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望從大國建造中感受民族精神 

澎湃新聞香港報道組 韓雨亭 彭玉潔

10月25日上午,“時代精神耀香江”之大國建造主題展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正式開幕,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盧新寧在開幕式上致辭稱,今年6月以來,香港特區政府、中聯辦和國內有關部門聯合舉辦的“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在香港社會引起強烈反響,這次展覽就是系列活動的第三場重頭戲。

“相信廣大市民和青年學生一定能從中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魅力和大國建造的輝煌。”盧新寧稱。

她還在致辭中分享了自己三點感受和希望。

一是希望從大國建造中共同欣賞我們的文明之美。

“建築是科學技術、文化、藝術和經濟實力的集中體現,從古代名城到園林書院,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建築改變了神州大地,塑造了我們的家園,也承載着5000年中華文明的密碼。新時代的大國建造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龍,譜寫出精彩的新篇章。探尋我們民族不同時期的建築史,就是追尋一段段歷史和文明的演變史,相信廣大香港同胞會爲中華文明而驕傲,爲祖國崛起而自豪。”盧新寧稱。

二是希望從大國建造中共同感受我們民族精神。

“中國的建設者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連通山海,飛躍星辰,賦予建築鮮明的時代內涵和精神象徵。南京長江大橋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力量,將天塹變爲通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被稱爲新世界七大奇蹟之首;新冠疫情期間,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只用了10天左右就建成。中國建造奇蹟的背後,是中華兒女不畏艱辛,敢爲人先的奮鬥精神。相信廣大觀衆能夠從展覽中看到,祖國綜合國力、經濟實力和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感受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盧新寧稱。

三是希望從大國建造中共同思考香港的文化氣質。

“香港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文化建築和地標建築,都記載了香港的滄桑和輝煌,在展覽中感受香港建築文化,我覺得實際上也是在構建我們自己的身份認同。比如貝聿銘先生設計的香港中銀大廈,它是以竹報平安、節節高升這個中國意象,體現了建築藝術和中國美學的相統一,相信廣大香港市民能從中獲得啓發。香港是國際化大都市,固然要八面來風,兼容幷蓄,但也要一脈相承,培根鑄魂,把世界文化潮流,中華文明氣派融爲一爐,香港才能做好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盧新寧還特別對“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給予高度肯定。

她指出,4個多月來,“時代精神耀香江”系列活動受到的歡迎程度遠遠超出想象,“月壤入港”活動一票難求,場場爆滿。

她回憶稱,6月28日,雖然有暴雨黑色預警,不開館,卻有許多不知情的香港市民仍在館外排隊等候;與中國航天員“天地對話”期間,近300多名香港大中學生科技工作者在現場熱情參與,“大國航天”也成爲網絡熱詞。

“我們也可以預期,這次大國建造專題展及4位專家的精彩講座,一定也會產生強烈的反響。”盧新寧稱,這次展覽後,還會邀請更多內地各領域的代表人士和專家學者到香港來舉辦主題展覽,與香港市民面對面的交流,讓香港同胞更深入瞭解國家發展,見證國家的成就,築牢家國認同,激發家國情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