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顶层文件正式亮相, “双碳时代”已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上海报道

10月25日,A股市场掀起了碳中和“风暴”。截至发稿时,Wind储能、电源设备、风力发电、能源互联网、光伏等概念板块领涨,板块涨幅均超过5%。

“市场暂时没有系统性机会,市场轮动较快。”在10月25日的晨会中,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认为,“地产时代逐步远去,2020年四季度进入‘双碳时代’,这是今年和未来最确定的机会。”

事实上,正是周末的一则消息点燃了与碳中和相关的A股板块,也预示着“碳中和”将会成为未来最受资本市场关注的概念之一——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意见》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为‘双碳’这项重大工作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一位资深新能源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一“碳中和”顶层文件,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体系建设等方面具有指导性意义,也将会深刻影响未来相关产业的发展。

“双碳”线路图亮相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所谓“1+N”政策体系,即“1”是碳达峰、碳中和指导意见,“N”包括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领域和行业政策措施和行动,主要将从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产业和工业优化升级、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和低碳基础设施等十个领域加速转型创新。

在日前举办的2021年外滩金融峰会上,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曾透露,“中央已经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正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将陆续发布一个顶层设计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政策措施。”

10月24日,“双碳”总体部署亮相。随着《意见》的正式出台,未来国家的经济规划、宏观调控与产业政策等重大决策,都需要考虑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兼容性。与此同时,我国也将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全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基本理念都将随之转变。

《意见》提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五项原则和十项举措。

在原则方面,《意见》指出,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对此,平安证券分析称,第一,各地方可能面临不同的减碳目标,要全国统筹、各地分类施策的安排,允许各地方不同规模不同节奏的减碳安排,更加的公平,也有助于协调好减排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二,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端抛弃粗放的高耗能模式,消费端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体现为全社会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总动员;第三,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政府层面将加大对绿色低碳相关科技的财政和制度支持,市场层面则将通过市场机制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最典型的表现即是大力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第四,防范风险,安全降碳,强调要“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

“今年9月底部分地区为节约能耗而出现的直接拉闸限电的措施,是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需要极力避免的。”该机构认为。

在举措方面,《意见》要求,一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二是深度调整产业结构,三是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四是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五是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六是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七是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八是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九是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十是完善政策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伴随着《意见》的发布,实现“双碳”目标的“三步走”路线图已然清晰。在时间上,分别以2025年、2030年、2060年为节点设置了三阶段目标。并且,针对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等量化指标,《意见》也提出了相应时间节点的明确要求。

“这一系列目标,立足于我国发展阶段和国情实际,标志着我国将完成碳排放强度全球最大降幅,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从碳排放峰值实现碳中和,体现了最大的雄心力度,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

“双碳”下的机遇和挑战

10月25日,A股光伏、储能、风电、能源互联网等概念板块的活跃,体现了资本市场眼中“双碳”目标下的机遇所在。

实际上,《意见》对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体系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与绿色城乡建设等方面的战略部署,将深刻影响相关产业的未来发展。前述分析师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于某些行业、产业而言,风口或已来临。”

新能源依旧是“双碳”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参与部分,《意见》在这一方面的表述,无疑体现了其重要性。

根据《意见》内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涉及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举措主要有四个部分。第一,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开发水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利用生物质能。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第三,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第四,推进电网体制改革,明确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根据《意见》要求,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截至2020年底,我国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为5.3亿千瓦。这也意味着,未来十年,国内风电、光伏行业合计的年均新增装机规模将相当可观。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当前新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态势,12亿千瓦的目标有可能超额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我国近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预计,2021年底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达到11.2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47.3%,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及比重预计将首次超过煤电。

《意见》同时也进一步打开了低碳交通和节能建筑的想象空间。

《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包括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积极引导低碳出行三个方面;要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包括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平安证券分析认为,“节能低碳建筑将在政策支持下迎来规模化发展,包括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等,同时,绿色低碳建材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开展建筑屋顶光伏行动”在《意见》中被明确提及。而眼下,国内正在大举推进整县分布式光伏推进工作。国家能源局此前公布的试点名单显示,31个省区市的676个县(市、区)的屋顶光伏项目正在持续推进。

此外,化石能源、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将会持续受到政策的严格限制。

《意见》指出,制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节能降碳为导向,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出台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对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完成形势严峻的地区实行项目缓批限批、能耗等量或减量替代等。

不过,对于短期而言,煤炭保供依然是主线,化石能源消费仍处于增长期,相对低碳的天然气增速或较快。但对于中期,政策规划依然方向明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