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赛艇公开赛今天下午在苏州河上开幕,这项填补上海水域景观赛事空白的大赛,搭建了一座平台,借助这座平台,赛艇运动融合上海的城市文化,获得多维度的推广。它传承一份历史遗产,辟出一条经典赛道,又带给这座城市一种新的荣耀。

图说:比赛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下同)

一次圆梦

站在靠近终点的河岸,前上海赛艇队教练姜述之非常感慨。身边,站着他的高徒、奥运赛艇冠军陈云霞,而他心里,还挂念着自己的师傅——新中国赛艇第一人程骏迪。

姜述之把头一转,指向身后的上海大厦,“那是1953年,当时国家体委的一位副主任从波兰考察回国,就住在大厦里,清晨他打开窗户,发现有人在苏州河上划船,那个人就是我师傅程骏迪。回到北京后,他向时任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汇报,我们中国也要搞赛艇运动。”

姜述之提到的程骏迪,就是新中国赛艇运动的领桨人。当时,英国人在上海留下的几条船,让程骏迪首次接触到了赛艇运动。姜述之记得师傅提到,第一次操作双人艇,因为船桨的桨柄要伸进艇内再安装,一不小心船就翻了,翻了他再游上船,把船里的水倒干净,这样连续五六次,慢慢掌握了技巧,而划桨的角度怎么有力,自己慢慢摸索,两个月下来,已经爱上了赛艇运动,专攻这个项目;当时练赛艇要找场地,找木材,外国的赛艇都是柚木的,在没法进口的情况下,找同济大学研发材料,与船厂一起动脑筋,然后去高校招运动员。1959年,程俊迪培养的上海水产学院学生陈士麟在首届全运会上为上海赢得双人赛艇冠军。

由程骏迪、陈士麟起步,上海走出了一代代赛艇冠军,为国争光添彩,这项小众运动也慢慢为更多人注意。2002年,苏州河上办过一次赛艇比赛,程骏迪、姜述之师徒都在现场,“当时仅是高校的队伍参赛,阵仗远没有现在这么大。”近20年后,上海迎来属于城市自主品牌的赛艇大赛,也圆了初代赛艇人程骏迪的梦。因此姜述之盛情邀请师傅一起观看首届“上艇”的比赛,“就赛前两天,我还问他:来现场吧,我陪您一起。结果他说年纪大了,不过来了。不过,他现在正在电视机前看直播呢。”

图说:比赛现场

一种挑战

今天的比赛项目是八人单桨有舵手的4.2公里追逐赛。赛道从普济路桥起程,往东一路逶迤至外白渡桥。作为一项经典的景观赛事,“上艇”选择将城市自有水域作为赛场,意在连接运动与城市、与人的自然关系,蜿蜒曲折的苏州河经此一赛,成为赛艇选手口中津津乐道的经典赛道。

追逐赛共设置一条竞赛赛道,各队按照抽签顺序,每间隔1分钟依次出发。“正常的比赛基本都是直道,而苏州河弯道特别多,所以要提前把舵打好,保证船可以较稳地过弯。”上海男队的舵手白著尚说,为此队伍赛前下水训练了两次,就为掌握这条赛道的特性。

上海海洋大学赛艇队参加高校组的比赛,为了征服这条赛道,教练孙健跟队员打比方,“这就好比开车,平时你在城市里都是直的公路,现在进了山,一路上都是弯道。”他鼓励队员要大胆尝试,注意左右桨的配合。孙健带队征战过许多比赛,“像上艇这样的赛道,观赏性也比较强。”

最终包揽专业组冠军的是湖北队,男队成绩13分33秒45,比第二名快了近24秒,超出全队的预期。赛前热身时,舵手宋佳怿就特别注意赛道每个弯的弧度,提前多少时间开始打舵,留出余地给桨手调整,配合。全程6个弯道里,她感觉第一个弯道挑战最大,“从舵手的方向这是一个左转的弯道,提前两三个浮球开始,就要让左桨拉桨,右桨则稍微松一点,这样船可以快速地转过来,尽量减少过弯的幅度。”

由于之前很少在这样的城市自有水域比赛艇,宋佳怿说,这次参加“上艇”面对的是全新挑战,“第一次接受这种长距离加多弯道的考验。而且又是在市中心,观众非常多的环境中。大家一起助威加油时,我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每一桨都全力去划。”

赛艇是人与水打交道,苏州河的天然赛道,激起了更多赛艇选手的征服欲。未来“上艇”还会一届届办下去,白著尚和队友定了目标,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作为东道主适应赛道是有优势的,“下届一定会有更好的表现。”

图说:比赛现场

一份荣耀

站在桥上,市民吴阿姨看得非常投入。一条条不同颜色的赛艇从桥底下疾驰而过,船上的8名桨手听着舵手的指令,整齐地划动船桨,让人看得热血涌动。“我今天正好到附近的公证处办事,顺便就当回啦啦队。”吴阿姨说,这是第一次在苏州河上看赛艇,一边看比赛,一边欣赏两岸美景,愈发觉得在上海生活真是幸福。

吴阿姨年轻时就住在吴淞路的弄堂里,上世纪八十年代搬离后,就很少经过这里,是首届“上艇”把她唤回了“老土地”。“我记得这里以前是第一人民医院,现在都不认识了。”指着苏州河北岸一栋漂亮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吴阿姨透露自己刚刚和朋友去观赏过,“记得小时候那里是英国领事馆,我们都不敢靠近的,今天进去兜了一圈,很漂亮,这还要托赛艇赛的福。”

图说:赛程航道示意图 官方图

不久前,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步道基本贯通开放,上海这座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更加亲民。筹办首届“上艇”期间,有关部门也加紧赛道两岸老建筑的整修,像苏州河南岸的地标建筑河滨大楼,就赶在赛前修葺一新。“我有朋友住在那里的,去看过,现在想想,在河边这么漂亮的老房子里居住,真是享受。”吴阿姨感叹,现在的苏州河是越看越美,越看越喜欢,“前些年我去法国旅游,现在比起来,阿拉上海母亲河的景色,比起塞纳河什么的更漂亮。”

还有不少市民等候在乍浦路桥和四川路桥上,端着相机为“上艇”摁下快门。留在戚老伯镜头里的,有赛艇运动员矫健的身姿,也有苏州河两岸旖旎的风光,“早就知道‘上艇’要在这个周末办,我是特地预约来观赛的。”他拿起相机,“桥的两边我都要选角度,一边是苏州河,另一边连着黄浦江。赛艇划在上海一江一河上的美景,我都留下了。这是我们上海的荣耀。”

人群中,吴阿姨、戚老伯都在打听明天的比赛项目,得知是500米冲刺赛,更是来了劲头,“这个好看的呀,会比今天更激烈。”其他市民也有一样的想法,北苏州路的亲水平台是观赛的最佳位置,实名预约的市民已经超过千人。(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金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