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誰動了歐洲的“氣”?

來源:瞭望智庫

美聯儲、歐央行的貨幣寬鬆以及疫苗接種,助推經濟復甦,推進了能源需求。歐洲天然氣與電力價格上漲,引發市場對全球能源危機的關注。

10月,英國天然氣期貨價格一路漲破136便士/色姆,創出2009年以來歷史新高。同時,荷蘭產權轉讓基金(TTF)價格以及德國Phelix-DE電力期貨(德國市場區域未來交貨期的電力現貨市場平均價格的金融衍生品合約)與歐盟碳排放期貨也持續創出歷史新高。

這些都顯示出歐洲持續的能源緊張態勢。

歐洲爲什麼如此依賴天然氣?什麼原因造成了歐洲當前的天然氣緊張?俄羅斯對歐洲的能源供應值得信賴嗎?未來歐洲天然氣供需形勢與價格又會如何波動?

文 | 瞿新榮 

1

過渡能源

1986年4月,發生在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核危機事件,曾給歐洲留下慘痛記憶。2011年3月,地震海嘯引發日本福島核危機,再次揭開歐洲因切爾諾貝利核危機剛癒合的傷疤。時隔25年的福島核泄漏,徹底點燃歐洲反核情緒。

默爾克領導的德國政府關閉了國內17座核反應堆中的8座,並承諾在2022年底前關閉其餘核反應堆。除法國外,歐洲國家都在全力推進新能源替代核電及傳統化石能源。當前德國、比利時、西班牙、瑞士都已禁止建造新的反應堆,並計劃在2030年逐步淘汰核能,而挪威、丹麥、愛爾蘭、奧地利、葡萄牙、希臘等國家沒有核電站並且反對核電站。

天然氣是歐洲向新能源切換過程中,最重要的過渡能源。作爲最早實現工業化的發達地區,早在20世紀50到60年代,歐洲就已經開始大力發展天然氣產業。

意大利是最早經營天然氣的歐洲國家之一。1953年,意大利政府成立了埃尼集團(目前旗下的Snam、Stogit和Italgas分別管着國內天然氣運輸、儲存和零售市場),成熟的管輸分離經營機制幫助意大利成爲歐洲最活躍的天然氣消費市場。

除意大利之外,英國、德國、西班牙幾個國家天然氣佔一次能源比重都達到20%以上,是歐洲天然氣消費主要地區。同時,上世紀60到70年代,北海以及荷蘭油氣田開發,加快了歐洲天然氣使用步伐。

德國是歐洲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國家,佔歐洲天然氣消費約16%。

BP(英國石油公司每年出版的BP年鑑)統計,2020年歐洲消費天然氣約5411億立方米,其中德國消費865億立方米、英國消費725億立方米、意大利消費677億立方米,這三個國家是歐洲天然氣消費主力。

隨着核電與煤電逐漸減少,德國對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的依賴越來越強——2017年以來德國風電與太陽能發電快速發展,風電已佔德國發電量20%左右。2021年的悶熱天氣導致德國風力發電不足,對天然氣發電需求激增。

2

命運相連

待德國發現天然氣價格上漲,不得已轉向煤電時,卻發現煤炭價格也已開始上漲,並且還要爲煤炭發電支付高額的碳排放費。

除了自身供應緊張之外,來自中國的供應緊缺與低庫存也進一步導致歐洲煤炭資源緊張,價格上漲。儘管煤炭僅佔歐洲一次能源消耗的13%,但依然是歐洲非常重要的一次能源。當中國出現煤炭緊缺時,歐洲發現自己的煤炭也不夠用了。

中國煤炭產能雖然能夠很大程度上滿足自身煤炭需求,但近些年出於環保和安全的考慮,逐漸關停了一些危險及污染高的煤炭產能。當出現供應緊缺時,中國還會從蒙古國、印尼、澳大利亞等地進口部分煤炭。這些國家煤炭供應,跟天然氣一樣,可以選擇出售給更優價格的歐洲,這樣將歐洲跟中國的能源命運聯繫在了一起。

整個歐亞大陸,能源的命運是一體相連的。在中國的“雙碳”政策作用下,煤炭供應偏緊,歐洲悶熱天氣導致缺風和伴隨而來的風能發電量不足,疊加高溫下的能源消耗升高,還有貨幣寬鬆下的經濟復甦,導致能源供應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這還沒有完全考慮到出現極寒冬季的可能——即將到來的寒冬加劇了歐洲緊張氣氛,天然氣價格拉漲。

3

俄羅斯“斷供”?

