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经济会崩溃吗?”外媒:西方依靠中国经济奇迹维持本国经济

新西兰“独家新闻”网站11月2日文章,原题:西方的中国综合征——北京既是敌人又是救星“中国经济会崩溃吗?”这是《石英财经》一篇文章的标题。文章论证中国经济崩溃及其对全球的影响。这是最近几周西方媒体此类报道之一。

可以理解,全球市场波动可能引起经济学家们担忧,特别是像中国这样规模的国家经济产出放缓,无论多么短暂。令人不解的是,考虑到疫情对全球贸易的不利影响,经济增长放慢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这如何就成了所谓中国 即将崩溃之预测的可信理由。西方媒体预测若增长继续放缓,中国可能出现内乱,却没能提供任何证据来支持这样一个论断。这(显然)是编造出来的中国“危机”。相比之下,英国倒是正在上演一场真正的燃料危机,恐慌的民众急于购买汽油和柴油,造成大规模供应短缺、交通堵塞。西方媒体却淡化这场空前危机,仿佛这只是简单的官僚主义管理不善的结果,或仅仅是与供求有关的误算。若类似场景出现在中国,西方记者定会大肆渲染。

反华媒体习惯性地将中国描绘成不稳定国家,并将其几十年经济增长说成仿佛转瞬即逝的现象。但这是一把双刃 剑。西方大大受益于这种贬低中国的做法,但若中国真的进入长期经济衰退,西方经济体将最先付出代价。因为与苏联不同,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中国打喷嚏,世界就感冒”这句从未如此真实。彭博社最近一个图表显示了各主要经济大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中国 (尤其从 2010 年开始),充当支柱角色。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心地位给西方带来一个无解的难题。一方面,美国及其盟友希望确保中国仍是一支小的全球政治力量;另一方面,他们继续依靠中国经济奇迹来维持本国经济。

美国防长奥斯汀日前参加北约防长会议时,美媒称他“心里想着中国”。美国担心北约没意识到“中国威胁”。事实上,尽管美国一再警告中国军事崛起,但欧洲和大多数北约成员基本无动于衷。华盛顿希望欧洲自我伤害——若欧洲孤立中国,最终会孤立自己。考虑到特朗普造成的美欧之间的信任赤字——且拜登未完全改变路线、阿富汗撤军失败等,欧洲人这次不会再追随华盛顿的脚步。这种看法一再被数字证明。最近一次是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调查:多数欧洲人(59%)认为自己国家没有与中国打冷战。《外交政策》对此报道的标题是“欧洲人希望置身于新冷战之外”。无论西方媒体的危言耸听还是奥斯汀在北约会议上的干预,都不太可能改变这个现实。由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中国经济可能继续经历起伏。但这种波动不太可能改变中国作为全球大国崛起和西方衰退。我们越早承认这个现实,就越好。(作者拉姆齐·巴鲁德,乔恒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