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九一八大合唱》創作背景及價值

大合唱就是抗戰的衝鋒號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展陳中的抗戰文化史料。

本報記者趙乃林文並攝

核心提示

“在革命戰爭年代,大合唱就像衝鋒號,引領人民在共同的歌聲中,將心聚在一起。《九一八大合唱》就是這樣的文化抗戰號角。”歷史學者張潔說。“時代在變,大合唱凝聚人心的功能從未改變。我們應該再度唱響《九一八大合唱》,守護文化品格,弘揚愛國精神。”音樂理論家王靄林說。

10月27日,本版關於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展出冼星海《九一八大合唱》的報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就此,記者請有關專家學者深入解讀這部紅色作品,讓經典融入當代語境,以期生活在幸福今天人們的思想共鳴。

創作來自時代的感召

文藝是時代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作爲研究抗戰歷史的專家,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潔認爲,《九一八大合唱》就是一份文化抗戰的真實記錄,爲國家寫史,爲民族塑像,使其從心底裏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在悲憤中挺起戰鬥的脊樑。

冼星海的《九一八大合唱》創作於1939年9月,時值九一八事變八週年之際。張潔說,就當時抗戰形勢而言,全民族抗戰爆發後,全國人民日益凝心聚力,民族意識空前增強。中國共產黨爲中國抗戰指明瞭方向,堅定了全國人民的必勝信心。此時,身處延安的冼星海創作《九一八大合唱》,就是在時代的感召下,以藝術方式宣告中國人民正在經由“沉痛的歷史”轉向“光明的未來”,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爲團結抗戰力量、鼓舞抗戰鬥志、爭取抗戰勝利而創作的重要文藝作品。

在抗戰的烽火歲月中開闢了大合唱創作的新路

冼星海從抗戰的現實中汲取創作靈感,使《九一八大合唱》達到凝心聚力的作用。

在87歲的音樂理論家王靄林看來,《九一八大合唱》展現的不是悲聲和慘景,而是在抗戰時期發出了中華民族的怒吼,讓信仰的力量潛移默化地流淌進民衆的內心深處。

王靄林曾在作曲家李劫夫任校長的冀東軍區魯藝學習,後長期在部隊從事文藝工作。在遼寧音協工作後,他着手研究冼星海及其音樂作品,曾研讀並吟唱過《九一八大合唱》。

王靄林告訴記者,《九一八大合唱》主題思想非常鮮明,就是鼓舞民族鬥志,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但其表達方式不是直白的、直線的,而是曲折迂迴的。它從大家都來唱紀念“九一八”的歌,慶祝打擊日本侵略者取得勝利開始,再唱到中華兒女衆志成城,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這種曲折迂迴的表現手法,更使人震撼。

對於《九一八大合唱》的音樂風格,王靄林認爲是民族化、大衆化的,從音樂語言到節奏設計,都讓人感受到東北人樂觀、勇敢、豪爽的性格。

“《九一八大合唱》的音樂結構非常自由。它的旋律起伏曲折,它的切分音變化多樣,它的節奏組合獨特複雜,但你唱起來卻感到自由流暢順口,使演唱者熱愛祖國、驅逐日本侵略者的激情得到自由奔放的抒發,這就是音樂創作的崇高境界。”王靄林介紹。

當年,冼星海在談及《九一八大合唱》時,曾提到它“已能大部分接近民族形式、和新的技巧融合起來”。今天,對於《九一八大合唱》的藝術價值,王靄林認爲,在抗戰的烽火歲月中,它開闢了大合唱創作的一條新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