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藝術品投資》,是一週播一次,但不是在演播廳錄製,而是扛着攝影機到我位於虎坊橋的家中拍攝。因爲家裏有很多來自香港蘇富比、佳士得的拍賣圖錄,再結合查抄退回的文物,都非常珍貴,請幾位專家針對拍場熱點來講,節目質量很好。”年逾八旬的文物藝術品市場資深評論家趙榆回憶道。

趙榆是原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界的元老,也是鑑寶類節目的締造者之一。中央電視臺的《藝術品投資》欄目,就是在他的鼎力支持和指導下開辦的。當年,趙榆隨節目組跑了全國近30座城市,見證了令人驚歎的民間收藏熱。

隨文物藝術品市場而興

國內外各類鑑寶類節目的起起伏伏,與文物藝術品市場的跌宕變化基本吻合。

1982年頒佈的《文物保護法》中明確規定,私人收藏的文物嚴禁個人倒賣牟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面對多數國營文物商店低價進貨、高價售出的經營方式,民間藏品的交易只能“暗度陳倉”。寄託商店、文物商店從事的還是一些非公開的商業活動。1992年,國內首家藝術品拍賣公司上海朵雲軒率先註冊,北京國際拍賣會首開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先河。1994年3月27日,鑑定家徐邦達敲響了中國嘉德拍賣會第一槌。剛剛起步的國內文物藝術品市場震驚了業界,也激發了新一輪的民間收藏熱。

中國嘉德94春季中國書畫暨油畫拍賣會

在香港鳳凰衛視投資收藏欄目市場評論人趙強看來,從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中國的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經歷了3個不同的發展時期。第一階段屬於基礎建設期,在1992年至2002年之間,以法制化及文物迴流爲市場的主旋律;第二階段是快速增長期,在2003年至2011年之間,隨着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市場步入多元化,逐漸形成了北京、香港“雙中心”的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格局;第三階段是理性探索期,從2012年至今,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受到國內外經濟不景氣,以及國內市場結構調整事件的接連衝擊,整體成交狀況波動變化,呈現震盪探底、量價齊跌的市場態勢。而新冠疫情下的市場總體表現則在預料之中,也反映出收藏愛好者的信心指數,已成爲新常態。

“那時候,正是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迎來第二個市場快速發展的階段。但市場發展的速度和老百姓對文物知識的追求之間存在巨大差距。老百姓看到了藝術品市場的火爆,但他們並不知道爲什麼一件貌不驚人的文物藝術品會那麼值錢、怎麼才能介入這個領域、去哪裏能夠快速學到相關知識?儘管當時也有不少相關書籍圖集出版發行,但還是遠遠滿足不了老百姓想要直觀廉價地獲取通俗易懂的鑑藏知識的需求。”趙強認爲,正因如此,鑑寶節目應運而生。

實際上,在紅極一時的鑑寶類節目推出之前,1999年,中國的電視熒幕上曾短暫出現過一檔以搜尋古玩寶物爲主題的電視節目——吉林衛視的《找你》可以算是中國鑑寶類節目的鼻祖。但由於當時法律等原因的限制,民間收藏還不合法,這類邊緣節目沒有形成較大影響。

2002年10月,新版《文物保護法》頒佈,讓民間收藏合法化,藉此東風,和電視娛樂快速發展的雙重背景之下,以央視爲代表的收藏鑑定類節目的模式逐漸成熟,全國各大衛視和地方頻道也紛紛效仿打造此類節目。如河南衛視的《華豫之門》(2004年首播)、北京衛視的《天下收藏》(2007年首播)等以“鑑定真僞”與“市場估價”爲核心內容的鑑定收藏類節目,掀起了一股“鑑寶風潮”。

5分鐘的“敲門磚”

回溯鑑寶節目的歷史,央視可謂領風氣之先。1998年年末,中央電視臺廣告經濟信息中心在旗下《商務電視》欄目的週日版中,開闢了一檔介紹文物藝術品拍賣信息的電視資訊節目,取名爲“拍賣與收藏”。這檔節目每週播出5分鐘,在《商務電視》每天30分鐘的財經資訊中,只佔1/42。然而,就是這每週5分鐘的一顆小石子,最終成爲打開電視收藏鑑賞節目的“敲門磚”。

