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失業率回落至疫情前水平,全力減負穩崗新政在路上

最近兩週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連續部署助企紓困的政策措施。

在經濟持續恢復和就業優先政策的雙重作用之下,前三季度我國的就業形勢好於預期,城鎮調查失業率已低於疫情前同期的水平。下一步,我國將繼續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全力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

接受第一財經採訪的專家認爲,當前就業表現要好於經濟表現,三季度經濟下行的壓力尚未明顯傳導到就業領域。但小微企業以及藍領等抗風險能力較差的羣體需要給予更多扶持,受到經濟週期和監管影響的行業,如房地產、教培等的就業狀況也需要引起關注。

中小微企業是我國市場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穩就業、保就業的重中之重。針對當前中小微企業承受經營壓力較大的情況,最近兩週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連續部署助企紓困的政策措施。

27日晚,國常會最新決定,對今年四季度製造業中小微企業實現的企業所得稅和國內增值稅、國內消費稅及隨其附徵的城市建設維護稅,以及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和合夥企業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不含其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實行緩稅。

就業表現好於預期

官方和民間智庫的數據都顯示,三季度我國就業數據沒有受到GDP增速回落的影響。人社部在27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公佈的數據顯示,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完成快於時序進度,1~9月達到1045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95%。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回落至疫情前水平,三季度均值爲5.0%,比2019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爲4.9%,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宋鑫表示,隨着我國經濟持續恢復,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延續實施,全方位就業服務持續發力,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好於預期,三季度恢復態勢更加積極。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近日發佈的三季度《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也顯示,2021年三季度CIER(中國就業景氣指數)爲2.15,高於上季度的2.09和去年同期的1.89。

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對第一財經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招聘需求人數增加,求職申請人數減少,就業景氣指數同比明顯回升,目前我國就業景氣指數仍然處於高位。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認爲,前三季度,經濟運行延續了恢復態勢,就業形勢不斷改善。進入三季度,受畢業季大量高校畢業生集中求職就業影響,青年失業率上升,帶動7月份調查失業率升至5.1%。8月份,隨着畢業生陸續找到工作,青年失業率明顯下降,但受國內多點散發疫情及洪澇災害影響,主要勞動年齡人口失業率有所上升,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與7月持平。9月份,隨着畢業生工作落實以及疫情、汛期影響消退,調查失業率下降至4.9%,比8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的研報稱,今年以來,我國呈現經濟偏弱、就業不弱的格局。前三季度就業表現好於經濟表現,體現了就業政策發力和平臺經濟拉動帶來的支撐。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認爲,出現經濟有所回落但就業形勢向好的原因,一是就業優先政策在積極發揮作用,我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穩定就業,鼓勵企業增加就業崗位;二是經濟出現回落並不意味着我國經濟的內生動力不足,我國的內生動力依然強勁。基於這些原因,企業響應國家的政策,穩定就業崗位,也穩定了對經濟增長的預期。

不過,復旦大學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凱對第一財經表示,雖然通過積極就業政策和增加財政支出,充分挖掘就業的潛在空間等,帶來短期的經濟弱、就業不弱的現象。但從長期來看,只有增大經濟發展的總量和增量,才能增加就業崗位的數量和質量。

關注行業監管下的崗位流失

在總體就業形勢較好的背景之下,也有一些行業受到經濟週期以及監管加強的影響而出現了崗位流失的現象,其中比較突出的是教培、房地產業;另外,政府對平臺企業員工社保權益的保護也導致平臺企業用人成本提高,對就業崗位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表示,我國當前處於後疫情影響與經濟轉型升級的疊加時期。在這個特殊階段,部分受益於經濟轉型升級的行業,如先進製造業呈現需求旺盛。國際貿易持續高位推動加工業製造業需求持續走高。同時,在受經濟轉型升級影響的行業、受疫情衝擊的行業以及政策加強監管的行業中,勞動者就業受到了較大沖擊。

中金研報顯示,近年來,中國教育服務產業市場規模逐年擴大,“雙減”政策可能帶來教育企業的調整。截至2019年,中國教育服務產業市場規模3萬億元,K12課後輔導市場規模在2020年約爲5300億元。其中,巨型、大型機構佔比10%,其餘90%的市場主體是中小微型機構。伴隨政策調整,教培機構相應轉型,中小微型機構受影響可能更大。直接受到影響的崗位包括K12從業的教職工、運營、銷售等崗位。

中國就業市場景氣報告也稱,三季度,教育/培訓/院校行業供求人數都有明顯收緊。受“雙減”政策影響,該行業招聘需求人數和求職申請人數均逐月下降,中小學教師、家教以及教務管理人員等職業招聘需求人數和求職申請人數均呈現下降趨勢。

在房地產政策趨嚴的背景下,房地產行業就業壓力增大,不僅是房地產公司的就業人數在減少,還波及了房產中介行業,近期,多家中介品牌陷入閉店、裁員風波,頭部公司如貝殼等也未能倖免。

平臺經濟、靈活就業發展爲勞動者提供了更多的就業選擇,是我國城鎮新增就業崗位快速增長的主要來源,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帶動新就業崗位增加。今年以來,直播帶貨、網絡購物快速發展,也帶動了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增加。

提高靈活就業者社保權益是今年社保擴面覆蓋面的重要工作。7月16日,七部門聯合印發《關於落實網絡餐飲平臺責任 切實維護外賣送餐員權益的指導意見》,督促平臺及第三方合作單位爲建立勞動關係的外賣送餐員參加社會保險,支持其他外賣送餐員參加社會保險。如果平臺企業落實這個文件,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平臺的用人成本,這一政策對平臺就業崗位的影響還需繼續觀察。

小微企業仍承壓

曾湘泉表示,經濟增速的回落對小微企業的影響需引起進一步重視,三季度小微企業招聘需求人數同比下降近兩成,就業景氣指數也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張成剛表示,中小微企業目前承受的經營壓力依然較大。中小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體。目前,中小企業經營承壓,利潤率低,招工需求仍然未恢復,可能對未來就業有一定影響。

中金報告也稱,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等在疫情後面臨運營和就業壓力。截至2021年,我國有9500多萬個體工商戶,吸納就業規模超過2億人。這些個體工商戶集中於線下服務業,包括批發零售(49.2%)、住宿餐飲(23.8%)、居民服務(8.2%)等。線下服務業的經營受到疫情的持續影響,中小企業呈現勞動力供大於求的格局。

10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保中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就是保就業,也有利於增加供給、穩定物價。要多策並舉有針對性加大助企紓困力度。防止大宗商品漲價向下遊產業傳導使中小微企業承受成本壓力,抓緊研究包括階段性減稅降費在內的普惠性政策,鼓勵地方對中小微企業在減免房屋租金、水電費等方面給予支持,減輕企業負擔,幫助渡過難關。推動中小微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提升市場競爭力。

宋鑫表示,下一步,人社部將以實施“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爲牽引,確保就業大局總體穩定。具體來說,首先就是全力穩崗位。抓好延續實施的減負穩崗擴就業等政策落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和擴大就業崗位。

王萍萍表示,穩就業仍需精準發力,要從勞動力市場需求和供給兩側同時發力,確保就業形勢穩定。繼續落實各項穩就業政策,支持企業穩定崗位,促進創業帶動就業,拓展就業渠道;加強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羣體的精準幫扶,提高就業服務的質量;落實“技能中國行動”,通過大規模的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