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知道,遠在西北的寧夏有着世界領先的鉭金屬技術。而這一局面的取得,離不開中國工程院院士何季麟的貢獻。

1970年,25歲的何季麟從北京鋼鐵學院畢業後,積極響應國家“到最艱苦的地方建功立業”的號召,懷着赤子情懷主動申請來到賀蘭山下三線建設軍工配套的鉭鈮鈹冶煉加工廠。

1985年以後,隨着國家“軍轉民”政策的實施,企業面臨着經費銳減和訂單萎縮的殘酷現實,科研技術人員流失了數百人。何季麟臨危受命,擔任主管科研和技術工作的副廠長。

經過認真分析,何季麟認爲,鉭鈮產品的國內市場十分狹小,要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重鑄輝煌,只有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外向型經濟。然而,當時國內的生產技術水平和國際市場的應用水平至少有15年差距。冶金部派專家團隊去美國考察先進技術時,得到的反饋信息也令人失望。“輸出技術是不可能的,在國際稀有金屬領域我們不可能在東方培植競爭者”。

“看來中國鉭業發展要靠我們自己。”何季麟暗下決心。鉭粉材料的核心技術是比電容的提升。上世紀80年代,日本能達到2000mfv/g,美國高達1.2萬mfv/g。“我和我的攻關團隊堅信我們有能力趕超日本和美國尖端技術!”憑着這種使命擔當,漫長而艱苦的研發開始了。

何季麟率領研發團隊對氟鉭酸鉀鈉還原工藝進行改革,創立了我國第一套攪拌鈉還原工藝技術設備,使我國電容器級鉭粉比容取得突破性進展。“1991年秋天,我們‘905’的比電容值終於達到1萬mfv/g。”何季麟說。

1992年,寧夏鉭粉開始打進國際市場,相繼出口美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家。鉭粉的比電容值已從3萬、5萬升至7萬mfv/g,年出口量也從5000噸、2萬噸直至10萬噸,連續8年以45%速度增長,成爲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

進入21世紀,何季麟研發團隊的工作更是卓有成效。先後建立了11條鉭鈮鈹新產品生產線,有11項應用於產業化發展的科研成果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成功組織建成了亞洲最大、裝備水平最高的鉭鈮溼法生產線;鉭鈮精煉及合金的製備水平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引進先進的鋁熱還原法,將鉭鈮產品的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縮短了20年。

幾十年春華秋實,何季麟爲我國鉭鈮由小到大、由軍到民、由內到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帶動了我國鉭鈮行業和電子工業的發展,中國鉭鈮工業技術水平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行甚至部分領跑的轉變。鈹的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多次圓滿完成國家航天、航空等重大項目任務。

2006年,何季麟離開了企業領導崗位,仍積極推進地方相關產業領域的科技創新進步。受聘於鄭州大學後,何季麟爲其建立兩個國家級科研平臺,繼續率領團隊研發世界稀有材料技術。2020年他們研發的“氧化銦錫濺射靶”材料科技創新技術榮獲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

“作爲一名黨員,50多年與冶金專業、材料製備技術相伴,實屬幸運。雖已步入晚年,但永葆初心使命,力爭在培養人才和科技創新事業中多作貢獻。”何季麟說。

相關文章