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100年前,以麦克米伦爵士为代表的英国金融产业委员会首次系统性剖析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麦克米伦缺口’。

该理论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金融市场中,中小企业投资又具有高风险性,为规避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理性’的资金供给者比较偏好于他们认为信誉度高而风险较小的大型企业。

在之后的时间里,全球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及市场监管部门为‘补足缺口’付出了许多努力。

着眼于中国市场,中国的商业银行一直是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从2005年国开行牵头引入德国国际项目咨询公司(IPC),第一次将小微金融服务的创新模式引入国内,到如今,金融科技的发展、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让中国走在了破解小微金融难题的最前沿。

事实上,疫情大考之下,金融机构们的表现本身就是最佳佐证。

典型如微众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21年二季度,微众银行微业贷累计触达小微企业227家,累计授信客户73万家,累计发放金额超过7100亿元。要知道,这家银行成立不过6年多时间,小微金融业务发展还不到5年。

作为国内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对小微金融业务的发展颇具代表性。

无论是布局的时点——在消费金融市场高速增长时切入小微金融赛道,还是在产品与服务方式的选择上——线上化、无纸化、无抵押,又或者是围绕非金融场景和服务所作出的一系列布局,都显示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思路。

微众银行小微企业金融部总经理公立提到,‘微众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这或许也是其特殊的定位和使命所决定的。

一、微众银行‘一小步’

在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微众银行最为人所熟知的产品都是‘微粒贷’。

作为一款微众银行面向个人消费的贷款产品,‘微粒贷’的诞生不仅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红利期,更重要的是让许多徘徊在传统金融服务触达范围之外的群体享受到了金融服务,而且这种服务是低成本、高效率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微粒贷’迅速打开市场。

但在消费贷款业务处于高速增长通道时,微众银行却将目光锁定在了新的赛道上。在2017年底,‘微业贷’正式上线,这是国内首个服务于小微企业的线上无抵押对公流动资金贷款产品。

对于‘微业贷’推出的时机,公立强调,这是‘外部条件’与‘内部能力’的成熟所共同决定的。

从外部条件来看,在政策加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刺激下,小微金融服务是一片亟待开垦的土壤;而在内部能力上,微众银行所积累的ABCD能力(注:分别指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chain、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大数据Big Data)能够为创新提供强大的支撑力。

根据世界银行2018年发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报告》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达1.9万亿美元,相当于2015年GDP的17%。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

但如此巨大的市场缺口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传统的产品、技术和模式之下,始终无法打破小微金融服务的‘不可能三角’——同时实现兼顾风险、成本和规模。典型如传统银行偏爱的抵押贷款和IPC模式,都只能在单个维度解决问题,很难实现多维度兼容。

此外,还有一些以企业主为贷款主体的产品活跃在市场上,即‘个人经营贷’,但因为主体的局限性,金融服务很难进一步延伸和拓展。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微众银行需要探索出一条新路,这也是互联网银行所必须扛起的使命。事实上,在微众银行成立初,李克强总理考察时就曾提出,‘微众银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希望微众银行为发展普惠金融和深化金融业改革的实践提供创新经验。

最终,微众银行决定,以线上化和标准化的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他们的目标也非常明确,‘在全中国1.2亿商业主体中,除去8000万个体户,剩下的4000万企业中绝大部分是小微企业,这些小微企业、法人机构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公立表示。

换言之,除了要打破小微金融的‘不可能’三角之外,微众银行还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打破以企业主为贷款主体带来的局限性,真正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又要达到与个人贷款一样的极致体验——高效、便捷且安全。

对于一家年轻的银行而言,这显然是不小的挑战。但从结果来看,微众银行并没有辜负期待。

从效率与体验方面来看,‘微业贷’一直有企业版‘微粒贷’的称号,它可以实现7*24全天候、线上化的服务模式,从贷款的申请、审批、查询、借款、还款与提前还款等全流程都可以在手机上自助完成,并且整个过程中客户仅需操作录入少量信息,完全不需要任何纸质材料。

而在成本控制与规模扩张上,截止到2021年上半年,约60%的微众银行企业客户是首次获得银行贷款,上半年累计新增‘首贷户’超过4万户。2020年,微众银行全年向实体经济让利逾15亿元,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二、向上生长与科技底座

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以线上化和标准化的方式提供服务小微金融服务似乎并不稀奇,无非是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参考个人信贷的服务进化的逻辑,如果能让更多小微企业的经营信息得以数字化,似乎就可以推动产品和服务优化。

