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功勳》之《能文能武李延年》——

永遠的精神高地

■張斌

電視劇《功勳》之《能文能武李延年》劇照。

2019年9月,李延年榮獲“共和國勳章”,這位志願軍“一級英雄”、特等功臣方纔廣爲人知。近期熱播的電視劇《功勳》受到觀衆的一致好評,單元劇《能文能武李延年》更讓李延年的英雄故事走進了億萬觀衆的心裏。《能文能武李延年》的熱播,是志願軍英雄展現的抗美援朝精神和電視劇藝術魅力疊加的結果,其在人物塑造、故事構造、精神傳達等層面的創新表達,表現出當前主流電視劇發展的新成就。

塑造精彩典型人物

《能文能武李延年》在藝術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成功塑造了“李延年”這個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完成了黑格爾所說的現實主義要寫“這一個”藝術典型的任務。

《能文能武李延年》打破了國產戰爭劇長期以來存在的一種人物建構模式,即軍事主官抓打仗、政治主官抓思想,塑造了一個作爲戰鬥英雄的指導員形象。

作爲指導員,李延年的思想動員能力無疑是高超的:戰士對於戰場有恐懼心理,他通過處理逃兵小安東事件激發戰士的戰鬥信念;有戰士在隊伍裏遭受歧視,他嚴肅批評,並用“尊重和信任也是戰鬥力”讓大家團結起來;面對敵人的離間誘降戰術,他帶領羅厚財等人逼近美軍駐地,併成功擊斃國民黨特務王覺仁;每一名戰士的英勇事蹟,他都要求文書在《戰場日誌》中詳加記錄,從而激發大家的戰鬥榮譽感;每次戰鬥打響之前的思想動員和戰鬥結束後的總結,也是李延年的常規工作方式……當連長被抽調到營部後,李延年將指導員和連長的職責一肩挑,同樣展現了優秀的軍事指揮能力:面對敵人對346.6高地開闊通道的炮火封鎖,他通過觀察炮擊間歇時間,成功帶領部隊通過了炮火封鎖帶;面對美軍的坦克羣,他通過前出陣地挖反坦克壕溝和狙擊小分隊對坦克觀察孔的射擊打退了敵人的進攻;面對敵人密集炮火,他通過建構兩層高低不同的防線迷惑敵人,利用敵人炮火沒有覆蓋的反斜面避免轟炸減員;他還通過觀察美軍的動向確定其彈藥庫位置並派人將其炸燬,從而堅持到規定的防守時間,贏得了阻擊戰的勝利。這樣,一個能文能武、有血有肉的志願軍戰鬥英雄形象就烙印在觀衆心中。

事實上,政治幹部能文能武是人民軍隊普遍真實的情況。通過對李延年這一戰鬥英雄形象的成功塑造,《能文能武李延年》既重現了英雄自身,也重現了戰爭,因而帶給觀衆可深入體悟的歷史與審美空間。

真實還原歷史場景

作爲《功勳》中的英雄傳記單元劇集,《能文能武李延年》沒有完整追溯李延年豐富的革命和戰鬥經歷,而是截取了抗美援朝戰爭中的346.6高地防守阻擊戰。這次戰鬥讓李延年成了活着的一級戰鬥英雄。所以,講好這一次戰鬥故事,是電視劇吸引觀衆的重點。

電視劇對典型環境進行了逼真還原。《能文能武李延年》來源於真人真事,其被觀衆認可的前提之一是高度還原故事發生的歷史場景,重現當年的戰鬥氛圍。據報道,劇組歷時一個月在吉林復原了346.6高地,戰士的武器、演員的妝容、密集的炸點、呼嘯的子彈等也都符合時代特點和戰場氛圍,而手提式攝影帶來的運動模擬感進一步強化了戰鬥的緊張感。另外,整場戰鬥的進程也被高度還原。一開始是營長的戰術安排,讓觀衆從整體上了解戰場環境和戰鬥任務。然後是李延年帶領七連堅守346.6高地,通過幾次反覆爭奪,戰鬥愈加激烈,不斷有戰士犧牲,人數不斷減少,戰鬥單元也不斷重編,指揮員也被重新任命。同時根據戰場情況的變化,對陣地的防守也在李延年的帶領之下采取新的戰法,形成不斷推進的戰鬥層次感和敘事節奏感,緊扣着觀衆心絃。

