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0月27日讯(记者 吴佳潼)中国将如何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履约和透明度建设?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人孙桢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的透明度建设受到广泛关注。截至目前,我国共提交了3次国家信息通报和2次两年更新报告,包含5个年度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清单数据可靠,核算方法科学,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10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人孙桢介绍相关情况。中国网 董宁 摄

孙桢指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应建立在各国团结合作的基础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关于各方提交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加强透明度建设的规定既是应对气候变化履约要求,也是一种建立互信、正向激励的合作机制。《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要在信息通报内容、质量和频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确保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与效果更加可比和透明。同时,在透明度问题上也明确给予发展中国家一定灵活度,并且要求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

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是清单编制及透明度建设的基础。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建立健全了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提出了涵盖5个大类36个指标的统计指标体系,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报表制度。

孙桢介绍,下一步,中国将不断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支撑保障能力,确保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统计体系能够满足《巴黎协定》实施细则新要求,推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