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珀曾在上海申花效力。

  近日,借着上海申花和深圳两回合足协杯四分之一决赛,曾在两队都有过效力的王永珀转会官司也被曝光。

  就2019年夏窗王永珀的转会中的4500万元欠款,天津天海足球俱乐部已经把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告上了法庭,天津市二中院已于9月27日正式受理。

  但上海申花俱乐部相关负责人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明确回应,并不存在这笔欠款。

  为何会有截然不同的说法,这还要从中国足协出台内援调节费后的潜规则说起。而这样并不合理的规则,已经有很多圈内人士呼吁取消。

  王永珀从天津转会申花,留下的问题至今仍未解决。

  破解内援调节费,年轻球员充人头

  故事要从2019年说起,权健俱乐部更名为天津天海,原投资人束昱辉为俱乐部账上留下了一笔当年运营费用,再加上套现一些球员,就可以支撑俱乐部一年开销。

  当时效力天海的王永珀正好属于可出售范围,而申花在弗洛雷斯带领下深陷保级区,俱乐部需要在夏窗进行人员补强,两家俱乐部开始就转会进行磋商。

  天海希望将王永珀卖个高价,这可以理解,但彼时中国足协规定本土球员最高身价为2000万元,超出就要缴纳等额的调节费。

  据《足球报》报道,最终王永珀的身价也是2000万元,那么天海为何松口?这是因为双方俱乐部协商之后,决定除了王永珀之外,天海俱乐部搭售4名年轻球员,5个人的转会费共计8500万元人民币--若平均分摊到每个人身上,身价都不超过2000万元。

  这既符合了当时中国足协规定的国内球员转会费最高标准,又能让天海俱乐部拿到一个相对满意的收入。

  之后,天海俱乐部拟好了5个球员的转会合同,但4名年轻球员的合同最终申花俱乐部没有盖章。

  随后,申花俱乐部在2019年7月-9月,分期给天海俱乐部账上打了4000万元--这中间差价的4500万元,也就成了现在官司的诉求点。

  事实上,这几年中国足坛的球员转会过程中,为了破解足协规定的引援调节费,用不知名的年轻球员抵充转会费已经成了公开秘密。

  打个比方,两家俱乐部对某球员身价认定为1亿元,那么去除他本身规定"身价"2000万元,还需要找四个年轻人来抵充剩余的8000万元,最终五人实际成交价总额也能达到一亿元。

  中超相关俱乐部人士也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的确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办法,你看本土球员有谁最终转会费是超过2000万元的?"

  的确,一个也没有。这就是所谓"上有对策,下有政策",但风险性也并非没有,如果两家俱乐部就年轻球员转会合同问题有扯皮,最终就容易走向仲裁甚至官司。

  初衷是好的,损害青训也是真的

  2017年夏窗开始前,为了遏制球员转会费的飞速增长,中国足协出台了引援调节费的规定。

  简单来说--本土球员转会费不得超过2000万元,外援转会费不得超过4500万元,否则超出部分就需要缴纳等额的引援调节费。

  中国足协制定政策的初衷是显而易见,要给转会市场降虚火,出发点无疑是好的。

  但除了上文提及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尴尬外,本土球员身价被限定在2000万元,受最大伤害的其实就是各个青训俱乐部。

  国际足联早有联合补偿机制,中国足协也根据相关规定发布了《中国足球运动员联合机制补偿及培训补偿说明》。简单来说,球员在12周岁至23周岁所注册的青训俱乐部和职业俱乐部,都可以享受球员最终转会费的相应分成,具体比例前3年每年是0.25%,后9年每年是0.5%。

  折中计算,如果一名球员转会产生的联合机制补偿比例为2.5%的话,转会费一亿元的情况下,青训机构能够得到的补偿是250万元。

  而按照中国足协规定的2000万元标准,产生的补偿只有50万元,这差额200万元,对于当时的职业俱乐部来说算是九牛一毛,但对于青训机构来说,200万元绝对是一笔巨款。

  中国足坛最大的青训机构应该是鲁能足校,每年关于鲁能足校在联合机制补偿方面的诉苦报道并不少见。

  经常报道山东足球的媒体人陈永就曾在2019年发微博称, "今年年初,某鲁能足校球员中超转会,市场价据说是1亿元以上。但有关俱乐部,按照2000万元给了鲁能足校联合机制补偿,鲁能足校损失巨大,却无处申冤。"

  而在一些圈内人士看来,"鲁能足校毕竟背后有俱乐部的支持,在钱上没有太多的危机感,但一些中小青训机构其实更需要这笔钱,这对于这些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所以现在青训机构的一致意见就是--要足协取消这个不合理的政策,不能口口声声说要重视青训,最后却在做损害青训的事情。"

  上海海港前外援阿瑙托维奇的调节费至今未交。

  外援调节费也该取消?

  事实上,除了内援调节费,外援调节费更存在争议。

  从政策出台至今,没有一家中国职业俱乐部缴纳过内援调节费,这是因为俱乐部可以用潜规则应付足协的政策。

  但是外援转会费,却是实实在在有很多俱乐部都缴纳了。

  其中的差别是--国外俱乐部并不会配合中国俱乐部使用一些潜规则,很多国外俱乐部都是上市公司,每一笔球员转入和转出的费用都要明确单独列出。

  打个比方,鲁能从曼联签下费莱尼的转会费其实比调节费并没有高出太多,但鲁能还是如实申报了转会费金额,并且缴纳了调节费。

  但争议之处在于,并不是所有国外俱乐部都必须转会费透明--比如国安签下巴坎布的过程中,西班牙媒体称国安花了4000万欧元的解约金,但国安坚称转会费并没有外界说的那么高,最终国安也是缴纳了调节费,但最终按照多少转会费来缴纳,外界并不知道。

  另外一个争议在于--上海海港前外援阿瑙托维奇的调节费至今未交。

  本来外界并不知晓这件事情,但上港集团的财报中列出了这笔拖欠款项,这才让这一事件曝光。

  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中国足协无法为引援调节费开具发票,上港作为国企上市企业,每一笔支出都需要对应的发票入账,这就导致了集团只能在财报中注明这笔拖欠款项,并不是上港要赖这个钱。"

  阿瑙托维奇调节费未交事件,也让外界开始呼吁不但要取消内援调节费,就连外援调节费也应该取消。

  更现实的情况是,随着整体投入的降低和现在各个俱乐部实际经济状况,未来愿意花大价钱豪购的俱乐部恐怕会越来越少,或许随着市场回归理性,这些不合理政策也会悄然消失。    

  但行业规则的制定者依然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决策--事实上,对于外界这段时间的呼吁,中国足协也已经有所耳闻,足协内部也并非没有考虑过取消相关不合理政策,只不过,时间遥遥无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