電視劇還以李延年爲中心,延伸展現了整個連隊的感人故事。如被歧視的解放戰士羅厚財熟悉坦克,他教會狙擊小分隊對付坦克後,毀掉兩輛美軍坦克英勇犧牲,用生命實現了要當戰鬥英雄的誓言。又如踩到地雷後被美軍巡邏分隊子彈擊中,也要堅持到衝鋒號吹響才鬆開身體而壯烈犧牲的李源。另外,文書、小安東開始對戰爭懷有恐懼,但最後都經過戰火洗禮成了勇敢的戰士。這些具有不同身份和鮮明性格特點的戰士形成了一幅英雄羣像,既生動展現了戰鬥的殘酷複雜和真實多樣,也深刻地說明了戰鬥英雄與戰鬥集體之間的緊密關係。

李延年1945年參加革命,先後參加解放戰爭、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戰爭等。在這個過程中,部隊收編了大量解放戰士。這是客觀的歷史情況,李延年所在的七連就有許多這樣的戰士。一些戰士未經深入的思想洗禮和戰鬥鍛鍊,在部隊面臨諸多問題,如再度叛變(趙福根)、畏戰脫逃(張安東)、受人歧視(羅厚財)、敵人離間(皮特王)等,導致士氣低下嚴重影響戰鬥力。雖然以往的影視劇如《亮劍》《跨過鴨綠江》《紅日》《大決戰》等也涉及對該羣體的描寫,但《能文能武李延年》對這些情況的正面展示和具體解決,進一步顯示了該劇藝術創作上的現實主義態度和追求真實的歷史唯物主義精神。

樹立永恆精神豐碑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將士奔赴前線,譜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戰鬥傳奇和英雄頌歌,形成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電視劇在6集的簡短篇幅裏生動地向觀衆傳遞了這種精神。

我們爲什麼要打這一仗?這是每一名走上朝鮮戰場的戰士都必須首先要回答的問題。電視劇開篇就獨具匠心地通過李延年處理逃兵的段落進行了回答。戰鬥就要打響,戰士小安東卻當了逃兵。連長憤怒地要槍斃他,但被指導員李延年及時制止,然後電視劇給了李延年長達16分鐘的“獨白戲”:李延年向戰士們講述了小安東的身世和他與二妞的愛情;講述了自己看到的老百姓遭受轟炸的慘狀,“血把河都染紅了”;坦誠向戰士講,可能看不到和平來臨的場景了,但“祖國會記得我們,親人會感激我們”。李延年從個人故事入手,用平實的語言講清楚了普通戰士、千萬家庭和新中國之間的血肉聯繫,其中浸透了對國家、民族、親人深沉的愛,激發了戰士爲國而戰的勇氣,讓戰鬥勝利有了堅定信念的基礎,也深深感動了今天的觀衆。

面對武器和後勤保障都遠超我們的敵軍,我們靠什麼以弱勝強贏得勝利?電視劇將志願軍戰士“鋼少氣多”、不怕犧牲、頑強戰鬥、智慧靈活的革命英雄主義充分展現了出來。在面對炮火支援、坦克開路、彈藥充足的強大敵人時,李延年和他的戰士沒有退縮,勇敢承擔阻擊任務。同時因爲李延年熟悉戰士的具體情況,在戰鬥中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搞狙擊、炸坦克、修工事,根據戰場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戰術迷惑敵人,利用戰場地形最大限度地保存力量。到最後,李延年讓每名戰士將最後一顆手榴彈留給自己。正是這一羣爲了祖國和平抱着必勝信念的戰士,讓346.6高地成爲美軍無法逾越的天險和志願軍精神的高峯。

歷史不會忘記過去,人民不會忘記英雄。《能文能武李延年》的結尾,小安東和二妞結婚了,生養了8個孩子,小安東還爲他們取了戰友的名字,在和平安寧的環境中幸福地生活着。這顯然是無數血染沙場爲國犧牲的英烈們的美好願望,而《能文能武李延年》則爲他們樹立了一座永恆的精神豐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