央視廣告經濟信息中心旗下《商務電視》欄目週日版“拍賣與收藏”片頭

“拍賣與收藏”呈現的是新聞資訊最本質的樣態。在5分鐘的節目中,基本是全國各地文物藝術品拍賣的最新資訊;拍賣公司、重大藏品的最新動態;文物藝術品拍賣成交情況;大衆收藏、郵幣卡市場的最新行情等。這一時期全國的電視節目中,涉及文物藝術品的節目僅此一檔。有很多早期入場的藏家也正是從這些簡單的表述、枯燥的數據中,陡然意識到了文物藝術品市場所蘊含的巨大潛力,從而進入到文物藝術品的收藏與投資,攫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當然,作爲電視節目來說,這種淺層、粗獷的資訊彙集與新聞播報,顯然不能深層次反映豐富多彩的藝術品收藏與市場,收藏鑑定類電視節目還需要開闢自己獨有的表現形式、塑造自己獨特的電視語言。

隨着“把藝術品的投資作爲除金融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外的社會投資第三大類”這一說法的出現,1999年底,鑑於國內藝術品市場異常火爆,收藏投資熱在國內迅速蔓延,央視二套《商務電視》將週日版打通,把每週30分鐘的時間全部交於文物藝術品的內容播報,併爲之單獨命名《藝術品投資》。這是國家級電視媒體第一次全方位、多點面進入到文物藝術品的鑑賞、收藏、投資領域,把藏家和藏品搬上電視熒屏。

央視《藝術品投資》播出畫面

鑑於當時以《東方時空》爲代表的電視新聞雜誌節目的熱播,《藝術品投資》也以電視新聞雜誌爲自己的創作藍本,設立了“名家訪談”“藏家故事”“藏品欣賞”“拍賣信息”等板塊,可以說內容包羅萬象,電視表現形式卻不無照搬之嫌。況且這種單線呈現、灌輸式的電視形式,缺少互動交流。有人形容這是一種“自娛自樂”的表現形式,“圈裏玩的熱鬧,圈外一頭霧水”,解決不了電視媒體最根本的大衆化問題。如何既照顧“圈裏”又兼顧“圈外”?表現形式的突破,成爲收藏鑑定類電視節目急需解決的根本問題。

彼時的央視經濟頻道坐擁《幸運52》和《開心辭典》兩檔火爆全國的大型益智類互動綜藝節目,已實現了口碑與收視的雙贏。2001年7月,曾經隸屬於《商務電視》的《藝術品投資》板塊地位再升,成爲單獨的日播欄目,介紹古今中外各類藝術品的收藏、鑑賞和投資知識以及市場分析。雖然每天16點開播,半小時的播出時長可以說是一天中收視最悽惶的時段,但《藝術品投資》節目還是憑藉自己不俗的收視率,穩穩佔據了全國電視節目同時段收視的前列。

《藝術品投資》欄目片頭

獨立後的《藝術品投資》欄目,在日常節目設置中增加了嘉賓專家到演播室座談和現場解讀觀衆來信等環節。雖然較以前的節目增添了一點互動性,但並沒有在形式上出現顛覆性的突破。真正的形式突破是由它的特別節目“鑑寶”來完成的。

2001年元旦,《藝術品投資》欄目首次推出了特別節目“鑑寶”。這場由主持人、專家、藏家、觀衆圍繞藏品背景、收藏故事、鑑定知識、欣賞要點等諸多元素共同構成的大型演播節目,第一次把電視收藏鑑定類節目以娛樂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圍繞“寶物”做文章、以民間收藏爲內容,實現“寓教於樂”的節目構思、拉近與普通觀衆的距離。“鑑寶”節目一經播出立刻引起極大轟動,成爲當年央視二套收視的高點。之後連續三年作爲特別節目呈現後,最終脫離母胎,也升級爲一檔單獨的節目。至此,僅在央視二套就出現了兩檔並行的文物藝術品收藏投資節目。一檔是專業圈比較認可,以傳授知識、資訊播報爲主要內容的《藝術品投資》,另一檔則是被更多廣大觀衆稱道、收視率常年居高不下、帶有娛樂化、親民色彩的《鑑寶》。

