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聞

上海博物館爲聽障孩子設計系列主題手語視頻 讓“特殊孩子”感受博物館櫥窗裏的溫度

視障孩子如何“參觀”博物館?聽障學生如何“聽”懂文物講解?普通人或許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在上海,有一羣來自博物館和特殊教育學校的工作者正在爲開啓特殊孩子的“博物館探索之旅”而做出嘗試。

11月9日,由上海博物館聯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製作的《上海博物館無障礙探索手冊》,送到了浦東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手中。“這本手冊我們改了很多稿,儘可能接近特殊孩子的認知和感受。”上海博物館黨委書記湯世芬說,這本《手冊》將全部贈送給上海市各級特殊學校的師生,讓更多特殊學生走進博物館來探索。

近年來,上海博物館積極探索博物館聯手特殊教育的實踐,開展爲聽障學生設計系列主題手語視頻,爲視力障礙學生打造無障礙展廳,以及各種校園展覽、手工體驗課程進特殊學校等活動,讓博物館資源更好地應用到特殊教育當中。

來自玻璃櫥窗裏的溫度

陳寧是上海博物館的古籍修復專家,從事20多年古籍修復,她有一次到學校推廣上海市古籍修復非遺項目時,認識了來自特殊學校的孩子。“上海盲童學校的老師告訴我,孩子們參觀上海博物館時,是摸着玻璃聽講解的。這句話讓我很受觸動。”

“博物館展廳內的燈光通常都比較昏暗,對視力障礙孩子來說並不‘友好’;很多博物館都會提供語音講解,但有聽力障礙的孩子聽不到……”這些問題成了特殊學生參觀博物館時的障礙。於是,上海博物館嘗試走進上海市盲童學校,組織了一次“觸摸古蹟”實踐活動。

今年讀初二的小張患有視力障礙。“在我印象中,博物館裏是冷冰冰的櫥窗玻璃,青銅器就是畫冊中的一抹深綠色。”而這次“觸摸古蹟”實踐活動,改變了他對博物館的印象。

活動當天,上海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帶來了鼎、斝、爵、簋、匜等青銅器的複製品。“我們讓低視力和全盲的孩子組成一對。”陳寧說,“因爲全盲的孩子比低視力的孩子讀盲文速度快,所以我們先讓全盲的孩子把文物的盲文介紹讀給低視力孩子聽,然後讓低視力的孩子帶着全盲的孩子一起觸摸青銅器,從平面到立體,他們在互相幫助下建立起對文物的瞭解,孩子們觸摸後都覺得很有成就感。”

“在觸摸一件何尊複製品的時候,我第一次知道青銅器上有‘中華’兩個字。”小張說。現在,他能分辨出各式各樣青銅器的不同特徵。“身材高挑的是爵,集各種花紋於一體的是匜,穩重端莊的是鼎……”

學生們觸摸完文物複製品後,還參與了體驗印刷文物活動。桌面上放着雕刻板,學生們拿起刷子,沾一點紅色的顏料來回粉刷,再拿起一張白紙,展開鋪在板上,用刷子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地抹着,讓紙與雕刻板上的顏料均勻接觸,最後把紙掀開,畫面上就出現了一個大克鼎。

“現在跟孩子接觸多了,我更能瞭解特殊學生的心理狀態。”陳寧說,“這些身體有缺陷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受過心靈創傷,他們渴望和普通人一樣感受正常的生活。參觀博物館就是正常人的生活體驗,我希望能以這樣的方式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玻璃櫥窗裏的溫度。”

改了又改的探索手冊

浦東特殊教育學校老師張宇的班上有三類學生,聽障、智障和腦癱的孩子。“我以前帶孩子們去過博物館,雖然借了語音導覽,但很多介紹對他們來說還是難以理解。”

張宇參與了這次《上海博物館無障礙探索手冊》編寫的全過程。和她一起參與其中的還有上海博物館的教育人員、特殊學校老師,以及作爲美術顧問的上海師範大學副教授王小音。“特殊教育老師更瞭解學生的認知能力,而美術顧問則更多從美育角度來指導手冊的編撰。”

《手冊》修改了很多稿。“第一稿出來的時候,書法作品比較多,文字的學術性太濃,後來我們增加了更多視覺系統的內容。”張宇說,“現在每件文物後都有對應的圖片、展品看點、知識小鏈接、問答和動手添畫等環節,儘可能接近特殊學生的認知視角。”

文字簡單,色彩鮮豔,探索手冊中以圖畫爲主,分爲青銅、雕塑、陶瓷、繪畫、書法、印章、貨幣、玉器、少數民族工藝等章節,與上海博物館的展廳分區基本一致,就像一個可以拿在手上閱讀的“博物館”。在每一件文物下面還有一個二維碼,這是爲聽力障礙學生專設的。手機掃描二維碼,可以打開介紹相應文物的手語視頻,由手語老師帶着他們在博物館裏遊覽,即便不到博物館也能觀賞到這些文物。

