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和我的祖國》《今天是你的生日》到《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長江之歌》……

遼寧音樂家的愛國情化作優美的旋律唱響大江南北

2018年,音樂家谷建芬在瀋陽音樂學院指導學生演唱。韓鵬攝

《話說長江》的主題歌《長江之歌》廣爲傳唱。(資料片)

歌唱家蔣大爲演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資料片)

本報記者 楊競

提要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歌曲,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音樂旋律。翻開遼寧文藝的音樂長卷,可以看到,每一個歷史時期,都留下了動人的樂章。

呼應時代召喚,唱響人民心聲,創作出符合時代精神又受羣衆喜愛的音樂作品,這樣的追求,從未改變。與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一樣,改革開放以來,遼寧音樂工作者植根傳統、融入時代,創作了大量影響廣泛的音樂佳作,如《我和我的祖國》《今天是你的生日》《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長江之歌》《少年壯志不言愁》《青藏高原》等。這些作品題材更廣泛,旋律更清新,彰顯了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了中國精神、凝聚了中國力量。

唱出中華兒女對祖國的深情

音樂旋律體現着一個時代的風貌。每一首經典音樂作品,都是在時代大潮的激盪中產生的。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裏,都流出一首讚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每當這首《我和我的祖國》熾熱而優美的旋律響起,人們心中就湧動着一種愛國之情。

這首《我和我的祖國》由瀋陽音樂學院原院長、作曲家秦詠誠作曲,詞作家張藜作詞,二人都曾在“東北魯藝”學習過。

張藜回憶當年創作情景時說:“1985年,當秦詠誠把曲子譜出來後,我卻久久不能寫出令自己滿意的歌詞。”

張藜把曲譜揣在兜裏,一揣就是半年。一次去廣西出差,一早起來推窗遠望,一輪旭日緩緩升起,把對面山川映照得如詩如畫。此情此景,一下子開啓了他的靈感,張藜脫口而出:“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宛如神來之筆,他一鼓作氣寫下這首歌曲的歌詞。整首歌詞沒有一句豪言壯語的表白,而是通過河流、高山、大海、浪花等詩一樣的美好意象表達人們對祖國之愛。這首歌被李谷一一唱而紅。

《今天是你的生日》也是一首歌唱祖國的歌曲。這首歌曲由韓靜霆作詞、谷建芬作曲,誕生於1989年。“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這首歌唱出了中華兒女對祖國的真情告白。谷建芬於1951年考入東北魯藝(今瀋陽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1955年畢業後一直擔任中央歌舞團(今中國歌舞團)創作員,創作了千餘首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2018年,在瀋陽音樂學院舉行的80週年校慶大會上,83歲的谷建芬說:“如果沒有瀋陽音樂學院,我的人生將無法談起。瀋陽音樂學院作曲繫帶給我音樂,用音樂抒發生活的一切感受,這是最好的職業。回到母校,就像回到母親身邊……”

談起《今天是你的生日》,谷建芬說:“這首歌寫於新中國成立40週年前夕,40年間,我們的祖國、我們的人民經歷了許多風雨,他們最企盼的是生活的安定、國家的富強。無論經歷什麼坎坷,我們對祖國的深情是不變的。這種思考轉化成了我的音樂語言。”這首歌傳唱至今,每一個聽到的人都會被真摯的歌詞和優美的旋律所打動,受到了熱烈的歡迎,紅遍了大江南北,被廣泛傳唱。

音樂是爲人民服務的,這種信念成爲他們的追求

一首歌曲的誕生與時代背景是分不開的。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改革開放,一切欣欣向榮,《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長江之歌》等歌曲就是這個時期誕生的。

今年89歲的鐵源說起當年的創作經歷,仍舊神采飛揚、記憶清晰。

鐵源15歲參軍進入文工隊,70餘年的軍旅生涯,他用1000多篇樂譜,生動記錄了共和國的蓬勃發展,留下了精彩的旋律。

對於鐵源而言,故鄉,是一灣淺淺的鄉愁,是田野裏翻滾的麥浪,也是父親手中的旱菸,故鄉是桃花掩映着的無限春光。1980年,鐵源創作了歌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1984年,蔣大爲唱着這首歌登上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的舞臺,一夜之間,《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並一直傳唱至今。