節目與專家“相互成就”

第一次參加收藏鑑定類節目的情景,令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原副主任金運昌記憶猶新:“1998年機緣巧合參與了中央電視臺的一檔節目《藝術品投資》的錄製,當時的拍攝地點在工人運動學院的錄像室。本來定的是講趙孟頫,結果錄製現場要求講鄭誦先,這是一位在當時大家不太熟悉的當代書法家,大多數人在遇到這種情況時容易亂了陣腳,但很巧的是,我跟鄭誦先家是世交,而且我也研究書法,對他的書風有所瞭解,於是我就現場發揮,最終的節目播出效果還不錯。”

彼時,金運昌從首都師範大學調入故宮博物院不久。自此,節目組便固定請他當《藝術品投資》的嘉賓。後來該節目陸續發展成《鑑寶》《尋寶》,再到後來的《一槌定音》和《我有傳家寶》。其間,央視其他節目如《文明之旅》《國寶檔案》,以及北京電視臺的《拍寶》也陸續邀請他做嘉賓。用他的話說,“這樣幾年下來,好像也闖出了一些名氣。”

《尋寶》節目海選現場播出畫面

北京市文物鑑定委員會專家張如蘭、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原副主任金運昌、佛像鑑賞家金申、書畫鑑賞家李學偉等電視上的熟面孔,幾乎都是在這一時段受邀參與鑑寶節目的。

“可以說我見證了這類節目的發展。我們依託電視臺這個平臺來宣傳文物政策,希望通過這類節目宣傳普及文物知識,提高大衆文物鑑賞的水平和能力,引導大家正確收藏。其實,通過節目我們希望宣傳的是文物,而不是讓大家瞭解這個東西值多錢、如何把它的價格炒作上去,那不是我們做節目的初衷。”張如蘭說。

李學偉指出,不同於其他文化普及類節目,鑑寶節目要能把一些真真假假的細節和知識,用觀點描述出來,所以既需要眼力好,又需要理論知識過硬的人。因此,節目中的書畫鑑定專家大致可分爲兩類:一類是來自文博系統的,如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及其他文博部門的專家,他們的理論知識和眼力沒的說;還有一類專家雖然不是來自文博系統,但在市場摸爬滾打多年,眼力和市場經驗也都比較厲害。他坦言:“我不在文博系統,但由於有10多年的拍賣行業從業經驗,也積累了一定的眼力和比較豐富的市場經驗。”

趙強在河南衛視的《華豫之門》連續出鏡10年,該節目用十幾臺固定機器拍攝,場面很大,給他留下很深印象。“臺灣也有鑑寶類節目,但播放時間很晚,屬於非主流節目,形式單一,影響力有限。澳門多是私立電視臺,鑑寶節目可與個人合作開展,不僅需要贊助,而且內容少、時間短。我參加過香港鳳凰衛視的投資收藏節目,也會涉及到一些鑑定內容,但主要以市場評論爲主,有針對性地評價一個市場現象或市場走勢,或者分析某一件備受關注的拍品創出天價或者流標的原因,重在挖掘拍品及市場背後的故事和內容,這一點是值得內地汲取借鑑的。”據趙強了解,在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乃至日本的鑑寶節目,都沒有中國內地的水平高、規模大、形式多。

《華豫之門》沿黃九省賽寶大會節目現場

蜂擁而上的亂象

鑑寶節目爲了提高收視,不斷製造話題,在博人眼球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現。就節目形式而言,也從最初就某一件藏品,邀請專家來鑑定、點評和講解,類似面向老百姓的文物知識講座。後來的形式則逐漸多樣化,且更多呈現出娛樂化的形態——有載歌載舞的,有表演武術、魔術的,其中不乏專業演員客串持寶人。另外,隨着各家電視臺把節目的錄播和線下的鑑定結合起來,並與全國各地的古玩城聯辦鑑寶活動,社會影響日趨擴大。

