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0月25日電 題:大國重器裏的產業工人:從造“航天牌”冰箱到裝配“中國第一太空紅娘鎖”

記者 鄭瑩瑩

1970年出生的王曙羣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149廠對接機構總裝組的組長,30多年來,他先後參與“神舟”“天宮”“天舟”“嫦娥”等系列型號航天設備的研製生產,紮根航天生產一線,從一名技校生成長爲大國工匠,在“小零件”裏見證中國航天這些年的騰飛。

1989年,王曙羣畢業那年,中國航天尚處低谷時期。當年他進廠的時候,或許沒想到他團隊裝調的對接機構,有一天能助力中國成爲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還讓中國空間站有了“太空搭積木”的關鍵“紅娘鎖”。

淡季裏的“航天牌冰箱”

王曙羣還記得,他剛參加工作時,上海航天的任務並不重,大概三年生產兩發運載火箭供發射,“那段時間還比較艱苦,單位還在生產航天牌冰箱,老上海人可能都知道航天牌冰箱,這在當時市場上還是非常緊俏的。”

隨着產業的發展、調整,上世紀90年代以後,尤其是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上馬以後,王曙羣這些一線工人迎來了機遇。

2011年,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載着由王曙羣團隊裝調的對接機構,在太空成功對接組裝,使中國成爲繼美、俄後,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交會對接,是兩個航天器在空間軌道上會合,並在結構上連成一個整體的技術。對接機構像是“紅娘鎖”,將兩個航天器組裝起來。而王曙羣們做的就是,裝備調試對接機構。

從2011年首次亮相至今,中國航天的交會對接技術已經走過整整10年。10年間,從“神舟八號”至“神舟十三號”,從“天宮系列”“天舟系列”到“天和核心艙”,中國成功實施15次精準可靠對接任務,經歷了從無人到有人、自動到手控、幾天到6.5小時、軸向到徑向的對接創新突破。

圖爲“70後”王曙羣(右)與他的“90後”徒弟趙傑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 供圖

航天產業裏的“中國速度”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在1995年啓動了對接機構的研製立項。在沒有參考資料的情況下,一羣航天人用數千次的試驗、數以萬計的數據積累,埋頭苦幹了16年,終於在2011年取得成功。

在王曙羣看來,“16年磨一劍”的背後,既有航天人辛苦的付出,也說明航天人能力還不足以支撐型號任務的快速發展,“我們剛進單位時,師傅教會一門手藝,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但現在學會一門手藝,可能還是跟不上型號任務需求。現在的航天產品發展速度非常快,我們的知識結構在快速地折舊,技能也在快速地歸零。”

王曙羣說,最近幾年中國航天處於一個高密集發射任務的狀態,如果看里程碑事件,從1970年東方紅一號發射,到楊利偉首次進入太空,再到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中國空間站建設,里程碑事件所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家對航天人的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可能不會再給我們16年去做一件事情,而只給我們3年或5年做一件事情,所以人才隊伍建設是重中之重。”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149廠黨委副書記許建明也表示,該廠幾年前是兩三千人的隊伍,一年發射14發火箭,現在有1400人左右,一年發射量已達28發,任務越來越重,人員卻在精簡,這一方面是技術的進步,另一方面也因航天人能力和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小零件裏的“精密航天”

1989年,王曙羣來到廠裏上班,被分配從事工裝磨具裝配和維修的工作。工作後不久的一天,師父單培林讓王曙羣加工一個複雜零件。作爲技校優秀的畢業生,他覺得這並不是難事。接到任務後,他開始劃線,單培林在一邊觀察,看到王曙羣劃完線就叫停了他。一句話也沒說,單師傅用工具重新劃了一次線。乍眼一看,兩次劃線並沒有什麼不同。然而定睛看看,王曙羣發現這是兩條不同的線,它們之間有毫釐之差。單師傅告訴他,當誤差累積後,可能會導致加工零件有1毫米的差距。從此以後,王曙羣明白了一個道理:航天容不得半點馬虎。

等到王曙羣自己成了師傅,他如是交棒。“90後”趙傑是對接機構總裝組的總裝工,也是王曙羣的徒弟。趙傑還記得10多年前剛進廠的時候,師傅對自己的嚴格教育,“你的產品裝配是高精密裝配,如果工作臺面都凌亂不堪,怎麼體現出你裝配的細節?”

另外,他們裝配的產品比較小,有時可能有小零件掉入,“我們現場找不到之後,可能也就該走流程走流程,該處理就處理,可是師傅會要求我們一定要現場反覆找,就是花半天甚至一天時間也得找出來。一是怕零部件掉到別的產品中,影響其他產品質量,二來也是爲了讓我們養成好的工作習慣,因爲但凡掉點東西就不當回事,很難在後續工作中全身心投入。”趙傑說。(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