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格探測儀的警報聲此起彼伏”“世界上最危險的旅行地之一”……近日,某博主在社交媒體發佈了打卡切爾諾貝利的組圖及配文。僅從照片上看,博主身穿便服、毫無防護,這也直接導致其評論區“炸鍋”。

切爾諾貝利的悲劇人盡皆知。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爾諾貝利核能發電廠發生嚴重泄漏及爆炸事故,約1650平方千米的土地被輻射,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達廣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這一人間慘劇,導致上萬人由於受放射性物質長期影響而重病甚至喪命。幾十年來,與之相關的影視作品與書籍刊物無不冠以“死亡之地”“人類禁區”等字眼,更爲這裏增添了諸多神祕之感。

近些年,當地逐步開放了切爾諾貝利的“安全遊覽路線”,此前亦有不少科普博主前去探訪,但大都是以視頻形式呈現現實場景,講述慘痛歷史,提醒相關危險。但透過這位博主的鏡頭,大家看不到“很多地點需要按規定穿防護服”的安全提示,更多的則是拍片的“電影質感”。雖然遭到質疑後,該博主在評論區解釋了自己大部分時間穿着防護服,但亦有不知情網友險些被誤導,表示“我還以爲去那裏都要穿上防護服”。所謂的個人行爲,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形成錯誤示範,影響人們對科學的嚴肅認知。

網絡空間日益開放,尊重個性,包容探索,秀什麼、曬什麼是自己的事,但吸引眼球不能不考慮後果。特別是那些“大V”“網紅”,既然受到更多關注,就得對自己的粉絲負責。拋開切爾諾貝利到底該不該去不說,其實各大社交媒體上,不乏網紅打着“探祕”“體驗”的旗號,炮製發佈着不甚合理的內容。有博主熱衷“獨闖”無人區,還有人到處打卡危險的“公路照”,他們或是宣稱帶網友看看世界,或是標榜有錢任性、網絡自由,最後流量有了、廣告接了,可造成的危險隱患又該誰來負責?

很多東西看看則已,對那些明顯跑偏的“種草”“攻略”保持必要的理性,這同樣是媒介素養的體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