寫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以後,鐵源又創作了《十五的月亮》《望星空》等經典歌曲。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的詞作者鄔大爲與鐵源是戰友,他榮獲了“2020年度感動瀋陽人物”。當89歲的鄔大爲身穿軍裝、胸前戴滿軍功章、筆直地站在頒獎舞臺時,現場響起了由他作詞的膾炙人口的《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全場觀衆爲他起立鼓掌,鄔大爲用標準的軍禮向觀衆致敬……

音樂是爲人民服務的,這種信念成爲鐵源、鄔大爲等音樂工作者不變的追求。

“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 ……”這首《長江之歌》創作於上世紀80年代初。由作曲家王世光作曲、胡宏偉作詞。胡宏偉與鐵源、鄔大爲一樣都是軍人,當時都在瀋陽軍區。

中央電視臺拍紀錄片《話說長江》,曾任中央歌劇院院長的王世光,應邀爲《話說長江》作曲。

胡宏偉回憶說,他是紀錄片《話說長江》的忠實觀衆,當年每週日晚上8點播出,他一定會準時坐在電視機前收看。1983年12月,《話說長江》最後一集播出的時候,電視上登出了片頭歌曲徵集歌詞的啓事。1984年元旦,他將寫有歌詞的一張明信片投進郵箱裏,沒想到這首歌詞從近5000件作品中脫穎而出。

旋律裏流淌着時代記憶

改革開放的春風激發了文藝工作者的創作激情,誕生了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這些影視作品的音樂也出現了很多經典。

《四世同堂》《便衣警察》《渴望》《大宅門》《水滸傳》等家喻戶曉的電視劇插曲,都出自作曲家雷蕾之手。雷蕾是作曲家雷振邦的女兒,是瀋陽音樂學院上世紀80年代畢業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風霜雪雨搏激流,歷盡苦難癡心不改,少年壯志不言愁……”這首 《少年壯志不言愁》是電視劇《便衣警察》主題曲,由林汝爲作詞,雷蕾作曲。

《少年壯志不言愁》是雷蕾寫了三稿才寫成的。前兩稿不是太激昂就是太平淡,雷蕾決定深入採訪,幾天的親身體驗,讓她決定把創作轉向人物的內心世界,終於把整首歌的旋律琢磨出來了。在所有創作的作品裏面,雷蕾最喜歡這首歌,“把所有的情感融入進去了。”《便衣警察》一經播出,這首歌就風靡大江南北,獲得了公安部“金盾獎”。北京公安博物館成立時,雷蕾還將 16首樂譜手稿捐獻給了博物館。電視劇 《渴望》的插曲《好人一生平安》是雷蕾與丈夫易茗合作創作的。

張千一同雷蕾一樣,也是從瀋陽音樂學院走出來的音樂家。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是誰留下千年的祈盼,難道說還有無言的歌,還是那久久不能忘懷的眷戀……”這首《青藏高原》是1994年拍攝的電視劇《天路》的片頭曲,由張千一作詞、作曲。1994年11月,電視劇 《天路》劇組請張千一作曲,在看完劇本和影像資料後,張千一沉浸在對這片從未涉足過的雪域的巨大想象中。不停地重複聽老一輩藏族藝術家演唱的藏族歌曲,從中尋找藏族音樂元素的“魂” 。在他看來,劇中表現的不僅是一條普通公路,而是一條通天之路,歌聲中的這條路一定要體現“天人合一”的美學意境,按照這樣一種思路去把握歌詞的內涵。導演看後當即決定:就這個。

歌詞定下來後 ,張千一開始譜曲,一週後《青藏高原》脫稿,當歌手李娜錄製該曲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震驚,因爲那時還沒有這樣風格類型的歌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