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我们一贯提倡的工作作风,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中,这一传统不能丢。

动员和组织货车司机入会,是目前全国工会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集中行动的重要内容。这个群体人数众多,加入工会社会影响大,工作效果好,因此各级工会都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

流动性大,分散性强,劳动关系不清,是货车司机入会工作的主要障碍。突破障碍首先要摸准摸清情况,才好对症下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就是一条重要途径,调查的结果往往比泛泛而论准确得多,而且会发现一些不曾注意到的新问题。

据《中国工人》报道,陕西省总工会赴榆林蹲点组调查显示,目前货运行业高度市场化,入行门槛低,且管理松散,个人出资10万元就能贷款买一辆大货车自主运营。榆林市货车司机中这种情况的占73.23%,个人车辆名义上挂靠平台运营的占80.83%。就是说,绝大多数货车司机同时也是车主,是“受雇于”自己的。

这样的个体比例,这样的劳动关系,的确不是泛泛而论就能够解决问题的。要让这样一个群体了解工会、加入工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破解的关键首先就是如何认定他们的劳动关系,而这又需要法律依据,拍脑门是不行的。

蹲点组在与货车司机的交流中还发现,他们中大部分都加入了由货车司机自发组织的各种团体,这些团体在货车司机群体中的影响较大。这一现象意味着什么呢?——货车司机不是没有组织,而是自发地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其影响较大,又意味着这些组织也在为货车司机办事,提供服务。这一情况,如果不是深入实际与货车司机交流,恐怕多数工会干部并不了解,至少首见公开披露。

对于货车司机的自发组织,不可等闲视之,必须认真对待。中国工会是统一的组织,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如果不能正确引导货车司机加入到统一的工会组织中来,无异于工会工作的失职。

深入实际不仅能够发现新问题,而且能够寻求新的解决办法。

譬如,流动的货车司机通过网上渠道申请加入工会后,其会员组织关系最终落到哪个基层工会?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哪里加入就挂在哪里,但这对于常年流动的货车司机来说,基本等于放任不管,入会与否并无实质改变。

安徽省总工会在深入实际中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探索建立了货车司机网上入会“周转池”制度,让申请入会的司机先进“家”后分流,确保申请入会的货车司机有组织快速承接。具体办法就是,由市总工会成立市级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作为“周转池”,申请入会的货车司机按照常住地由“周转池”先行实现入会承接和审批工作,并将入会信息同步输入工会实名数据库。后续确需分流的,再按货运企业工会、县级行业工会联合会、乡镇街道工会的顺序转接会籍,原则上以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货运企业工会为主。这样做,才能扎实推进货车司机入会工作,争取最大限度地将货车司机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我们一贯提倡的工作作风,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中,这一传统不能丢。

□张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