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上海市民穿起厚衣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之义。一叶知霜降,一雨感深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传统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吴欢发现,近来门诊不少患者普遍反映唇、口、舌、咽干燥,手指甲周围皮肤也干燥起皮。这是因为秋天人体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容易干燥,引起瘙痒。“换季时,市民衣服从橱柜里拿出来没有清洗日晒就直接穿上,这也很容易引发皮肤瘙痒,不少市民因此出现了红斑、丘疹、细小鳞屑。”他说。

据介绍,以霜降为界,中医认为霜降前为“温燥”,之后为“凉燥”。外感“凉燥”就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吴欢介绍,讲话多或者晚上打呼噜、张嘴呼吸,会因为口咽津液挥发太多出现口干、咽痛,甚至咳嗽,这种现象老年人尤为普遍;此外,饮食辛温食物如生姜、大蒜、红枣、桂圆、羊肉、辣椒等,会“助长”口干舌燥。对此,室内可以放些水,或使用加湿器,皮肤干燥可使用润肤产品予以保护;火气比较旺盛的人群不宜食用辛温食物,应以梨、菊、麦冬、芦根、石斛等滋津润燥为主。

早晚温差大,呼吸道感染在霜降时节又高发了。“‘肺卫不固’,也就是御寒的抵抗力差的人群;或者肺有‘宿根’,即老慢支、肺气肿、哮喘、间质肺的患者容易出现‘咳、痰、喘、哮、血’。”吴欢建议,这类人群早晚要添加衣服,稍有不适及早治疗,避免迁延数周干咳不止;慢性呼吸道疾病病患者更应及早用药预防加重。

值得一提的是,失眠也是近期“秋燥”的表现。吴欢指出,对于工作压力大、近期情绪不佳、更年期女性等失眠患者应调节工作生活节奏,学会舒缓自己的压力,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调理以改善睡眠。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