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國際陸港已經逐漸成爲新興國際業務集聚中心和多式聯運綜合物流樞紐。

□河南日報記者孫靜

10月21日,在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片區綜合服務中心辦事大廳裏,企業登記註冊、海關、稅務等服務窗口叫號聲此起彼伏,人來人往,一片忙碌景象。

大廳諮詢服務處,鄭州市民李莉正就診所設立問題諮詢工作人員。日前,鄭州市衛健委、鄭州片區管委會在鄭州片區先行先試推出了6項衛健領域制度改革創新舉措,作爲破冰之舉,此次改革涉及醫師執業註冊、診所設立等羣衆、企業關心事項,連日來諮詢者不斷。

作爲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大膽試、大膽闖,聚焦重點領域開展制度型改革,是自貿試驗區的使命所在和應有之義。

省商務廳廳長、省自貿辦主任馬健介紹,我省將河南自貿試驗區作爲推進“制度型開放”的先手棋、排頭兵,通過自主開放及實施具有首創性、集成性、差異化的改革創新舉措,加快推動投資、貿易、金融等自由便利化,推動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爲“制度型開放”戰略的實施探索路徑、積累經驗,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制度型開放框架體系已成雛形

河南自貿試驗區掛牌之初,我省就開啓了制度型開放的實踐探索。

“自貿試驗區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爲國家試製度,要瞄準一些關鍵環節,率先開展制度改革和壓力測試。”馬健介紹,圍繞國務院印發的河南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160項改革試點任務,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爲核心,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和先進做法,積極穩步推進各項改革。目前160項任務除自由貿易賬戶體系因國家統籌因素未實施外,159項均已實施。

爲充分釋放自貿試驗區在自主決策、制度創新等方面的空間活力,我省加強政策供給,向自貿試驗區下放455項省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省直有關單位還累計出臺50多個文件,全力支持自貿試驗區探索創新。

統籌“爲國家試製度、爲地方謀發展”,自貿試驗區穩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貿易投資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法治保障等共性改革試驗,積極開展跨境電商、多式聯運等差異化探索,累計形成436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建設項目水電氣暖現場一次聯辦模式”“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退貨中心倉模式”等多項創新獲國務院“點贊”,向全國複製推廣,充分體現了我省制度創新的成效。

更爲重要的是,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的“苗圃”效應正在逐步顯現。目前,“國有土地出讓考古前置”“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等55項創新成果已向全省複製推廣,在更大範圍內釋放出制度改革的紅利,爲全省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奠定了基礎。

在此基礎上,我省緊抓頂層設計的牛鼻子,逐步構建完善自貿試驗區實施制度型開放的體制機制。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重磅出臺《關於推進中國(河南)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打造新時代制度型開放高地的意見》,更加突出與RCEP、CPTPP等國際經貿規則相銜接開展制度創新,列出26條舉措打造河南自貿試驗區2.0版,爲自貿試驗區制度型開放列出時間表、任務書和路線圖。7月1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作爲新階段新格局下河南自貿試驗區建設的基礎性法規,《條例》爲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改革創新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五大服務體系持續提升營商環境競爭力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的重要內涵和必然要求。

馬健介紹,自貿試驗區創新構建了政務、監管、金融、法律、多式聯運等五大服務體系,對標國際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提升貿易、投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便利度,吸引生產要素流入,讓自貿試驗區成爲投資創業的熱土,取得掛牌4年累計入駐企業9.48萬家、對外貿易年均增長19.2%、利用外資年均增長45.6%的成績。

“在自貿試驗區辦公司門檻低、流程少、辦事快、經營負擔小,適合創業。”將公司設在鄭州片區的創業青年李政感嘆。這樣的感受來自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的優化和監管效能的提升。

掛牌以來,自貿試驗區通過“三十五證合一”“證照分離”“自主核名”“簡易註銷”等改革,對企業註冊、許可、註銷等事項實現全流程再造,讓企業拿到營業執照越來越快,“准入不準營”的苦惱逐步減少,進出市場也更加便利,得以“輕裝上陣”謀發展。此外,推動所有海關改革創新事項優先在區內落地,聚焦創新跨境電商綜合監管模式,創新實施的跨境電子商務網購保稅進口和特殊區域出口模式、“網購保稅+實體新零售”試點業務等得到業界和企業廣泛認可。

良好的金融服務是吸引投資落地的重要條件。自貿試驗區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有序開放,支持鼓勵外資股權投資管理機構等在自貿試驗區發起管理人民幣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基金,截至目前已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55家,管理基金規模275.82億元。同時支持企業多元化融資,目前通過A股上市直接融資27億元。

