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號監控點、所屬河段、負責人員、聯繫電話、近30天違法捕魚行爲佔比圖……這是記者近日探訪南京市浦口區即將上線的禁捕監管指揮中心,監控大屏上顯示的數據。通過一系列智慧化手段,長江岸線浦口段將可實現24小時禁漁無盲區全覆蓋,執法效能進一步提升,更有力推進長江流域禁捕工作。

長江漁業是我國淡水漁業的搖籃,魚類基因的寶庫。爲了保護長江漁業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從今年1月開始,長江全面實施禁捕。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農芯(南京)智慧農業研究院市場總監吳文彪介紹說,研究院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在南京國家農創中心成立的智慧農業技術創新和產業服務平臺,研究院主要開展智慧農業領域的技術研發及應用創新。南京市浦口區內長江河段28.5千米,滁河河段32.6千米,河道漫長曲折。面對漁政執法人員較少,執法裝備不足,違法捕魚現象屢禁不止的現實情況,研究院提出配置雷達、熱成像雲臺、AI球機、無人機等新技術、新裝備,建立多維感知立體防控的長江禁捕監管系統,遵循“發現、預警,到執法過程監控,到快速響應統一調度指揮,再到案件記錄保存”一系列流程的信息化。同時,還能精準定位違法捕魚可疑人員,拍攝取證、喊話勸阻,有效提高禁捕技防、人防水平。

“通過系統的應用可提高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提升執法響應能力和執法效率,實現漁政智能監控與執法巡檢統一管理,真正做到以數據禁漁。”吳文彪告訴記者。

在吳文彪看來,想更進一步做好長江禁捕工作,除了智慧化管控平臺外,還需要再提高監測精準度以及防控目標。“當前防控目標是江兩岸以及入江河道最後一公里。應綜合多部門數據,利用大數據分析將防控範圍擴到入江入河關鍵口岸,提前預警擴大監管範圍。此外,由於長江邊不宜多設立杆,應充分利用現有立杆和設備,更好地發揮其在抗洪減災、生態保護 、應急保障等方面功效。未來,我們還將利用科學化、信息化手段,在長江保護方面做更深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吳文彪說。

古今交融,展現別樣的“長江之美”。“古韻新聲話長江”欄目是“長江大保護 綠色共成長”行動計劃的系列活動之一,每週推出一期。

“長江大保護 綠色共成長”行動計劃由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共青團江蘇省委、省婦聯、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等共同主辦,江蘇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省環境科學研究院、交匯點新聞共同承辦,於2019年6月5日正式啓動。該主題活動是以孩子成長爲視角,“長江大保護小使者”將持續12年不間斷地進行紀實性記錄,進而反映出長江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過程。

點擊瞭解詳情>>

策劃 任松筠 田梅

統籌 孔德信

文字 李爽

視頻 張琦

製圖 鄭玲玲 陶蓉

“後浪”工作室出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