陰謀論者認爲是俄羅斯卡住了歐洲的天然氣供應,爲了脅迫北溪2號儘快開通,從而導致了這次歐洲能源危機。從商業博弈的角度看,這樣的推斷無可厚非。但是,事實是否如此?俄羅斯的真實意圖是這樣嗎?

歐洲天然氣消費大量依靠俄羅斯、挪威進口,俄羅斯是歐洲能源主要供應國。2017年數據顯示,歐盟國家內部天然氣產量供應占比約25%——主要來自英國與荷蘭,另外35%通過管道進口自俄羅斯,24%通過管道進口自挪威,剩下15%左右進口自北非以及美國的液化天然氣。

近些年,隨着挪威、英國、荷蘭天然氣產量下降,俄羅斯向歐洲的出口逐漸增加。

2020年,挪威、英國、荷蘭的天然氣產量分別下降到了1115億立方米、395億立方米、200億立方米,佔歐洲總產量2186億立方米的78%,遠低於歐洲2020年總需求量5411億立方米。近些年來,俄羅斯天然氣產量持續增加。2020年,俄羅斯天然氣產量爲6385億立方米,自身消費4114億立方米,成爲了歐盟的主要供氣商,並且2020年以來供氣量顯著增長。

從俄羅斯向德國的北溪1號供氣量來看,俄羅斯向歐洲供氣量依然穩定。2021年俄羅斯通過北溪1號向歐洲供氣約在1.56億立方米/天,跟2020年基本持平,並沒有太大變化。

儘管如此,俄羅斯向歐洲供應的天然氣依然不夠。雖然北溪1號的供應量穩定,但從其他地方進入歐洲的天然氣沒能很快充滿歐洲庫存,這讓可能受寒冬影響的歐洲心驚膽戰。

目前歐洲的天然氣庫存水平僅只有其正常庫存水平的76%,遠低於往年同期水平,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京聲稱將對歐洲提供最大的援助,但在寒冬來臨之前依然是一個風險。

4

寒冬考驗

實際上,歐洲能源危機很難預測,綜合來看,風能太陽能的不穩定以及煤炭產量的下降導致天然氣的需求激增價格飆漲。

德國過去幾年來一直在控制着煤炭供應,除了2020年疫情時較低的煤炭供應之外,2021年經濟復甦時德國的煤炭供應量也並沒有較2019年明顯增加。

過多地依賴風能與太陽能,使德國的電力供應風險暴露在不穩定的風能發電之下——2021年夏季德國風力發電量較2020年明顯下降,使得對天然氣的需求上升。

可能的低溫天氣也會使歐洲冬季能源保供出現危機。

2021年1月初,北京最低氣溫達到-19.6℃,創1966年以來最低;

2019年1月,美國五大湖地區平均氣溫降至-40℃至-34℃,超級寒潮席捲美國與歐洲;

2018年初,中國經歷寒冬及“煤改氣”推高天然氣價格,出現天然氣供應“壓非保民”……

近幾年異常天氣使得天然氣在冬天往往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而今年出現寒冬的可能也在上升。一般來講,當東太平洋海水溫度(Nino 3.4)低於-0.5℃時,就會發生拉尼娜(La Nina)現象,2017-2018、2019-2020年均發生拉尼娜現象,之後也將有較大可能出現寒冬。

美國大氣與海洋管理局(NOAA)10月份的報告預測,當前東太平洋海水溫度已經接近臨界值-0.5%,2021-2022年發生拉尼娜現象的概率爲70%-80%。

歐洲自身天然氣產量的下降、低資本開支下俄美等國產量的可能不足,疊加較低的庫存和可能的極寒天氣,都可能加劇歐洲整個冬天的能源風險,未來依然具有很大不確定性。

我們不能簡單地將能源供應風險歸咎於政治事件,能源轉型政策、庫存保障能力以及應急管理水平都是能源轉型過程中要面臨的考驗,或許這個冬天我們將再次面臨這個議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