在“玉器”章節裏,第一件展示的文物便是“玉神人”,這是一個新石器晚期的文物,高10.3釐米,爲石家河文化玉器,在海內外同類傳世玉器中爲最精美的一件。“我們以‘玉神人’這個文物爲原型創造了一個動畫角色,貫穿於整本書中,它會在不同的章節跳出來向孩子們‘提問’。”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編徐明松說,“它就像嚮導一樣,帶着孩子們去探索,一下子拉近了和孩子們之間的距離。”

讓聽障孩子“聽懂”文物

“手語導覽”二維碼的想法,最初源於上博的工作人員與上海市第四聾校孩子的接觸。“大巴車上下來一羣小朋友,他們很安靜,一點聲音都沒有,我當時覺得很心疼。”上博工作人員楊燁旻還記得第一次接待這些孩子時的情景。

如今,這些聽障孩子來博物館參觀,可以看到專門爲他們錄製的手語導覽視頻。上海博物館面向聽障人羣,推出系列手語主題導覽課程,專門面向青少年聽障羣體和有需要的成年觀衆設計,每條視頻均配備手語翻譯。

目前已上新《如何參觀博物館》和《上博十件必看精品推薦》兩集內容。《如何參觀博物館》回答“我們爲什麼要參觀博物館”“參觀博物館的方法”“參觀博物館需要怎樣準備”“如何提前預約參觀”等問題,結合實景拍攝,介紹上海博物館的各項無障礙設施。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逾百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4萬件,《上博十件必看精品推薦》從不同門類文物當中挑選出10件不可錯過的館藏精品,以手語導覽配合文物細節展示的方式,使聽障人士也可以用雙眼“聽懂”文物。

“通過視頻,特殊學生可以獲知參觀博物館的竅門,也可以瞭解到入館須知和需要做好的準備,知悉上海博物館提供的硬件與軟件服務,儘快熟悉陌生的空間,順利地開啓探索之旅。”湯世芬說。

最近,上博還與上海市第四聾校一起開展了一次“樂游上博”主題研學活動。同學們首先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上博十件必看精品推薦》《青銅器上的神祕紋飾》和《古人陶瓷燒造的奧祕》等微課,然後再前往上海博物館參觀。

博物館內,當同學們親眼看到青銅、陶瓷、玉器等文物的時候,他們便有了更深的瞭解。“第一次去博物館看不懂這些文物到底是什麼,這一次的體驗完全不同。”六年級的小劉同學告訴老師,“我最喜歡青銅館的父乙觥,以前我只知道它上面有長頸鹿的角和兔子的耳朵,現在我知道這是古代的盛酒器,背後承載着精妙的傳統工藝。”

每個孩子都有欣賞美的權利

張宇從事特殊教育這一行已有十年,在談起曾經帶孩子們參觀博物館的經歷時,她感觸頗深。“以前坐輪椅的孩子都是要兩個男老師一起搬上去的,那時候無障礙設施還不那麼普及。後來博物館都有無障礙設施了,但是帶孩子在博物館裏參觀,會有路人以奇怪的眼光看他們,現在這些都在慢慢改變。”

“我們經常倡導‘教育平等’,對特殊兒童來說,能夠和普通人一樣參觀博物館等各類場館,也是一種‘平等’。”張宇經常帶班上的孩子學版畫、做扎染,即便是腦癱的孩子,也能通過自學電腦軟件來畫畫。“特殊孩子也應該有感受和欣賞美的權利。”

如今,上海博物館的文創空間裏開出了無障礙展廳,展出各種文物複製品,讓盲人通過觸摸來“看”展覽。上博的官微上開通了特殊的欄目,錄製手語視頻供聽障人士觀看。各種校園展覽、手工體驗課程開進上海的特殊學校,讓智力障礙兒童在體驗活動中激發創造力。面向不同的特殊人羣,開啓了不同的“參觀”博物館渠道。

“博物館希望最大限度整合資源,放在線上、線下各種平臺上,讓特殊學校和特殊兒童的家長都能簡便地利用到,最終目的是帶孩子們走進博物館。”湯世芬說。

在上海博物館的“浮槎於海: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藏太平洋藝術珍品展”上,當視力障礙兒童在講解員的鼓勵下勇敢地伸出雙手,細細地撫摸藝術品的每一個細節時,他們第一次感知到文物的材料、質地和形狀。這種觸動是他們從未有過的。

“我聽過特殊學校裏最讓人感動的一句話:帶着‘特殊’,去勇敢地擁抱社會。”陳寧說,“我們的嘗試或許只是‘星星之火’,期望有更多人能給特殊兒童關注和關愛,打開一條讓他們認識世界的通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