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馬亞寧)人類活動僅將3%的地球面積城市化,卻影響了97%以上的陸地自然系統,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護大自然?今天上午,第七屆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在上海科技館拉開帷幕。本屆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以“呵護多樣之美,共建生態之城”爲主題,豐富多彩的自然科普主題活動帶領市民響應《低碳生物行動倡議》踏上低碳生活的新起點,“名人講壇”等活動邀請全球業界知名大咖匯聚一堂,與公衆全方位分享自然保護的不凡經歷與寶貴成果。

在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已經主流化;全國設立1萬多個自然保護地,生態空間保護力度持續加大;生態修復重大工程引領全球綠色發展,2000年至2017年間全球綠化增加5% ,其中四分之一的增長比重來自中國......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在演講中指出,中國生物多樣性發展和保護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別是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整體水平與國際一流並跑,有些領域呈現領跑態勢。

他建議,生物多樣性的未來發展要加強頂層設計,將生物多樣性和國土空間規劃等相結合,把生物多樣性納入生物安全領域。同時,推進海洋國家公園建設,加強海洋保護;加大野生動物遺傳資源庫建設,保護戰略生物資源;增強外來入侵生物和疫源野生動物本底調查,構建風險預警和防控框架。

在上海,節約能源資源,保護自然環境,建設生態之城,打造與卓越的全球城市相匹配的世界級濱水區、世界級生態島,已成爲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國際大都市的必由之路。接下來的一週,九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將在申城遍地開花,市民朋友們在科普場館和科普教育基地中學習體驗,還可以走進蘇州河畔、東灘溼地、動植物園、郊野公園,在與自然的親密接觸中呵護多樣之美,用實際行動共建生態之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