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的科技創新藍圖中,上海在創新策源方面被寄予厚望。《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佈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區域性創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浦東新區高水平改革開放打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意見》中,更是要求浦東成爲“自主創新發展的時代標杆”,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打造“世界級創新產業集羣”。

科技創新策源地要引領未來,關鍵在於引領未來的科技產業、美好生活和創新生態。在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的過程中,軟實力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得到持續提升的機會。《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厚植城市精神彰顯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的意見》強調“着力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煥發城市軟實力的發展活力”,並指出“必須堅持創新在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打造更具澎湃活力的創新之城,讓這座城市遍佈想創造、能創造、善創造的主體,充滿先進的思想、優秀的作品、璀璨的文藝、前沿的科技,持續不斷地創造發展的奇蹟、湧現英雄的人物、演繹動人的故事”。顯然,上海已經將軟實力建設作爲打造創新策源地的重要支撐。

以城市精神涵養髮展動力,引領未來科技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面向未來的科技產業是城市發展的源頭活水和動力引擎。2020年上海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7327.58億元,比上一年增長9.2%。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領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高端裝備等行業也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但是,與全球典型的創新型城市相比,上海科技產業的規模還不夠大,能級還不夠高,對於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還不夠強,掌控全球創新鏈、產業鏈關鍵環節的能力仍比較弱,尚未形成能夠直面未來全球科技和產業競爭的體系化能力。

爲此,上海一要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建立最廣泛的科技創新統一戰線,發揮國有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功能保障作用,強化跨國企業總部和外資企業研發中心在科技創新要素流動中的紐帶作用,煥發民營企業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爲現實生產力的創造性和活力,並充分激活社會創新力量的潛能;二要以“追求卓越”的精神,鼓勵廣大科研工作者在基礎前沿領域潛心深耕,持續催生高質量的原創性成果。同時,加快打造戰略科技力量,儘快形成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攻堅能力和制衡能力;三要以“開明睿智”的治理,強化科技創新的條件和能力建設,深化重點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增強科技創新治理的整體效能,推動形成面向未來產業的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四要以“大氣謙和”的格局,加快構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同時積極推動更高水平的制度型開放,促進創新鏈、產業鏈和服務鏈的相互融通,打造若干個世界級創新產業集羣。

讓“科幻”場景走進現實,引領未來美好生活

城市應該讓生活更美好。打造創新策源地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持續催生城市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還要將科技進步與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結合起來,讓曾經出現在“科幻”中的奇思妙想走進現實,讓越來越多的“高精尖”轉化應用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爲老百姓提供更加溫暖、安全、幸福的城市生活。同時,通過層次不斷提升的生活需求激發科技創新供給側的創造力。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上海的疫情防控體系經受了多次嚴峻考驗,防控工作成效得到一致認可,無論是防控理念,還是處置手段,無論是監測體系,還是應急預案,都體現出較高的科學理性和專業素養,這裏既有硬核科技的有力保障,也展現出上海在疫情防控方面所形成的軟實力。這樣的軟實力尤爲可貴,增進了人們對於上海城市安全和治理水平的認可。

另外,在打造創新策源地的過程中,上海還要着眼於運用科技創新成果,發現並解決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上海65歲及以上人口爲404.9萬人,佔全市人口的16.3%,比2010年提高6.2個百分點,上海已經進入深度老齡化時期。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適老化”進程中的保障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老年人羣體在技術快速迭代面前產生的暈眩感,讓上海的老人們擁有最美最暖的“夕陽紅”,應該成爲上海當下科技創新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切實提升老人們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同時,還可以煥發“銀髮經濟”的無窮活力。

接納“新物種”“新羣落”,引領未來創新生態

從科技創新的發展趨勢看,創新生態已經成爲新的科技和產業競爭形態,主要的創新型國家都在致力於營造有利於激發創新主體活力的良好生態,旨在贏得未來科技和產業競爭的先機。在某種意義上,創新生態既具有自然屬性,也具有社會屬性,是主體、要素、環境、活動以及治理按照一定的邏輯結合起來,並且充分互動的結果。因此,對自然演進中的創新生態實施科學治理,也是城市軟實力的集中體現。

引領未來創新生態,需要加強對科技創新發展的趨勢研判和規律認知。一要把握科技創新要素內涵、流動規律及開發利用方式的新變化,未雨綢繆,做好引入創新生態“新物種”“新羣落”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二要關注科學研究範式和科技創新模式呈現出的網絡化、社會化及多樣化趨勢,在打造戰略科技力量的同時,應着眼於爲社會創新力量的能量釋放創造更多的可能性。同時,還要嘗試有組織、策略化的顛覆式創新。因此,未來的創新生態應該能夠承載不同類型主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創新活動。三要充分認識核心技術實現集羣式突破後,對於經濟和社會秩序乃至創新生態衝擊的突然性和劇烈程度,加強對創新生態的預測性維護,增強其韌性。

打造引領未來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既需要“夯基壘臺” “立柱架樑”,不斷完善科技創新的硬條件,也需要依託上海在城市精神、品格、文化、治理等方面累積的軟實力,並不斷將其提升到新的高度。

作者:陳強(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上海市產業創新生態系統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編輯:施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