隨着北京衛視《天下收藏》欄目推出王剛砸假寶的吸睛環節,這類欄目的娛樂化更是被推上又一新的高度,但遂即招致的爭議也愈演愈烈。各省市臺節目質量參差不齊,觀衆開始質疑專家的專業水準和節目的公平性。甚至被砸掉藏品的持寶人更是要將節目組和專家告上法庭。

北京衛視《天下收藏》節目現場畫面

毋庸置疑,大衆化的鑑定收藏節目一方面宣傳了文物的重要性,提高了大家對文物的認知理解;但另一方面,屏幕上的“珠光寶氣”也不可避免地激發了一些人妄想一夜暴富的發財夢。那些看上去毫不起眼的瓶瓶罐罐,卻動輒由專家團隊給出數十萬元的市場估價,挑動着電視機前各種段位藏友的神經。

節目沉寂的真正原因,是在喧囂以後,老百姓開始慢慢明白一個道理,收藏行業是有門檻的,藏品本身在過去就有等級、門第之分,它需要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功力才能夠涉及。有的藏家爲了個人利益挑動大衆情緒,尤其在網絡時代更是一點就着、不明就理。

國家廣電總局 、國家文物局聯合發佈關於加強對文物鑑定類廣播電視節目管理的通知

2012年,廣電總局和文物局的聯合發文,把各個電視臺要搞收藏鑑定節目的勢頭壓了下去。國家文物局首次明確提出,將對鑑定收藏類節目進行引導,提倡宣傳普及文物鑑賞知識類節目,限制文物估價類節目,禁止在節目中進行文物交易。鑑定收藏節目佔據熒屏是近年來文物收藏大熱之後的衍生現象。民間收藏大熱固然有經濟收入提高所帶來的個人生活方式升級的因素,但更主要的還是出於國人投資無門,瘋狂湧向一切有炒作空間的領域。

鑑寶節目的最大看點和爭議是真僞和價格。對於鑑寶節目中的藝術品估價,以及專家們如何達成共識,潘家園市場總鑑定師師俊超透露,現場的估價一般來自於一、二級市場——拍賣公司會給出該藝術品的價格成交區間,一級市場也會給出相應的市場價。“我們再把一級市場和拍賣公司給出的價格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考慮。”但這實際也挺難的,因爲大家的評價體系不在一個標準上,常常會帶有感性的情緒在裏面。“比如,有人認爲這件東西好,給出的價格就會多一些。真正比較準確的是一級市場中的平均成交價,它其實就是藝術品的拍賣指數及市場的成交指數。”師俊超認爲,如果能拿到這兩個準確的指數,他們的估價也就相對理性,但現在沒有辦法去對比市場價跟節目估價之間的差別。當然,這只是給觀衆一個參考數值。

“在相當長的時期裏,除了場面變得更炫酷時尚外,鑑寶節目在本質上沒有顯著提高。更沒有和藝術市場掛鉤,每個時期都有市場熱點,節目是不是追蹤熱點話題、熱點內容了?沒有。不能做到從表現形式到內容的與時俱進,肯定越來越沒人看。何況上節目的多是‘喀喇玩’,而鑑賞能力的提升是要取法乎上、看更多精品力作的。所以,同樣是在藝術市場整體式微的境況下,博物館的觀衆越來越多,鑑寶節目的觀衆卻越來越少。” 趙強指出,上述痼疾造成收藏鑑定類節目很難提高收視率。

對於廣電、文物部門關於鑑寶類節目的指示,金申表明自己的態度:“鑑寶類節目應該以普及古今器物知識爲宗旨,表達雅俗共賞,節目氣氛活躍,如果確有背後的關聯故事,講出來相得益彰,使器物更爲飽滿,也是可取的。但是,必須杜絕無中生有、胡編亂造、沒有深度、使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收視率的高下,不是故事,而是知識,使人開機有益。”

