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孩子如何“参观”博物馆?听障学生如何“听”懂文物讲解?普通人或许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在上海,有一群来自博物馆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者正在为开启特殊孩子的“博物馆探索之旅”而做出尝试。

11月9日,由上海博物馆联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制作的《上海博物馆无障碍探索手册》,送到了浦东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手中。“这本手册我们改了很多稿,尽可能接近特殊孩子的认知和感受。”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说,这本《手册》将全部赠送给上海市各级特殊学校的师生,让更多特殊学生走进博物馆来探索。

近年来,上海博物馆积极探索博物馆联手特殊教育的实践,开展为听障学生设计系列主题手语视频,为视力障碍学生打造无障碍展厅,以及各种校园展览、手工体验课程进特殊学校等活动,让博物馆资源更好地应用到特殊教育当中。

来自玻璃橱窗里的温度

陈宁是上海博物馆的古籍修复专家,从事20多年古籍修复,她有一次到学校推广上海市古籍修复非遗项目时,认识了来自特殊学校的孩子。“上海盲童学校的老师告诉我,孩子们参观上海博物馆时,是摸着玻璃听讲解的。这句话让我很受触动。”

“博物馆展厅内的灯光通常都比较昏暗,对视力障碍孩子来说并不‘友好’;很多博物馆都会提供语音讲解,但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听不到……”这些问题成了特殊学生参观博物馆时的障碍。于是,上海博物馆尝试走进上海市盲童学校,组织了一次“触摸古迹”实践活动。

今年读初二的小张患有视力障碍。“在我印象中,博物馆里是冷冰冰的橱窗玻璃,青铜器就是画册中的一抹深绿色。”而这次“触摸古迹”实践活动,改变了他对博物馆的印象。

活动当天,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带来了鼎、斝、爵、簋、匜等青铜器的复制品。“我们让低视力和全盲的孩子组成一对。”陈宁说,“因为全盲的孩子比低视力的孩子读盲文速度快,所以我们先让全盲的孩子把文物的盲文介绍读给低视力孩子听,然后让低视力的孩子带着全盲的孩子一起触摸青铜器,从平面到立体,他们在互相帮助下建立起对文物的了解,孩子们触摸后都觉得很有成就感。”

“在触摸一件何尊复制品的时候,我第一次知道青铜器上有‘中华’两个字。”小张说。现在,他能分辨出各式各样青铜器的不同特征。“身材高挑的是爵,集各种花纹于一体的是匜,稳重端庄的是鼎……”

学生们触摸完文物复制品后,还参与了体验印刷文物活动。桌面上放着雕刻板,学生们拿起刷子,沾一点红色的颜料来回粉刷,再拿起一张白纸,展开铺在板上,用刷子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地抹着,让纸与雕刻板上的颜料均匀接触,最后把纸掀开,画面上就出现了一个大克鼎。

“现在跟孩子接触多了,我更能了解特殊学生的心理状态。”陈宁说,“这些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受过心灵创伤,他们渴望和普通人一样感受正常的生活。参观博物馆就是正常人的生活体验,我希望能以这样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玻璃橱窗里的温度。”

改了又改的探索手册

浦东特殊教育学校老师张宇的班上有三类学生,听障、智障和脑瘫的孩子。“我以前带孩子们去过博物馆,虽然借了语音导览,但很多介绍对他们来说还是难以理解。”

张宇参与了这次《上海博物馆无障碍探索手册》编写的全过程。和她一起参与其中的还有上海博物馆的教育人员、特殊学校老师,以及作为美术顾问的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小音。“特殊教育老师更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而美术顾问则更多从美育角度来指导手册的编撰。”

《手册》修改了很多稿。“第一稿出来的时候,书法作品比较多,文字的学术性太浓,后来我们增加了更多视觉系统的内容。”张宇说,“现在每件文物后都有对应的图片、展品看点、知识小链接、问答和动手添画等环节,尽可能接近特殊学生的认知视角。”

文字简单,色彩鲜艳,探索手册中以图画为主,分为青铜、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印章、货币、玉器、少数民族工艺等章节,与上海博物馆的展厅分区基本一致,就像一个可以拿在手上阅读的“博物馆”。在每一件文物下面还有一个二维码,这是为听力障碍学生专设的。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打开介绍相应文物的手语视频,由手语老师带着他们在博物馆里游览,即便不到博物馆也能观赏到这些文物。

