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雙減”三個月:北京培訓機構壓減六成,上海從業者減少3萬餘人

新京報訊(記者 馮琪)10月25日,教育部公佈“雙減”9個試點地區工作進展。其中,北京市線下學科類無證機構壓減率98%,原有各類培訓機構壓減比例60%;上海市義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21.73%,從業人員減少3.5萬人。此外,各試點地區在作業管理、課後服務、校內教學提質等方面均作出探索。

據悉,“雙減”政策確定了9個地區爲全國試點地區,包括北京、上海、瀋陽、廣州、成都、鄭州、長治、威海、南通,在堅決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合理利用校內外資源、強化培訓收費監管等方面進行試點探索。

校外機構治理:北京各類培訓機構壓減比例60%

據教育部公佈的情況,“雙減”政策實施後,北京市出臺了“1+1+3”規範標準,研製了“營轉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爲非營利性機構)、“備改審”(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由備案制改爲審批制)方案。線下學科類無證機構壓減率98%,原有各類培訓機構壓減比例60%,無證機構動態清零的區12個;累計對120多家機構予以通報、對多名教師調離教師崗位,對多家違規企業頂格罰款1500餘萬元。

上海市培訓機構數量也大幅壓減,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上海市義務教育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21.73%,從業人員減少3.5萬人。同時,採取多種手段促進培訓機構規範管理,出臺《上海市民辦培訓機構培訓資金管理指引》,建立“教育部門排摸機構—銀行監測機構賬戶並對非常規開支進行預警—多部門聯合約談、分類處理”的存量培訓資金監管機制等。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山西省長治市已全面啓動規範審批體育、藝術類之外的培訓機構工作,兩年來實現了學科類培訓機構“零新增”。目前,正在部署對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重新審覈,壓減數量。

今年以來,河南省鄭州市共排查校外培訓機構5307個,下發停辦通知書2612份;並要求已復課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12月31日學費無法清零的,10月25日前必須退還相關費用。

四川省成都市通過組織專業力量、邀請市民代表和新聞媒體,開展爲期5個月的校外培訓治理“回頭看”,目前已累計派出260人次現場督查校外培訓機構,督促整改違規辦學行爲301件次,嚴格把好校外培訓入口關、過程關和監督關。

引導機構轉型:瀋陽中小學吸納168名校外教培人員

針對機構經營困難和風險隱患問題,廣州市強化超前思維和主動改革思維,做到校外培訓機構風險監管“三早兩必談”(“三早”即早發現、早應對、早處置;“兩必談”,即大型機構必談、有經營困難機構必談)。建立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機制,以出臺司法建議書的形式解決治理過程中衍生的場地租賃、學員退費、勞動糾紛等問題。

上海則建立“跨界公益互助機制”,由被動的機構停業應對轉爲主動的提前儲備公益資源,已形成超過14億元的公益互助課程庫,爲學生“消課”創造了條件。

在指導教培行業人員再就業方面,北京市幫扶引導培訓機構轉型,多措並舉提供22萬餘個崗位促進教培行業人員轉崗再就業;遼寧省瀋陽市指導校外培訓機構做好從業人員的轉崗、分流、解除勞動合同等工作,目前已妥善解除勞動合同138人,將168名校外培訓機構優秀教師招聘到全市各中小學任教。

課後服務:部分試點探索雙休日課後服務

課後服務方面,上海市全面實施“5+2”課後服務,實現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學生應留盡留全覆蓋、工作日全覆蓋。優化徵詢單設計,由此前的“願留者提出申請”調整爲“不留者提出申請”,參加學生比例達到95%。拓寬課後服務渠道,主要由學校教師承擔,鼓勵適當引入符合條件的校外人員,目前已有超過80%的教師投入課後服務,624所學校引入退休教師、社區公益組織、非學科類培訓機構等專業力量。按在校生每生每年不低於100元的標準安排教育經費用於校內課後服務的設施設備、材料購置等支出,覈定教師在工作日開展課後服務的報酬標準,經費額度作爲增量納入績效工資並設立專項,不作爲次年正常覈定績效工資總量的基數。

遼寧省瀋陽市部分學校試點開展週六課後服務,進一步化解家長週末看護難問題。同時,探索引進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參與課後服務試點,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賽艇、攀巖、編程、獨輪車等校外資源供學校使用,並按照每年每生1000元的標準予以經費保障。

山西省長治市推行“5+2+1”模式,即5天工作日均開展課後服務,原則上每天不少於2小時,雙休日中的1天用於開展課後服務,全市小學課後服務結束時間一般不早於18:30,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學校提供延時託管服務。允許初中學校在工作日晚上開設自習班,全市初中學校晚自習結束時間普遍在19:30之後。推行“菜單式雙選”制度,提供作業輔導、學困生幫扶、學有餘力學生拓展體藝社團活動等多樣化內容。

截至目前,山東省威海市全市192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全面推開課後服務工作,自願參與的學生16.7萬人,佔比73.81%,參與暑期託管服務的學生達萬餘人。按照每生每小時2-4元的標準,以增加績效工資總量的方式由財政撥付,2016年以來全市各級財政累計撥付總額1408.5萬元;江蘇省南通市發改、人社、財政建立健全合理補助機制,以小學每節課70元、初中每節課80元標準發放教師課後服務補助。

校內提質:山西遴選優秀教師成立線上答疑輔導組

作業管理方面,上海市要求“小學書面作業不出校門、初中作業難題不帶回家”。各區均對作業管理作出專門部署,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都制定作業管理細則,形成“一日一公示”“一週一報備”“一月一問卷”“兩月一檢查”“一學期一回顧”的校內作業公示與管理制度。

河南省鄭州市則啓動作業設計獎評選、作業設計與管理網絡調查等工作,推出“鄭州市作業建設18條”,以作業內涵提升促進作業提質增效,嚴格作業公示制度、嚴控作業總量和時長、強化教師作業指導職責。支持中小學積極探索佈置跨學科綜合性作業,應用“基礎作業+彈性(分層)作業”的模式。

北京市嚴格按照課程標準開展教學,堅持不超綱、不超標、不超前教學,佈置作業,命題考試等,堅決剎住“搶跑”學習之風。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建設線上線下融合的雙師課堂,選取200所試點學校,遠郊區至少20%課時採用雙師課堂並排入課表。

山西省長治市則推行“線上線下全覆蓋”方式,開通“空中雲課堂”,利用電視播放和網絡平臺推送兩個渠道,遴選全市優秀教師錄製高質量課程輔導視頻,在工作日晚上及雙休日播出,供學生自主觀看。開設“優秀教師線上答疑輔導”,遴選全市優秀教師成立答疑輔導組,利用網絡平臺在工作日晚上及雙休日全天進行答疑,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學業問題。

新京報記者 馮琪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薛京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