爲營造對標國際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自貿試驗區積極完善法律服務體系。自貿試驗區法院(法庭)、鄭州知識產權法庭、鄭州仲裁委員會國際商事仲裁院等相繼設立,同時出臺《中國(河南)自貿試驗區仲裁規則》,截至目前共受理仲裁案件574件,涉案標的8.6億元。

突顯國際物流的便捷性,着力構建多式聯運服務體系是河南自貿試驗區的一大優勢。目前,河南自貿試驗區已制定並印發了全國第一個省級多式聯運標準體系《河南省多式聯運標準體系》,邁出重要一步。

馬健介紹,我省正積極推動出臺制度型開放戰略工作方案,作爲制度型開放的重要引領者,自貿試驗區將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加快改革探索,形成以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爲核心的制度型開放政策體系,率先與國際高標準規則融合對接,打造新時代制度型開放的新高地。

記者手記

破冰勇氣最可貴

□本報記者孫靜

從2017年4月1日河南自貿試驗區掛牌至今,4年多的時間裏,記者頻繁與自貿試驗區各領域工作人員、廣大創業者接觸。最深的感觸,莫過於他們身上難得的“於空白處描摹大樓”的勇氣。

作爲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及我省探索制度型開放路徑的“排頭兵”,自貿試驗區的工作常態就是對現有不合理、阻礙發展的體制機制進行改革,使之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儘快銜接。衆所周知,改革最難,尤其是刀刃向內的自我革新,不僅需要思想上的解放,更需要直面困難敢於行動的勇氣。可貴的是,在河南自貿試驗區廣大從業者身上,記者看到了這種勇氣。

學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向困擾市場主體發展的痛點、難點出擊。不必要的政務審批直接取消,需要辦理的行政許可改爲承諾,複雜的辦事流程重新再造,冗長的審批時限大幅壓縮。在自貿試驗區,沒有“不可能”,只有“更合理”。

目前,自貿試驗區已探索形成436項制度創新成果,平均每個月就有8項新的改革創新舉措出爐,它們有的來自政府管理方,有的來自企業探索。436,這不是簡單的數字,而是凝聚無數開拓者、創業者心血的制度改革結晶。

作爲全省制度型開放的先鋒,自貿試驗區將全面開啓新一輪、難度更大的改革創新。讓我們期待,在其引領下,河南儘快構建起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

專家點評

以自貿試驗區引領制度型開放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產業國際化戰略研究所所長張丹

制度型開放的提出,有利於推動我國開放優勢從傳統的“要素成本紅利”向“制度創新紅利”轉變,構建起與開放型經濟發展相適應、與國際通行貿易投資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框架。

作爲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前沿和制度型開放的重要載體,河南自貿試驗區自掛牌以來,圍繞國務院印發的總體方案要求,以制度創新爲核心,加快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和國內先進地區經驗做法,形成了一批含金量高、首創性強的制度創新成果,搭建起與開放型經濟相適應的制度框架體系,爲推動制度型開放提供了河南經驗。

河南省在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過程中,要以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爲引領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上開展深層次改革試點,率先對標RCEP、CPTPP等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要以完善自貿試驗區佈局爲內容形成制度型開放新格局,推動自貿試驗區與航空港區、開發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在創新協同、經驗推廣、權限下放、產業聯動、平臺打造等方面優勢疊加、聯動創新,形成“自貿試驗區+聯動區”的制度型開放格局;要以自貿試驗區複製推廣爲契機擴大制度型開放成果,積極發揮自貿試驗區作爲制度型開放“試驗田”作用,及時推出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在更大範圍內放大制度型開放的溢出效應。(本報記者孫靜整理)

他山之石

今年5月10日,長三角自由貿易試驗區聯盟宣告成立。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攜手,將充分發揮四地自貿試驗區特色優勢,共同打造制度創新的“試驗田”。

近年來,自貿試驗區的聯動發展加速推進。不僅自貿試驗區之間加快聯動,自貿試驗區與其他開放平臺也在聯動。浙江、江蘇、四川、遼寧等地都在探索自貿試驗區與省內不同區域間的聯動,有效促進了制度創新與產業政策深度疊加、有機融合。特別是浙江在探索聯動發展的基礎上,成功實現自貿試驗區擴區,爲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推進制度型開放拓展了空間、創造了更有利條件。

業內人士認爲,自貿試驗區加強聯動發展是大勢所趨。自貿試驗區遍佈21個省份的多個地方,這些片區不能各自爲政、孤立發展,無論是戰略優勢互補還是產業跨界協作,無論是政策環境營造還是監管模式創新,聯動各方在制度探索與產業發展等層面可以開創更多新的可能性。(本報記者孫靜整理)

編輯:Wei We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