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對銀行業、保險業的監管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加強重點領域的規範整治,毫不鬆懈地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10月26日16時,銀保監會系統年內累計發出罰單4701張(按公佈時間統計)。其中,銀保監會機關開出罰單56張,銀保監局本級開出罰單1721張,銀保監分局本級開出罰單2924張。

銀保監會首席檢查官、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朝弟在近期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銀保監會系統)前三季度共處罰機構2369家次,罰沒合計19.26億元,處罰責任人員3641人次”。

從數據來看,僅今年前三季度的處罰金額和處罰責任人數量就已經遠超2019年全年。據銀保監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銀保監會全系統共處罰銀行保險機構2849家次,處罰責任人員3496人次,罰沒合計14.49億元。2020年,銀保監會處罰違法違規銀行保險機構3178家次,處罰責任人員4554人次,罰沒金額合計22.8億元。

“從處罰方式可以看到,銀保監會的行政處罰在處罰機構的同時責任到人,明確責任擔當,處罰針對的問題更加全面,監管進一步實現制度化、透明化、常態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廣州數字金融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具體到處罰內容,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今年以來,保險業的違法違規案事實(案由)主要集中在編制或提供虛假報告、報表、文件、資料,給予投保人合同以外利益,虛列費用,虛構業務套取資金,未按規定使用保險條款或費率等方面。

從銀行業收到的罰單情況來看,今年信貸業務違規的相關罰單仍是大頭,其中包括金融機構貸款違反審慎經營原則,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股市,貸後監管不嚴等。尤其是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更是監管的重中之重,年內多家銀行也因此收到千萬元級別罰單。

展望後期,盤和林認爲,房地產風險防範和打擊大宗商品投機炒作將是監管工作的重點,防止信貸資金進入樓市和商品市場炒作,將對相關的資金流向進行更加嚴格的監管。

銀保監會10月5日發佈的《關於服務煤電行業正常生產和商品市場有序流通保障經濟平穩運行有關事項的通知》中也強調,“要嚴防銀行保險資金影響商品市場正常秩序。嚴禁利用銀行保險資金違規參與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投機炒作,嚴禁挪用各種貸款包括經營貸、消費貸投機炒作茅臺酒、名貴普洱茶等高端消費品,嚴禁銀行保險資金違規流入股市、債市、期市”。

銀保監會統計信息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在前述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持續落實好房地產長效機制,指導銀行保險機構準確把握和執行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保持房地產金融監管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配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