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舉辦的第22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全體大會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主持開幕式,中國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英國教育部常務次官蘇珊·阿克蘭-胡德(Susan Acland-Hood)、新加坡教育部長陳振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幹事斯蒂芬妮亞·賈尼尼(Stefania Giannini)作開幕式致辭。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焦揚作主旨發言,題目是《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共同開啓高等教育合作共贏的新局面》。大會還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英國皇家工程院院長吉姆·麥克唐納(Jim McDonald),美國國際教育協會(IIE)主席艾倫·古德曼(Allan E. Goodman)作主旨發言。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祕書長王永利主持主旨發言環節。

焦揚:堅持發展與開放,共同開啓全球高等教育合作的新篇章

焦揚在主旨發言中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但發展永遠是時代主題,開放仍舊是時代潮流。圍繞高等教育的開放與發展問題,她分享了三點思考和實踐體會。

一是堅持開放辦學理念,把時代挑戰化爲發展機遇和動力。時代之變、世界之變正深刻影響和推動着教育之變。科技浪潮催生學習革命,大學的組織形態、教學情境面臨巨大挑戰和深刻變革,但也爲實現高等教育現代化提供了強大持久的動能。知識文明改變辦學模式,只有加快構建更開放的學科、教學和科研體系,推動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着力培養適應未來變化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與政府、產業部門合作構建創新共同體、推進知識生產與應用相融合,堅持國際知識共享和創新合作,才能擔負起推動知識文明進步的使命。全球問題帶來共同挑戰,各國高等教育機構只有開展更緊密合作、更廣泛共享,才能共同推動可持續、有韌性的後疫情恢復,有效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面向未來,應該進一步深化對開放辦學的認識,在開放中引領教育創新、服務經濟社會、推進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全球高等教育治理水平。

二是深化開放辦學實踐,面向未來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開放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要素和重要動力。作爲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復旦堅持以開放的理念、態度和胸懷,推動辦學模式變革、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打造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面向未來,復旦牢記初心使命,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始終秉持德才兼備理念,持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拓展開放辦學路徑,培養服務人民、兼濟天下的卓越人才;聚焦尖端前沿,致力於構建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體系,在最重要學科領域布點、在最前沿學術領域開拓、持續奉獻文明進步,與國內外各方攜手迎戰生命健康、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世界性難題;擔當社會責任,致力於構築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社會服務體系,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爲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作貢獻,深度參與脫貧攻堅偉大事業,義不容辭維護人民健康;着眼人類文明進步,致力於編織共建共享的國際合作體系,推動交流共商、合作共建、成果共享,不斷拓展國際交流合作的廣度深度,助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三是擴大開放共享合作,共同譜寫全球高等教育新篇章。高等教育理應爲推動人類文明共同進步、維護全球共同利益和世界持久和平繁榮發揮基石作用。爲此,她建議,堅持以人爲本,爲人類社會的美好未來培養人才;堅持融合創新,爲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創新動能;堅持包容共享,爲實現人類文明平等互鑑而努力;堅持合作共贏,爲全球教育治理和行動作出表率。同心協力應對全球共同挑戰、促進人類共同福祉,共同開啓全球高等教育合作的新篇章。

本次大會聚焦“育新機,開新局,建設開放的高質量教育體系”,探討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謀劃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廣邀全球教育屆精英、政府、企業、社會各界代表,分享經驗與智慧,共商國際教育發展之路,共同推進教育現代化,描繪全球教育未來藍圖。大會分開幕致辭、主旨發言、交流協會40週年卓越國際合作夥伴/卓越企業合作伙伴頒牌儀式和專題研討等四大環節。(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責任編輯:蔡東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