科技治理格局。

2021年上半年,北京銀行以“211工程”爲牽引,以核心系統改造、支付體系提升、數字風控、開放銀行等“京匠工程”十大項目羣建設爲支撐,全面加快企業級數字化轉型步伐,從企業級業務架構建模出發,形成企業級業務能力和企業級工程方法;打造敏捷前臺、聚能中臺和穩健後臺,提升管理效能、業務效率及客戶體驗。

談及下一步,北京銀行表示,將繼續緊密圍繞國家和北京市“十四五”規劃戰略部署,深入推進“發展模式、業務結構、客戶結構、營運能力、管理模式”五大轉型,打造“正確、正直、正能量”的團隊,建設“講政治、創價值、擔責任”的銀行,立足新發展階段,緊扣新發展理念,爲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更多金融作爲。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