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着白象的飞天神佛、莲座上俯视信徒的庄严立像逐次浮现,壁画颜色华美、神色如真,配合着佛教音乐,让观众得到神圣的宗教体验。

能够直面佛祖的心灵震憾,你准备好了吗?

敦煌石窟内佛像

敦煌,因世界四大文明体系在此交融汇聚而孕育了人类文化艺术宝库莫高窟。1900年,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5万多件极具文献价值的经卷文书的出土,使得这一发现被称为二十世纪四大考古文献发现之一。敦煌也被作家冯骥才称为人类的敦煌。

如何让敦煌石窟的文物“活”起来,让人类的敦煌走向世界?

经过多年的论证和实践,文物保护者给出了答案——给它一张“复活卡”。

这张“复活卡”叫数字敦煌。

把文物都“搬”到电脑里

要让敦煌的文物永生,总共分几步?

拍照—打开电脑—存进去。

这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千余年来,受自然因素的作用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敦煌石窟一直面临着逐渐退化的危险。能否永久保存敦煌石窟的信息,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做修复工作

给文物拍张“证件照”缘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在北京出差,第一次看到有人使用电脑。她问对方:“你关机之后,刚才显示的图片不就没了吗?”对方说:“不会!图像数字化后,储存在计算机中可以不变。”樊锦诗深受启发。如果数字储存可以使壁画信息永久“保真”,那就应该把所有洞窟的壁画都转成数字保存,而且要高保真、高清晰度、色彩逼真、形象不能变形。

20世纪90年代,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揭开了敦煌石窟数字化保护的序幕,开展了数字化关键技术的探索与研究。

从此,在敦煌就多了一群给文物拍“证件照”的考古工作者。

在昏暗的洞窟中,专业人员自制轨道、灯箱,分层、逐行拍摄壁画,然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数量庞大的照片逐一比对、拼接和修正。仅实现一个300平方米壁画的洞窟数字化,就需要拍摄4万余张照片。

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做修复工作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部长吴健介绍,数字化不同于简单的修修补补,本身就是预防性的,利用技术手段把洞窟的信息采集下来,通过影像永久保存。

“近30年来,画面精度已从最初的75dpi(图像每英寸长度内的像素点数)提升到最高600dpi。这意味着,采集后的图像四倍于原作,在荧幕上看远比在洞窟看清晰。”吴健说。

这一次将真正神游“净土”

敦煌石窟数字化后,是时候让他们“活过来”了。

2014年,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建成,将数字化资料制作成影片供游客们欣赏,给予他们完整、沉浸式的体验。在直径18米的球幕影院中,通过数字化取得的壁画素材纤毫毕现,游客如沉浸苍穹之中,饱览梦幻佛宫的壮美。自此,“前端观影、后端看窟”的旅游开放新模式在莫高窟实现。

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做修复工作

“我们运用了多种数字化技术,目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石窟壁画采集工作,后期团队也正在进行拼接处理工作。接下来我们就要对26米高的大佛像进行三维重建,在当今世界大型数字化项目中,敦煌这个项目应该是最大的。虽然任务非常艰巨,但是它的意义非凡。”吴健说。

敦煌石窟前些年的游客接待压力始终不小,游客往往集中在中午时段涌入,不但造成拥挤,激增的热量和二氧化碳也可能对石窟壁画带来伤害。借由数字展示中心的数字化展映,莫高窟大大推动了游客预约、有序参观,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游客蜂拥至洞窟的压力。

一张“复活卡”让世界“云游”敦煌

数字化的敦煌,“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敦煌研究院在数字化探索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对外展览方面,过往面临实物重、运输贵、保护难的问题,就连不少临摹品都是不便移动的珍贵文物,一年组织2至3次外地展览已属不易。

借助“数字化”后,无论是3D打印出洞窟框架、1:1还原莫高窟真实场景,还是利用数字化投影,动态展示壁画效果,“活”起来的敦煌都受到参观者们的交口称赞,组织外地展览的次数也增加至每年十余次。

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播放的球幕电影

2016年,数字化的另一成果“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30个洞窟的高清图像及全景漫游,免费在网络上公布。人们只需轻点鼠标,就能身临其境地免费欣赏洞窟景象。

“云游敦煌”小程序截图

“2020年研发上线的‘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迄今已有近4000万用户线上浏览敦煌;全球共享的30个洞窟高清图像‘数字敦煌’资源库,目前点击量已超过1000万人次。”吴健介绍。

数字化像是一张“复活卡”,让不可移动的壁画越过山川海洋,抵达世界各个角落。现代展示手段,也为人们提供了了解敦煌的全新视角。让莫高窟“容颜永驻”,正在成为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