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公考教考熱度走高 成人培訓生意好做了?    來源:北京商報

“雙減”政策頒佈百日,成人培訓接棒K12,成爲企業爭相搶入的領域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成人培訓的領域廣闊,不僅涵蓋大學生培訓,也包含公考、教考等職業類考試的培訓,此外,各類技能、證書培訓也屬成人培訓的範疇。截至11月3日,2022年國考、研考的報名和2021年下半年的教師資格證考試都剛剛結束。以國考爲例,數據統計顯示,2022國考共有212.3萬人通過資格審查。龐大的考試羣體,讓外界開始頻頻注意到成人培訓這條賽道。但長期以來,復購率低、難成規模都是成人培訓面臨的痛點。而爲規範成人培訓市場,各類監管政策、合同範本也正陸續發佈。

“公考熱”未降再現“教資熱”

繼“公考熱”之後,“教資熱”再次成爲多方熱議的話題。在剛剛結束的2021年下半年教資考試中,多地的報考人數再創新高。以武漢爲例,據“武漢發佈”的消息顯示,本次教資考試武漢市共有12.89萬考生參加,考生規模也排在全國各城市第一位。同時,據教育部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報考教師資格證書考試的人數,比2018年增長了38.5%。

而老生常談的公務員考試和研究生考試,熱度同樣未曾消退。

據國家公務員局網站消息,2022國考共有212.3萬人通過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爲68:1。同時,2021年研究生考試的報考人數也達到377萬人,較2020年的341萬人增加36萬人,創下歷史新高。

不容忽視的是,不管是研考、教資,還是國考,大學生都是這些考試的重度參與者。那在整個成人培訓賽道上,大學生又是否能成爲對培訓機構而言最重要的用戶羣體呢?

對此,文都教育集團副總裁汪華陽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大學生具備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原始能力。“從高考結束到步入大學,大學生能保持一種學習的慣性。同時,儘管大學生沒有自主收入,但他們也在爲完全進入社會而準備,在這個階段,家長是願意爲他們考證、考試去給予支持的。”

成人培訓開始“內卷”?

實際上,自今年以來,特別是“雙減”政策頒佈之後,轉型成人培訓業務,已是不少K12培訓機構的共同選擇。據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高途已升級旗下的考研業務,新東方也提出升級迴歸大學生業務的策略。但在成人培訓領域,目前已不乏中公教育、文都教育、華圖教育這樣的老牌培訓機構。

“據我們觀察,針對不同年齡段教學的機構,策略和做法是不同的。”汪華陽表示,以場地選擇爲例,很多K12培訓機構趨向在市中心選擇旗艦地標,少兒類機構會傾向在商場。“像我們則是會傾向選擇大學城或是大學周邊,讓同學們步行就能到達一個比較好的場地。僅從基礎硬件的角度來看,機構間的差異還是非常大的。”汪華陽也坦言,在地面落地上,目前並未感受到很強烈的競爭感。

“中小學培訓和成人培訓的理念不同,這會導致機構在產品設計、交付,甚至產品服務人員的設置上都不同。”汪華陽進一步指出,中小學培訓更注重於結果的導向,大學生羣體則應該更關注感受。“機構要做的是如何去輔助他,引領他去達成一個怎樣的目標。”

中關村教育投資管理合夥人於進勇同樣認爲,K12培訓機構轉型做成人培訓,無異於重新創業。“實際上像教資考試、公務員考試、考研這些業務品類都已經是紅海了,進入紅海市場,沒有兩把刷子是很難做的。”

競爭之外,監管提速

針對“雙減”後K12賽道機構切向成人業務,多鯨資本合夥人葛文偉則認爲,新機構的加入會給市場增加供給,勢必打破原來行業領頭羊的“壟斷定價權”。“教育行業是沒有辦法壟斷的,但領頭羊有首定價權,而更多機構進來後,這種‘壟斷定價權’不復存在,競爭加劇將導致客單價下跌,獲客成本提高。”

“或許曾在K12領域內發生過的事,會在考證類的成人培訓領域再發生一次。”葛文偉告訴記者。

“雙減”政策的監管讓K12培訓賽道啞了火,而爲促進整體教育培訓市場的規範化發展,針對成人領域的監管政策也在陸續發佈中。

據教育部網站信息顯示,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發佈了《關於加強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廣告發布管理的通知》,要求廣告內容中不得出現“無需學習”“無需上課”等虛假違規內容,不得出現“快速取證”“免考包過”“考不過退款”等對教育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

此外,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也聯合制定《北京市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以下簡稱“示範文本”),對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服務的培訓機構作出規定。據示範文本要求,機構在提供相關培訓服務時,不得向學員作出保過、包過、保證取得證書、考試不通過退費等承諾。同時,不得引導或主動爲學員提供各類信貸服務。

“監管維度上,在K12培訓領域的整頓到一定階段後,同樣的監管手段一定會複製在素質教育、成人教育領域。整體教育領域的監管都將趨嚴。”葛文偉表示。

北京商報記者 程銘劼 趙博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