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毅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对于收藏行业的热爱始于少年,最喜欢去琉璃厂游玩,在各个古玩店转转。如今,他不仅是《一槌定音》节目的古木器鉴定专家,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可移动文物修复专家、修复故宫文物家具项目的负责人 。

关毅:文物收藏是一个严肃的过程

刊于《艺术市场》2021年10月号

关毅读书时学的是戏剧艺术,现在做家具艺术,包括木器古家具修复等。看似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专业,但在他看来,戏剧和家具都是综合艺术。

“艺术都是相通的,戏剧不仅需要音乐、美术、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学识,还得懂灯光、造景、布具方面的知识;家具艺术同样如此,需要了解线条、造型、材料、材质等知识。”关毅说,但不管做哪种艺术,首先要懂审美。

多年的艺术行业从业经历使关毅经常和收藏家沟通交流,他也愿意把这些收藏经验分享给大家。而通过鉴宝节目看到从全国各地汇集来大量品种繁杂的文物艺术品,对他个人而言也是不断了解和学习的过程。

“有些藏品我们了解熟悉,但有些即便是专家也不一定见过。”关毅说,改革开放以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于收藏的热情非常高。所以,他们到各地去一方面是了解市面行情,开阔眼界;另一方面则是给广大藏友答疑解惑,让更多人对收藏有一定的认知,了解如何去精细地分类收藏。

关毅说:“文物收藏是一个特别严肃的过程,凡是能涉及到文物的东西,一定是在法律框架内可以交流和买卖的。所以,我们会尽可能地去把关,提高大家的认知。”

收藏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但收藏有很高的门槛,需要知识的累积量和实践的操作量。关毅建议,收藏不要只考虑价值、价格等因素,这只是一个参考,他更希望培养大家的欣赏习惯和收藏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和认知。

对于节目中如何对藏品估价,专家如何形成共识这一问题,关毅表示,节目中的估价只是预估区间,并不是绝对的价格,因为艺术品价格会随着不同的年份、不同的流行趋势存在一定的波动。“我们当下主要是参照每年的春秋拍,还有国内外的一些拍品,相同或类似的艺术品价格会有上下的浮动空间,即价格曲线,这也就是在节目中形成共识的基础。”

眼下,互联网发展的浪潮已经不可阻挡,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受到较大冲击。那么,数字时代如何办好鉴宝类节目?

对此,关毅坦言,传统媒体是“广而告之”,把信息和知识告诉大众;而互联网对于年轻人,尤其是“90后”“00后”是一种陪伴式的服务。在这种趋势下,传统的电视传播要与时俱进,大胆拥抱互联网,要逐渐投入到抖音、快手等开放的短视频平台上,这是每一位文化工作者都要面对的转型和变化。

关毅说,现在他也在抖音上开通了直播,每周都会跟网友进行交流,提供免费鉴定的服务,随时随地为大家答疑解惑。

他还谈到要想办好鉴宝类节目并不容易。想当年,收藏鉴定类节目红极一时,但发展到后来有点儿偏差,就是因为有些电视台的专家队伍水准不是太高,藏品质量也不是太高,节目形式了无新意,造成大众的视觉疲劳。在他看来,艺术品市场属于严肃和小众的话题,这类节目需要活泼生动,但不能做得过于娱乐,需要更多专业人士的把关。毕竟收藏需要门槛,需要有高度。

转自:艺术市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