看“鑑”未來須創新

其實,網絡對電視媒體的衝擊遠不是近幾年纔開始,對於偏重業界新聞資訊、知識傳播的《藝術品投資》節目來說,應該在數十年前就感受到了越來越重的生存壓力。電視不再是資訊傳播的優勢平臺,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轉向網絡來攫取所需要的拍賣信息、藏品研判、成交結果、市場數據和收藏知識。網絡傳播的快捷、方便、互動等優勢,讓電視媒體在資訊傳播中相形見絀。在嚴峻的生存危機下,2008年《藝術品投資》與它的“一奶同胞”《鑑寶》合併,提出“放下身段走出去、實現點對點服務”的節目生存口號,《尋寶》節目由此而生。

央視《尋寶》節目播出畫面

《尋寶》節目並不是簡單地空穴來風,而是在大量調研、實驗的基礎上產生的。2005年起,《藝術品投資》節目拿出近1/3的時長開闢了“民間尋寶記”的板塊,帶領節目專家走入民間,現場爲普通大衆鑑定藏品。這種依託大型鑑定活動、走入民間實現“點對點”服務的節目形式,最終成爲《尋寶》節目的試驗田和藍本。

在“民間尋寶記”的藍本上,《尋寶》將節目表達分爲兩個區域:一個是熱鬧非凡的海選現場,一個是嚴肅莊重但又妙語迭出的面對面鑑定現場。至此,央視收藏鑑定類節目終於放下身段,不再單純宣教,只表現專家一方面的結論,而是把藏家認知、專家結論共同呈現出來,有依據、有爭議、有存疑、有結論。

2010年,《尋寶》轉至央視綜合頻道播出,收視率表現卓越。幾年間,節目走遍了國內很多城市,在大衆參與的基礎上提供“上門服務”,實際上,變相激發了民間收藏的互動和繁榮。然而《尋寶》在央視綜合頻道大火之後,卻突然轉向,於2016年更名爲《我有傳家寶》,與收藏類節目漸行漸遠。

在各地鑑寶節目蜂擁而上之時,最早投入文物藝術品市場報道的央視財經頻道開始了自身的反思,在《經濟半小時》《中國財經報道》接連推出關於藝術品市場亂象的報道後,一檔旨在呼籲市場冷靜、提倡客觀看待文物藝術品市場的節目隨之誕生。

《一槌定音》播出畫面

2011年6月,由於《尋寶》節目轉移播出陣地至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央視二套隨即重整資源,開辦了大型演播室收藏鑑定節目《一槌定音》。這檔節目從開播至今已延續十餘年,期間雖經過多次改版但萬變不離其宗,緊抓真假辨僞和價值判斷。與其他文物藝術品收藏投資節目不同的是,《一槌定音》似乎不再延續鼓吹收藏創造經濟價值、不再願意做藝術品市場的吹鼓手。相反,冷靜甚至平淡的價值判斷,像是緩緩潑向狂熱的藝術品市場的一瓢冷水。“尋找最有眼光的投資者”的欄目宣傳語也被“先學習、再收藏”所代替。給收藏“狂熱”降降溫,還市場以客觀冷靜、立節目於真實公正,這恐怕就是這個欄目能延續十年之久的強大支柱。

在電視日益式微的大背景下,收藏鑑定類節目的收視率整體低迷,不復往日風采。趙榆表示,節目好壞的關鍵還在專家,“除了專家之外,一是要上好東西,二是要和拍賣市場的熱點相結合,才能迎來轉機。”

讓熒屏上的收藏品活起來,不能僅停留在文物的呈現形式層面,還要深入到價值層面。在引導觀衆欣賞文物器型之美的同時,重點推介文物所蘊含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和時代價值。正如衆多有識之士所言,在數字時代,鑑寶節目需要創新表達,還要做好媒體融合——除了電視屏幕之外,還有手機小屏,各種客戶端、App、微博,各種新媒體端都要傳播,這也是鑑寶節目的未來發展趨勢。

轉自:藝術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