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洛渡水電站。黃磨西攝

地處川滇交界處的昭通市永善縣,曾是“南絲綢之路”的要衝,自古就是雲南與中原文化交流往來的重要通道。全縣居住有彝族、苗族、回族等35個民族48.19萬人,少數民族4.49萬人。

近年來,永善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爲主線,通過開展“十進十促”、實施“五項工程”,堅持脫貧攻堅和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雙融合、雙促進,在妥善解決溪洛渡、向家壩等水電站庫區移民搬遷、主動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等重大工程中,堅持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加強,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

傳承紅色基因匯聚團結奮鬥力量

在大興鎮老街社區驛馬村,坐落着曾澤生將軍故居。這座有着百年曆史的老建築,如今已是昭通市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向公衆講述着曾澤生的戎馬一生,匯聚着民族團結的奮鬥力量。

曾澤生故居。黃磨西攝

曾澤生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中均立下了卓越功勳。尤其是在臺兒莊戰役中,他整合永善籍各族士兵使用彝族語言交流作戰,率部與敵浴血苦戰數十次,留下了民族團結抗戰的一段佳話。

展覽館內,將軍生平、民居風貌、將軍族系、滇軍抗戰、長春起義、抗美援朝等6個展室生動展示着曾澤生的光榮事蹟,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慕名前往。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永善縣積極發力、主動謀劃、科學推進,深入挖掘曾澤生紀念館等具有本地特色的紅色文化、紅色資源,建強黨性教育基地,教育引導全縣黨員幹部和各族羣衆追尋革命先輩們足跡,聆聽紅色往事,傳承紅色基因,在參與、感受、體驗中接受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匯聚起團結奮進的磅礴力量。

弘揚傳統文化講好團結進步故事

彝族火把節、苗族花山節等民族節慶,蠟染、刺繡等民族工藝,伍寨月琴、馬楠蘆笙、金江獅舞等民間歌舞都是永善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在此基礎上,永善縣做好保護與傳承工作,積極弘揚傳統文化,講好民族團結進步的永善故事。

縣文旅局民族團結創建工作文藝表演。黃磨西攝

自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永善縣文化和旅遊局大力挖掘、繼承和發展當地民族文化藝術資源,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努力滿足了廣大人民羣衆的精神文化需求。

位於永善縣境中部的馬楠苗族彝族鄉民族文化底蘊深厚,素有“蘆笙歌舞之鄉”“蠟染刺繡之鄉”的美譽,有着得天獨厚的萬畝草場、神奇壯觀的馬楠雲海、絢麗多姿的蠟染刺繡等自然資源和民族風情。花山節期間,“雲上草原浪漫馬楠”文化旅遊活動吸引了省內外數萬名遊客參加,旅遊收入超千萬。

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主,本土民族民間文化爲輔,結合花山節、火把節、古爾邦節等民族傳統節慶活動,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築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已成爲永善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途徑。

永善縣民族小學。黃磨西攝

作爲雲南省首批省定民族小學之一,創建於1952年的永善縣民族小學不斷創新方式,確保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範創建工作走在全縣前列。如今,該校招生範圍已從全縣15鄉鎮少數民族生,擴大到溪洛渡電站庫區移民子女、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及學區適齡兒童。該校開設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程,組織編寫的以民族知識、民族風俗、民族人物、民族歌曲爲主要內容的鄉土教材《同在地球村,我們一家人》備受學生喜愛。

推動產業發展促進民族團結進步

近年來,永善縣先後整合資金123.81億元,改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培植畜牧、林果等支柱產業,發展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爲民族團結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紅光新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展示。黃磨西攝

紅光新區位於溪洛渡鎮,是永善縣內最大的易遷扶貧安置點,安置了來自11個鄉鎮的易遷羣衆3207戶13378人,涵蓋了15種民族。在社區,各族羣衆團結互助、共享共建,讓異鄉變家鄉,共譜了“挪出窮窩換新顏,民族團結共進步”的美好景象。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工作進永善縣扶貧車間。黃磨西攝

永善縣委、縣政府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爲民族團結進步的強力支撐,累計投入資金9.93億元,新植花椒5萬畝、竹子10萬畝,枇杷、柑橘等特色水果11萬畝,培育和發展農業龍頭企業1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527個,村級集體經濟142個。2020年,全縣生產總值達139.62億元,突破百億大關。蓮峯後山、馬楠老鐵廠、桃山粑粑寨,這些昔日貧窮落後的村寨,如今面貌已煥然一新,各族羣衆攜手奔小康。

如今,永善縣已先後創建了馬楠、伍寨2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鄉,溪洛渡鎮雲蕎村等26個示範村寨。其中,務基鎮單彝自然村被命名爲“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馬楠鄉興隆自然村被命名爲“雲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金江潮頭烏蒙峯,示範創建競風流。據瞭解,永善縣委、縣政府將繼續傳承弘揚曾澤生將軍保家衛國的偉大精神,以西電東送的重要能源基地溪洛渡電站爲依託,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放歌新時代,唱響溪洛渡。

雲南網記者畢芃黃磨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