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瓦白牆小樓錯落有致,房前屋後草木蔥蘢,清澈的小河蜿蜒環繞,文化大禮堂寬敞明亮……走進宿遷市宿城區蔡集鎮牛角淹新型農村社區,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新時代鄉村畫卷。

牛角淹新型農村社區位於蔡集鎮西側,距離主城區只有15分鐘車程。社區工作人員周思介紹,在蘇北魯南一帶,大水塘常被稱爲“淹”,相傳“牛角淹”是由戰國時期孫臏的神牛撞出來的天然大坑,經年累月形成了現在的湖泊。

牛角淹新型農村社區以農民羣衆需求爲導向,圍繞“水韻牛鄉·耕讀人家”整體定位,突出“原址改善住房條件”“老村人居環境提升”兩大重點,新建住房185套,改建農房188戶,總建築面積6.3萬平方米,總投資達1.6億元。與此同時,配套基礎設施也更完善了,衛生室、休閒公園、社區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村民在家門口盡享貼心便民服務。

漫步社區,一磚一瓦間,不時被喚起鄉愁記憶。社區整合田園生態資源與民居民俗,注重保護傳統村落肌理和鄉村特色風貌,對老樹、老鍾、老屋進行分類搬遷保護。爲了讓村民們在家門口增收致富,社區在美麗鄉村建設基礎上全力促進“農文旅”融合、打造鄉村旅遊新樣板,托起羣衆安居樂業幸福夢。

智能化溫室大棚裏,一排排無土栽培立體高架上,番茄、甜椒、茄子長勢喜人。“我在這裏上班已一年多,給蔬菜整枝打叉,每個月能賺3000多元。這裏離家近,我照顧家人、打工掙錢兩不誤。”田窪智慧農業產業園內,站在升降機平臺上修剪枝葉的村民鄒才玲笑着說。

作爲宿城區全域打造“國家農業公園”的重要產業項目支撐,位於社區西邊的田窪智慧農業產業園通過“科技+農業”,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我們採用60餘項‘5G+農業’新技術,運用智能化監測控制管理體系,全面實施品種預測、種苗選育、水肥管控、環境匹配、產品溯源等數字化管理和運營,成本僅爲傳統種植方式的五分之一,綜合效益達到傳統種植的50倍以上。”該產業園總經理潘海燕介紹。

園區規劃總面積10萬畝、建有80萬平方米各類溫室棚體,採取“村企聯建、企業管理、共同受益”的運作模式,在種植、採摘、打包、配送等環節帶動當地300餘名農戶就業,人均年工資收入達3萬元,村集體年收益分紅超300萬元。

昔日水淹窪地,如今成爲“幸福高地”。“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的‘三牛精神’,村支‘兩委’成員時刻銘記‘爲人民服務’初心使命。”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武章說,將堅持以人爲本,擴展農房改善項目,全力推動鄉村旅遊發展,構建“以農爲本、以文爲魂、以遊帶動”的產業聯動發展體系,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史偉

通訊員 王越 沈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