但现实问题却是,企业端的数字化进程,尤其是小微企业是远远滞后于C端的。

尤其是企业端的许多数据都留存在政府部门的公共平台上,要在合规的基础上、横跨诸多系统完成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利用,并形成全线上、全模型的企业信用风险评判,难度远超我们的想象。

此外,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受到政策、市场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他们所面对的不确定风险更大,但抗风险能力却更低,这些都对小微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换言之,这是一条正确但绝不容易的道路。

公立提到,微众银行之所以敢做这件事,是因为他们真正通过大数据对企业经营状况建立起风控模型。比如,通过‘银税互动’等方式,打通税务、工商、司法、进出口、电力甚至社保等数据,形成准确且实时变化的企业画像,进而真正摆脱对抵押物、对线下人力的依赖,实时感知客户的风险和需求变化。

与此同时,微众银行还可以将企业主的个人信用纳入考量,通过双维度风险判断进一步提高风控的精度和准度。

从这个角度看,微众银行真正的底气来自于它的科技能力,从‘云原生’的基础架构到ABCD能力,都是其扎实的‘科技底座’。

比如,在降低综合服务成本、提高效率方面,微众银行从立行之初所构建的分布式银行系统架构就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系统架构不仅将银行单账户年度运维成本将至同业的十分之一以下,使得小微金融服务成本进一步降低,其高敏捷、高可用和支持高并发的特性也为微众银行打开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公立强调,疫情以来,金融机构能够感受到用户的需求和习惯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除了融资难、融资贵之外,小微金融其实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有着多场景、多维度的金融和非金融诉求。

为此,微众银行也打造了微众企业+全链路商业服务生态,集合企业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包括贷款、支付结算、保险、理财等金融服务服务,还持续拓展供应链等其他非金融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之所以能够快速上线、并且全都保证7*24小时无间断的服务,也是分布式架构在提供支持。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末,微众银行单日处理的最大金融交易笔数超7.5亿笔,系统处理能力跻身国内银行前列,系统支持新业务快速投产仅需要10天。

三、小微金融的未来

2021年,小微金融服务又迎来了新的变化。

随着‘十四五’规划全面展开,一方面,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国家对于企业的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落实到小微金融服务上,在实现‘提速、增量、降价’的同时,金融服务本身也在逐渐成为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利抓手。

立足于新的市场环境,‘微业贷’围绕小微企业的需求与痛点,在供应链金融和科创金融两个细分赛道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事实上,随着国家层面多项政策出台,这也是两个潜力巨大的万亿级市场。

以供应链金融为例,‘现在供应链金融最大的问题,是较多依赖核心企业信用,这虽然是一个有价值的风险保证,但会带来异化的问题’,公立强调,‘机构不是从企业本身的信用风险来判断它能够获得多少融资,而是将其异化为营收账款的百分之几十。’

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回归风险管理的本质,还原小微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这些供应商、经销商虽然很小,但是在数字化应用中,只要交易背景、交易数据清晰,都能够成为风险评估的依据,而这也恰恰是微众银行的强项。

换言之,相较于传统的服务模式,供应链只是还原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手段,而非唯一标准。微众银行可以通过企业本身的主体信用,再叠加数字化供应链场景中企业信用的增信,形成更准确的风险判断,进而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值得注意的,以数字化手段还原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银行开放协作、连接不同生态,推动合作伙伴数字化的过程,而银行恰恰是其中最好的服务提供方。

比如,微众银行在持续推动与各产业链、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深入合作,为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字化水平。数据显示,目前,微众银行已和广泛分布于快消、新能源、基建、3C、农业、绿色产业等多个领域的超过300家核心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逾10万家的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了授信,为30个国家重点产业链提供数字化金融支持。

此外,微众银行还与各地政府机构、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立合作,通过构建银行、政府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协同模式为小微企业、科创企业提供贷款服务,这也间接推动了经商环境的优化和监管部门数字化管理能力的提升。

‘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比较自豪地说,我们走出了新的模式,与国内甚至国外同业相比,我们目前的做法是领先的,也是相对独特的’,公立表示。

而面对新一阶段的市场竞争,他认为的关键依然在于夯实和提升金融科技与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利用数字化能力实现对用户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运营,以及全场景生态的连接和开放,优化用户体验,实现对自有用户群体进行拉新、促活、留存、转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