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衛報》網站11月19日報道,一家澳大利亞公司參與了將危險的太空垃圾回收製成火箭燃料的國際行動。

地球所依賴的軌道正在被廢舊航天器產生的垃圾堵塞。廢棄的衛星和火箭零件正以高達每小時2.8萬公里的速度繞地球飛行,對通信衛星和國際空間站構成威脅。

俄羅斯近日發射了一枚導彈,摧毀了它自己的一顆衛星,導致碎片飛濺。美國說,這些碎片現在“威脅到所有國家的利益”。最糟糕的情況將是,越來越小的太空垃圾之間發生級聯碰撞,直到軌道變得無法使用。這種情況被稱爲“凱斯勒效應”。

報道稱,南澳大利亞州企業諾伊曼航天公司研發了一種“太空電力推進系統”。人類可在近地軌道上使用該推進系統來延長航天器執行任務的時間、移動衛星或使其脫離軌道。

現在,諾伊曼航天公司正與另外三家企業合作推進一項計劃,要將太空垃圾變成該推進系統的燃料。

日本初創企業阿斯特羅斯凱爾公司已經演示了自己如何使用衛星來收集太空垃圾。

美國的納諾拉克斯公司正推進一項計劃,將利用先進的機器人技術在地球軌道上儲存並切割太空垃圾。另一家美國企業西斯盧納公司正在建設一座太空鑄造廠,以便將垃圾熔鍊成金屬棒。

諾伊曼航天公司的推進系統可以將這些金屬棒用作燃料——該公司的系統能夠電離金屬,從而產生推力,推動物體沿軌道運行。

諾伊曼航天公司首席執行官埃爾韋·阿斯捷說,當有人與該公司接洽、要其加入在太空中熔鍊金屬的供應鏈時,他曾認爲這是一項具有未來主義色彩的計劃,不會“像看上去那麼容易”。

阿斯捷說:“但他們獲得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撥款,所以我們製造了一臺原型機,而且它能夠運轉。我們進行了現場技術演示。它能夠抓住垃圾,切割垃圾,熔化垃圾,而且我們能夠對其加以利用。”

一旦將物體送入軌道,它們就可能永遠留在那裏,除非它們飄出軌道(脫離軌道)並在地球大氣層中焚燬(或者偶然撞上地球表面)。

報道稱,隨着太空垃圾問題持續惡化,世界各地的機構都在努力拿出解決方案,包括使用磁鐵、“太空爪子”和“太空漁叉”。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也在研究這個問題。

薩貝爾航天公司獲得了NASA的一筆撥款,用於研發一種拖錨。它會在航天器的壽命行將結束時被射出,將航天器拖離軌道。

報道稱,位於悉尼的光電系統公司與堪培拉大學合作研發了一種激光技術,能夠移動太空垃圾以防發生碰撞,或將它們推向大氣層。

澳大利亞機器學習研究所獲得了一筆撥款,用於優化探測和跟蹤太空垃圾的技術,西澳大利亞州的一種新型監視雷達也能爲此提供幫助。

阿斯捷說,該解決方案仍具有未來主義色彩,但現在他認爲這是可能的。他說:“這就像在太空裏建一座加油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