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特斯拉市值破萬億美元,“網紅”馬斯克表示賣車不打折

特斯拉加入萬億美元俱樂部

10月25日,特斯拉股價突破千元,最高漲至1045.02美元,收市報1024.86美元,漲12.66%,市值達到10267億美元,成爲全球市值超萬億美元上市公司,與蘋果(AAPL.US)、亞馬遜(AMZN.US)和微軟(MSFT.US)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網紅男主馬斯克特發此推祝賀特斯拉晉升萬億俱樂部:

其後有網友讚揚特斯拉夠“快”,用了18年就追上來,而谷歌、亞馬遜、蘋果和微軟的萬億市值之路分別用了21年、24年、42年和44年。

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馬斯克。

根據特斯拉2月份發佈的權益持有者公告,馬斯克持有特斯拉2.27億股,相當於22.4%權益,按最新股價1024.86美元計算,馬斯克於特斯拉的持股價值或達到2326.4億美元。

此外,馬斯克還持有將在下個月發射新星際飛船火箭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有投資者估算這傢俬營公司的價值或達到740億美元,並有指其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價值更接近千億美元。

所以按照福布斯的評估,馬斯克早在今年九月已經超越亞馬遜的貝佐斯成爲世界首富,並指馬斯克的身價超出了谷歌聯合創辦人拉里·佩奇(世界第六大富豪)與Facebook(FB.US)CEO馬克·扎克伯格(世界第七大富豪)的總和。

爲何特斯拉股價突然一飛沖天?

強勁的2021年第三季業績是一個誘因,在發佈業績之後,特斯拉的股價就一直拉昇,請參閱《財華聚焦|一騎絕塵!特斯拉的百倍估值貴不貴?》。

2021年前三季,特斯拉的總收入已相當於2020年全年收入的1.14倍,其中中國市場收入增長最爲強勁,前三個月收入同比增長1.23倍,至90.15億美元,收入佔比進一步提高至25%。美國和其他市場的前三季收入同比增幅分別爲59%和65%。

另一個原因可能與特斯拉最近的消息有關。

除了上海研發創新中心和上海超級工廠數據中心於25日落成之外,特斯拉這周的利好新聞不斷。

近日,特斯拉美國車型售價在多次提價之後又進一步上調,漲幅或達到2000美元-5000美元。筆者留意到調價後美國的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售價爲43,990美元,見下圖。

10月25日,全球最大的租車公司之一赫茲(Hertz)宣佈了一項重大的投資計劃,將創建北美乃至全球最大的電動車租車車隊。這項投資計劃的首筆訂單將是2022年之前交付的10萬輛特斯拉的電動車(或以Model 3爲主),以及遍佈該公司全球經營市場的電動車充電裝置。

赫茲表示,從11月初起到年末,顧客將可在美國和歐洲部分城市的赫茲機場和社區店租用特斯拉的Model 3。該公司正在其經營的網絡區域內安裝數千個充電裝置,全美和全歐洲的3000個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將爲租賃特斯拉Model 3的顧客開放。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在推特回答網友提問時表示,賣給赫茲的汽車不打折。

按上述的最新Model 3標準版報價,赫茲的10萬輛訂單或爲特斯拉帶來近44億美元的收入,大約相當於特斯拉2020年全年汽車銷售收入的16.8%。

赫茲已有百年曆史,在北美、歐洲、加勒比地區、拉美、非洲、中東、亞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經營Hertz、Dollar和Thrifty租車品牌。其於1918年出租的第一批汽車是世界上第一款普及到普通家庭的車型福特T型車。

去年疫情期間,由於出行和租車需求下降,赫茲的經營大受打擊,於2020年5月申請破產重組。今年6月,該公司宣佈已成功完成重組流程,從新投資財團那裏取得59億美元的資金,削減了近80%的負債,並大大增加流動性,爲經營和未來發展提供支持。

赫茲的臨時CEO表示:“電動車正成爲主流……新赫茲(走出破產困境的赫茲)將引領出行公司的新潮流,首先從組建北美最大規模的電動車隊開始,並會繼續擴張我們的電動車車隊,爲全球休閒和商務顧客提供最優質的租車和充電體驗。”

也就是說,未來赫茲將走進電動車時代,像一百年前那樣,走在一個新出行時代的前列。赫茲預計,包括上述訂單在內,電動車將佔其全球車隊的20%。

筆者翻查其財務報告發現,該公司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個月的平均車輛數量大約爲35.01萬輛,加上這批新的特斯拉電動車,車隊規模或擴大到45萬輛,電動車佔比約22%。

從該公司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來看,在顧客取向的引領下,該公司未來的擴張以及其他租車公司的發展,或也會將電動車列入首要考慮範圍,如此規模的批量訂單對於特斯拉來說無疑是強大的增長驅動力。

不擔心需求,擔心產量

然而馬斯克表示,從來不擔心需求,只擔心產量。

見上圖,目前特斯拉的上海工廠和加州工廠是主要的生產基地,而柏林和德州工廠也將在今年底投產,有望緩解其產能壓力。

然而,芯片短缺、港口擁堵等纔是最困擾特斯拉的問題,這些其無法左右的外因正影響特斯拉保持工廠全速運行的能力。

所以,在世界各地訂單爆滿、特斯拉市值和馬斯克身家頻傳捷報之時,消費者該擔心了:我的訂單要排到什麼時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