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的首席专家,张如兰在从事文博工作的40多年中,不仅对瓷杂类文物的考证有着极深的研究,著述颇丰,主编和撰写了《明清文具珍赏》《竹刻艺术》《明清典藏家具珍赏》等,并且致力于宣传收藏文化。

张如兰:文物收藏需要文化、历史的积累

刊于《艺术市场》2021年10月号

1998年,央视推出一档文物和艺术品收藏节目,申请北京市文物局配合,由我们提供场地、器物。随着节目的播出,收藏鉴定类节目开始和市场产生关系,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也在不断繁荣和壮大,各个省台也陆续推出了类似节目。

在节目中,有观众认为,我们的估价比市场上的价格要低。其实不是节目上的估价低,而是因为影响一件作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像黄宾虹的作品,精品或普品,大幅或小幅,不同的年代、题材,价格都会不一样,但这些作品不可能一下都拿到节目中来,只是把几件昂贵的书画作品照片展示给观众。

很多老百姓拿着自己的藏品来参加节目,总认为自己的藏品会很值钱,让专家给估价。对我来讲,文物鉴定部门虽然对北京市的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负有管理职责,对价格多少会有一些了解,但我本人不从事买卖,因此,我们只能给出一个比较能适应市场的价格,但这并不完全等同于市场价格,因为价格在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收藏鉴定类节目的发展契合着收藏市场的发展。像北京古玩城、潘家园文物市场等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1993年开始出现文物拍卖。但文物拍卖、文物市场和文物商店的定位和面向的收藏人群不一样,比如潘家园文物市场针对一般老百姓;文物商店通过买卖发挥了特定时期赚取外汇等的作用;而当时的文物拍卖不像现在的——大部分是一些“高、精、尖”的文物或艺术品,最初的市场没有这么大,只是给一些文物收藏爱好者、文物投资者、收藏单位提供一个平台,一些私人、企业收藏单位从这些拍卖场中能够收集一些文物,增强企业文化。所以,在那个时代,文物市场虽小但比较火爆,老百姓除了存钱之外,还会将一部分闲钱用作收藏、投资。在这样的情况下,文物市场开始涌现了一批人,他们把目光投入到了收藏当中。

但收藏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大家的需求而变化的。2015年后,市场逐渐变得有序,收藏也变得比较理性,之前一哄而上的行为逐渐消失殆尽,这也是市场的回归和调整。

收藏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我想说的是,现在的拍卖是艺术品拍卖,而不是文物拍卖。在市场中收藏到文物和艺术品是有明显区别的,就跟大浪淘沙一样,能不能淘到真东西,得看运气和机遇,更要看学识和眼力。

然而,在文物收藏的过程中,有些老百姓容易走入一种误区:他们觉得五大名窑的价值很高,看到成化斗彩能卖2亿多元,就想去收藏,认为自己从5000块钱的工资里拿出2000块钱就能买到真品,但实际上他们想得太简单了,这些东西都是市场上的“高、精、尖”,是很少能碰得到的,所以就花了不少冤枉钱。这都是他们对市场及其变动不了解,以及文物收藏知识的匮乏所致。

所以,收藏需要文化的积累、历史的积累,才能具备正确的收藏观,否则收藏不到好东西。作为文物部门、电视台来讲,应当大力宣传和普及基本知识,让广大群众能够正确地了解并进入文物市场,从而理性收藏。

转自:艺术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