在“玉器”章节里,第一件展示的文物便是“玉神人”,这是一个新石器晚期的文物,高10.3厘米,为石家河文化玉器,在海内外同类传世玉器中为最精美的一件。“我们以‘玉神人’这个文物为原型创造了一个动画角色,贯穿于整本书中,它会在不同的章节跳出来向孩子们‘提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徐明松说,“它就像向导一样,带着孩子们去探索,一下子拉近了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让听障孩子“听懂”文物

“手语导览”二维码的想法,最初源于上博的工作人员与上海市第四聋校孩子的接触。“大巴车上下来一群小朋友,他们很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我当时觉得很心疼。”上博工作人员杨烨旻还记得第一次接待这些孩子时的情景。

如今,这些听障孩子来博物馆参观,可以看到专门为他们录制的手语导览视频。上海博物馆面向听障人群,推出系列手语主题导览课程,专门面向青少年听障群体和有需要的成年观众设计,每条视频均配备手语翻译。

目前已上新《如何参观博物馆》和《上博十件必看精品推荐》两集内容。《如何参观博物馆》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参观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方法”“参观博物馆需要怎样准备”“如何提前预约参观”等问题,结合实景拍摄,介绍上海博物馆的各项无障碍设施。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逾百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万件,《上博十件必看精品推荐》从不同门类文物当中挑选出10件不可错过的馆藏精品,以手语导览配合文物细节展示的方式,使听障人士也可以用双眼“听懂”文物。

“通过视频,特殊学生可以获知参观博物馆的窍门,也可以了解到入馆须知和需要做好的准备,知悉上海博物馆提供的硬件与软件服务,尽快熟悉陌生的空间,顺利地开启探索之旅。”汤世芬说。

最近,上博还与上海市第四聋校一起开展了一次“乐游上博”主题研学活动。同学们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上博十件必看精品推荐》《青铜器上的神秘纹饰》和《古人陶瓷烧造的奥秘》等微课,然后再前往上海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内,当同学们亲眼看到青铜、陶瓷、玉器等文物的时候,他们便有了更深的了解。“第一次去博物馆看不懂这些文物到底是什么,这一次的体验完全不同。”六年级的小刘同学告诉老师,“我最喜欢青铜馆的父乙觥,以前我只知道它上面有长颈鹿的角和兔子的耳朵,现在我知道这是古代的盛酒器,背后承载着精妙的传统工艺。”

每个孩子都有欣赏美的权利

张宇从事特殊教育这一行已有十年,在谈起曾经带孩子们参观博物馆的经历时,她感触颇深。“以前坐轮椅的孩子都是要两个男老师一起搬上去的,那时候无障碍设施还不那么普及。后来博物馆都有无障碍设施了,但是带孩子在博物馆里参观,会有路人以奇怪的眼光看他们,现在这些都在慢慢改变。”

“我们经常倡导‘教育平等’,对特殊儿童来说,能够和普通人一样参观博物馆等各类场馆,也是一种‘平等’。”张宇经常带班上的孩子学版画、做扎染,即便是脑瘫的孩子,也能通过自学电脑软件来画画。“特殊孩子也应该有感受和欣赏美的权利。”

如今,上海博物馆的文创空间里开出了无障碍展厅,展出各种文物复制品,让盲人通过触摸来“看”展览。上博的官微上开通了特殊的栏目,录制手语视频供听障人士观看。各种校园展览、手工体验课程开进上海的特殊学校,让智力障碍儿童在体验活动中激发创造力。面向不同的特殊人群,开启了不同的“参观”博物馆渠道。

“博物馆希望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放在线上、线下各种平台上,让特殊学校和特殊儿童的家长都能简便地利用到,最终目的是带孩子们走进博物馆。”汤世芬说。

在上海博物馆的“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上,当视力障碍儿童在讲解员的鼓励下勇敢地伸出双手,细细地抚摸艺术品的每一个细节时,他们第一次感知到文物的材料、质地和形状。这种触动是他们从未有过的。

“我听过特殊学校里最让人感动的一句话:带着‘特殊’,去勇敢地拥抱社会。”陈宁说,“我们的尝试或许只是‘星星之火’,期望有更多人能给特殊儿童关注和关爱,打开一条让他们认识世界的通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