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陳芳允出生在浙江省台州市黃岩縣,幼時讀過幾年私塾,1931年從黃岩中學初中畢業後,前往上海浦東中學讀高中。1934年, 陳芳允考入清華大學機械系,一年後轉入物理系,在清華大學期間,他參加過“一二·九”運動。

1938年,陳芳允大學畢業後,留校在清華無線電研究所任助教,後通過物理學家王天眷介紹轉到成都無線電廠工作,從事飛機定向儀和導航設備研製。

抗日戰爭勝利後,陳芳允抱着科技救國的決心,赴英國留學。經過4年艱苦學習並取得優異成績的 陳芳允,帶着先進電子工程技術的知識回到了祖國。

陳芳允回國後進入中央研究院工作,協助領導研製神經生理方面的電子儀器,併成功研製出了包括放大器和顯示器等在內的儀器。新中國成立後,他進入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工作,1953年又調到北京物理所工作。

陳芳允是一位善於創新、勇於開拓的科學家,他堅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走航天測控創新發展之路。1957年10月4日,蘇聯將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太空後, 陳芳允組織大家成功地接收了這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出的無線電信號,並進行準確記錄和科學分析,不僅測出了該衛星過頂時的多普勒頻率曲線,還推算出了它的運行軌道參數。

1965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工作正式啓動,陳芳允作爲對人造衛星進行跟蹤、測量和控制的負責人,承擔着地面測量控制設備的研製、臺站和中心建設、軌道計算的任務。

當時,衛星測量在我國是一個全新的技術領域,對於跟蹤觀測衛星應該採用哪種手段和方案沒有任何經驗,一切只能從零開始。陳芳允帶領科研人員大膽實踐,反覆論證,不僅主持了技術方案的設計,還參加了設備研製的測量臺站建設工作。經過他和團隊的實地考察,我國分別在湖南新化、廣西南寧、雲南昆明等地建立了多普勒測控站。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後,地面測控站立即捕獲目標,並進行了持續跟蹤。

“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後不久,我國又提出了發射地球同步定點通信衛星的計劃。1971年初,陳芳允經過詳細的調研和計算,提出了用“微波統一測控系統”來作爲通信衛星發射和定點時的跟蹤、測軌、遙測和遙控,而不必將它們分爲獨立的系統來完成各自的功能。

“微波統一測控系統”大大節約了衛星載荷的體積和重量,同時也節省了地面設備的規模和投資。類似的微波統一系統曾成功地應用於美國阿波羅載人登月飛船的測控,但 陳芳允提出的系統並非阿波羅載人飛船系統的翻版,而是適用於同步和中低軌道衛星的各項功能更加合理安排,並可同時工作而互不干擾的系統。他的建議得到了上級領導的批准和支持。

後來他和其他科研人員密切合作,進一步精心設計,使這一系統更加完善,協調了衛星應答機和地面系統之間,及地面各分系統之間的關係。 陳芳允因爲帶領團隊取得了出色成績,先後榮獲國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一次。

上世紀80年代,我國的國防事業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尤其是導彈技術有了長足進步,衛星技術也在突飛猛進發展中,要使全程跟蹤、通信、遙控、控制指令等做到非常及時,並準確無誤地向地面預報, 陳芳允認爲,單在本國國土上完全滿足運載火箭全程飛行試驗的遙測要求是不可能的事情,必須建造遠洋測量船。

陳芳允和其他科研人員一起向中央建議,建造測量船。隨後,“遠望一號”“遠望二號”和“遠望三號”快速建成,使我國成爲繼美、蘇、法後,世界上第四個擁有航天測量船的國家。

由於測量船甲板上佈滿了各種用途的天線,陳芳允觀察到設備、天線間的電磁干擾非常嚴重,他果斷地提出遠望號測量船應減去海上尾隨的通信船,及時解決了大量設備之間的電磁兼容與干擾問題,爲我國運載火箭從西北大漠發射到南太平洋預定海域立下了汗馬功勞。

“863計劃”倡導者:陳芳允、王大珩、楊嘉墀、王淦昌(左起)

與此同時,在上世紀80年代,很多國家都將發展高技術列爲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新一輪科技發展潮流,陳芳允緊跟時代步伐,於1986年3月聯合王大珩、楊嘉墀、王淦昌向國家提交了《關於跟蹤研究外國戰略性高技術發展的建議》。2天后,國務院在聽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863計劃”,爲我國高技術發展開創了新局面。

1986年8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綱要》,決定撥款100億用於實施綱要。該計劃實施後,我國在航天技術、生物技術、電子信息技術、激光技術,以及新材料技術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1999年,陳芳允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這是黨和國家給予他的最高肯定。

陳芳允因病於2000年4月逝世,享年84歲。時至今日,他的研究成果仍然爲我國航天事業和國防現代化延續着無限的光芒。

“人生路必曲,仍須立我志。竭誠爲國興,努力不爲私。”“求新服務不愛名,慚愧國人趕超心!”這是陳芳允院士寫的詩句,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真實寫照。

轉載於科普中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