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晚间,海底捞发布公告称,将于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门店。消息一出,迅速冲上热搜第一。

海底捞官网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底捞在全球开设1597家直营餐厅,其中1491家门店位于中国内地。也就是说,关闭300家左右门店,占其全球门店总数近1/5。海底捞微博公告显示,关停门店是公司2019年制定的快速扩张策略所导致的,具体表示有门店选址失误,让各级管理人员无法理解且疲于奔命的组织结构变革、优秀店经理数量不足、过度相信连住利益的KPI指标,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

天眼查APP显示,海底捞集团主公司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4月,注册资本1.25亿元人民币。该集团成员企业超过100家,目前处于在业或存续状态的超过90家,集团企业的高管总数达90人。

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在港交所挂牌,发行价为17.8港元/股,盘中一度飙升至19.64港元/股,市值摸高1000亿港元。不过截至目前,海底捞股价年内已跌去70%,市值蒸发超过3500亿港元。2020年,海底捞的净利润约为3.1亿元,同比下降86.8%。进入2021年,海底捞的业绩表现依然不尽如人意。

海底捞几乎做到了一个中餐企业能够做到的极致。2020年,海底捞曾大规模“抄底”扩店,门店数净增长530家至1298家,大规模扩张导致平均翻台率从2019年的4.8次/天,下滑至3.5次/天。低翻台率、低坪效就意味着“供给过剩”。

而且海底捞的店长培养依赖于师徒制的“传帮带”。在招股书里,海底捞曾明确表示不在总部制定固定开店目标,而是根据后备店长储备情况等因素合理评估开店能力。但是当扩张速度加快以后,师徒制的店长培养方式想在速度和质量之间找到平衡,并不容易。打开大众点评可以看到。有一位海底捞老顾客评价:无论是服务还是菜品,都是前所未闻的,服务员一问三不知;还有顾客反应菜量少。

这次开店是从高速开店到紧急刹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